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跟父母不亲的孩子,都绝望过10000次

教育   2024-12-12 20:05   江苏  

作者:妙黛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PART.
01


“我是一个没有家的人”

在亲子关系中,有一种痛叫做“我的孩子跟我不亲”。


“不亲”的意思不是争吵,不是愤怒,而是冷漠。孩子生活的喜怒哀乐,对你没有丝毫的分享欲。


谈话节目《不好说,特想听》中,就有一对这样的母子。


儿子是一名时尚公关,对着镜头说出了自己的心酸。他说他有时候为了签下一个合同,疯狂陪客户喝酒,喝到住进医院。


妈妈听了之后非常心疼也很心酸,因为儿子宁愿告诉所有人,也不愿意告诉自己。


那位儿子说:“爷爷奶奶走了之后,我就没有家了。”


“妈妈的家不是家吗?”


“对于我的认知不是。”



作为父母,听到孩子这样说,一定觉得心都碎了。


可是如果从孩子的角度,就知道妈妈是如何一步步,把孩子“塑造”成了这个样子。


回忆小的时候,他说,他的房间是不可以有门的,妈妈必须能随时出入。房间里的一切东西,妈妈都是有查看权的,包括他的日记。


甚至工作之后,他的家妈妈也是有指纹锁有监控,妈妈甚至还偷偷跟踪过他。


不仅如此,妈妈还对他实施“挫折教育”,小时候学滑冰,妈妈清晰地记得儿子摔倒了13次,自己一次都没有扶。


妈妈认为男子汉就得坚强,就得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儿子学会了滑冰,却再也不会向妈妈求助。


他说:我从来不敢寻求父母的帮助,因为我说完了以后,错的还是我。


这样的亲子关系,孩子怎么可能跟父母亲?


亲近是一种依恋,越是值得信任的人,越容易与我们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亲近是一种分享的欲望,是我们愿意把自己的悲与喜,都展露给另一个人。


可如果从小父母就一直在给我们拒绝、恐惧、冷漠的感受,我们又怎么会愿意跟父母亲近。



PART.
02


所有的失望,都是一点点累积的


武志红老师讲过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当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他喜欢上蹿下跳,爬树翻墙。有一次他爬到几米高的树上,不小心摔了下来。

他的父母看了之后,觉得没什么事,就把他独自扔在了炕上。

他的家庭就是那种情感不流通的家庭,没有人看见他的痛苦,也没有人关心他的脆弱。

一个人在炕上躺了三天之后,他觉得自己要死了。他不想让自己死在阴暗的屋子里,他从炕上翻下来,爬到了院子里,感受阳光的温暖。

后来,他慢慢好了起来。跑到了稻田里,看着天空思考了整整一天,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不能依靠任何人,只有自己是靠得住的。

很多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对父母有过这样的想法,就是终于认识到,父母不是那个可以依赖的人。

这种失望,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一点点的小事积累,然后在一个不起眼的节点爆发。


当我们意识到,父母不是那个给我们安全感,不是那个值得依靠的人时,那就意味着安全型依恋关系的结束。

小的时候,孩子需要确定自己身边有一个好的客体,为了回馈这个好的客体,他们也会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他们会给这个好客体更好的爱,输出温暖的自己。

只有当这个客体是足够有爱的,他们向这个客体表达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羞耻。

这个过程,就是孩子与父母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的过程。

父母给孩子足够的回应,让孩子的攻击性得到更好的释放,孩子也会更好地整合自己。

可如果,父母不是一个好的客体,那么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也就无法建立,他们也很难变成一个懂得输出爱的人。


PART.
03


父母是如何让孩子失望的


在小的时候,孩子都是依赖父母的。孩子也是自恋的,他们的自恋在于他们觉得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父母对自己好,是因为自己好。父母对自己不好,是因为自己糟糕。


如果父母总是给孩子负面的打击,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失败无能的。


也许孩子也曾试着去向父母表达。但是父母总是给出消极的回应甚至是打击,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为了不面对自己的挫败感,孩子把自己的攻击性收起来,也试着把自己与父母隔离开。


在网上看的一个提问: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


有一位网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她没有零花钱,就攒了好几天的早饭钱,买了一个漂亮的本子。


这个本子买回家之后她急着跟妈妈分享,可是妈妈却冷冰冰地问她:你从哪来的钱?有钱没地方花了是吧!


这样的事情多了几次之后,她就不再跟妈妈分享任何事了。


这位妈妈问女儿:别的母女都无话不说,你怎么什么都不肯跟妈妈说?


女儿说出了几件小时候的事,妈妈却说:“这么小的事情你记仇到现在?你有没有良心?我真是心寒!”


父母总是好奇,孩子为什么不愿跟自己聊天。


因为父母不再是那个安全的人,因为跟父母分享时会感到羞耻,因为自己的一腔热血总会被泼冷水,以后吵架又会变成刺向自己的刀。


有些父母不愿意跟孩子双向沟通,他们只关注孩子是不是听话,只在意孩子做得对不对,只希望用一系列的事情教训孩子。


他们关注的不是孩子的情感,而是孩子做的事情符合不符合他们的标准。


他们总以为行动上是“为你好”就够了,却从来不懂得尊重孩子。


孩子当然知道,如果自己外部有一个好的客体,那是一种温柔的情感流动。可是他们周围没有,那就只能把自己藏起来。



PART.
04


别把孩子变成最疏远的人

《奇葩说》曾经有一个辩题,说的是在外地工作不开心,要不要跟爸妈说?

在这个话题的讨论下面,很多网友都选择不说。

有一位网友说:说了,他们只会觉得是我没本事,让他们没面子。再苦,我也会咬牙挺住,因为根本看不到回家的路。

相信很多父母是真的爱孩子,也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只不过他们也有他们的焦虑与恐惧,所以就展现出了对孩子的拒绝与冷漠。

父母之所以很难沟通,不是一个好的分享对象,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孩子。而是因为,孩子的变化,孩子有自己的情感,会引起他们的焦虑。

他们害怕孩子独立,害怕孩子的生活中有越来越多失控的部分,害怕孩子有太多自己不知道的情感。

他们渴望与孩子维系关系,却用了最错误的方式。


那么什么是“对的方式”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父母要做一个“好的客体”。

孩子在父母的行为与反馈中,感受到自己是足够好的,是值得被爱的。

他们也会把自己变成一个温暖的人,用自己更好的爱,回馈给这个好的客体。

如果孩子在分享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了自己的恐惧,想要毁灭孩子满心欢喜的眼神,那么一定要克制自己,把所有脱口而出的话,都变成对孩子的肯定和接纳。

任何好的教育,都不如好的亲子关系,好的依恋关系有治愈的力量。

不要把孩子对你的分享,变成一次教育的机会。那只是一次情感的流动,无关对错。

在网上看到过一首小诗:

我爱你
如果前方有一条我曾经跌得面目全非的路
而你却执意想要去
我希望我爱你的方式不是拉住你、告诉你不能去
而是给你准备好最耐穿的鞋
备好雨伞
告诉你第二个路口地很滑
第五条街道有小偷
去吧
回来家里有饭

这就是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爱,应该有的强大内心。

要做一个接得住孩子情绪的父母,而不仅仅是给孩子判断对错的“工具父母”。

从小心里就有一个家,有一个稳定的客体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孩子。

END


作者:妙黛,文章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近3000篇原创亲子/两性/个人成长心理文章,深耕精神分析,专业心理咨询,转载请联系授权。


好书推荐


《伟大的中国奇迹》由故宫古建筑专家、圆明园管理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长城项目组专家、苏州大学建筑系院长等专业人士联袂创作,涵盖了8大中华文明地标、囊括7大中国古建筑类型。



它还入选了国家“十四五”图书出版计划和教育部推荐阅读书单,含金量没得说!

亮点1:不仅仅展示建筑的外观,还从无到有地还原了建筑的整个建造过程

亮点2:对古建筑进行电脑三维建模,再精致地刻画出古建筑的剖面图

亮点3:将历史、地理、物理、人文科普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知识量丰富。

既有丰富的建筑小知识,又蕴藏大量传统文化内容,这套书绝对能让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停不下来!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钱志亮工作室
回复【手指操】,跟钱老师一起锻炼手脑灵活性吧!

防止错过消息,记得点赞和【在看】哦~


钱志亮工作室
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老师主办的家庭教育平台。每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一篇原创文章,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