全文共2286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近日,渝北法院邀请代表委员调研辖区企业劳动用工情况并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渝北区人民法院立足司法机关职能职责,用多元解纷激发市场活力、用公正司法守护公平正义、用柔性执法温暖市场主体,为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
“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充分发挥法院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重要力量的优势,通过前端、中端、后端持续发力,积极打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发展保驾护航。”渝北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符虎表示。
前端 “法院+”模式精准化解涉企纠纷
据介绍,某集团因承建工程项目分别与3个供货商订立5份买卖合同。但因尾款支付期限发生争议,供货商遂将该集团诉至渝北区人民法院。
审理中,法院发现5起买卖合同纠纷案情相似且供货商互为关联,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同时避免企业合作关系因诉讼纠纷破裂,法院决定促成5起案件整体调解。
为此,渝北区人民法院邀请“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委会”共同参与,从合同约定、行业惯例、支付方式等多方面释法析理,引导双方当事人在保护企业发展、维护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友好协商,最终签订调解协议,总金额高达700余万元的买卖合同纠纷妥善化解。
“这次买卖合同纠纷的成功调解,是我院深入开展源头化解、积极探索多元解纷的成功例证,该案例也入选了全国工商联‘百佳商会调解典型案例’。”渝北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渝北区人民法院创新多元化解决经济领域纠纷的“法院+”模式,整合多元力量推动涉企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创新“法院+商会”定点对接网格化源头预防机制,充分整合法院、工商联、商会优势资源,形成“专业+行业”双轮驱动模式,委托调解涉企纠纷700余件,该机制获评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会协同创新百佳实践、全市法院“小切口”改革创新实践成果;探索“法院+公证”多元解纷新路径,建成全市首家“诉调对接公证服务站”,成功调解民商事案件2100余件。
当前,为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实践,渝北区人民法院聚焦源头治理,积极谋划、主动作为,进一步促推新型调解组织的培育、引导、发展。
如10月29日,全市首个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行政争议领域的专门调解组织——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在该院正式挂牌成立,涉企业交通运输行政争议案件可在该中心实现接收、甄别、登记、化解“一站式”办理,为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纠纷化解提供“示范样板”。
中端 依法履职打造公平法治环境
据悉,重庆某能源装备集成公司经多年研发、设计出的JQ系列加气机控制器等产品包含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
后来,该公司时任销售部部长杨某、前员工任某以及曹某另行成立了新公司,并利用原公司的加气机控制器技术信息,生产、制造并销售302台加气机,销售获利超1000万元。
经鉴定,杨某等人成立的新公司加气机控制器实物技术信息有8个与原公司技术信息构成相同、4个构成实质相同。就此,检察机关依法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向渝北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渝北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杨某等人成立的新公司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遂判处新公司罚金1100万元,对杨某、任某、曹某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公司违法所得1000多万元予以追缴,对扣押在案的加气机、电源板等予以没收。
“这是我院审结的首例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也是重庆近年来少有的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给被害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渝北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炜佳表示,“商业秘密是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市场主体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对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依法予以严厉打击,有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渝北区人民法院坚持打击刑事犯罪和保障市场经济发展并重。从严惩处破坏市场竞争、破坏营商环境的犯罪行为,审结合同诈骗、非法经营等侵害企业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135件,保护企业经营自主权;聚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重点打击扰乱金融秩序、妨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犯罪,审结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74件,保障金融安全。
后端 柔性执行释放人文关怀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和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近年来,涉企执行案件相继涌入法院,在案件数量大幅上升、企业纾困需求强烈的大背景下,渝北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的办案理念,在保障申请人权益的基础上,灵活采取“以保促调”、宽限履行期限等措施,正向激励企业诚信履行。
近日,渝北区人民法院在一起服装厂机电设备保全查封案件中,就让企业切身感受到了司法机关的柔性执行。
原来,重庆某实服装厂曾向重庆某商贸公司购买机电设备,但因经营不善拖欠尾款11万元长达4年多。商贸公司遂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对服装厂的机电设备进行查封。然而,机电设备作为服装厂重要生产设备,一旦查封将影响正常生产,可能导致企业倒闭、职工失业。
“该案标的不高,简单查封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双方矛盾。”渝北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郑洪明分析。
在充分征求申请执行人意见的前提下,本着保障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害的原则,法院深入了解了服装厂生产经营状况后,主动帮助其分析困境原因,并引导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还款方案。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几个月后,服装厂按照和解协议约定还清了欠款。
事实上,近年来,渝北区人民法院正大力开展“护企兴商”涉民营企业执行攻坚专项行动,依法妥善运用“活封活扣”“滚动解封”“执行和解”等执行方式减轻企业负担,最大限度降低执行案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孵化器”和“推进器”。渝北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能动履职,主动融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优化“三端”涉企纠纷化解格局,以“公正”“效率”“服务”全力绘就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图景,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硬内核”。
来源:重庆日报
摄影:李 好
编辑:李 好
责编:赵 莉
初审:罗 康
终审:陈炜佳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代表委员+司法建议” 促推“劳动碰瓷”行为源头治理
点击查看原文
法官说法丨省心变成闹心,坐月子反被月嫂烫伤? 法院:赔偿13.3万余元!
点击查看原文
典型案例丨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惩治腐败犯罪典型案例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