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个内向的孩子,请这样爱他

教育   母婴育儿   2024-12-06 20:06   江苏  

全文2584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提到内向的人,你会想起谁?

这个人可能是你的朋友,也可能是你的孩子,还有可能是你自己。

如果让你形容这些内向的人,我相信,最先浮现在你的脑海的形容词,几乎都是相对负面的:

嘴巴笨、安静、疏离人群、不善交际。

长久以来,在我们的社会文化里,内向和外向似乎就是非黑即白的关系,人们对外向者的种种特点赞赏有加,对内向者却有着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

为人父母,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活泼开朗,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内向,喜欢在家做自己的事情,与小伙伴交往时也不怎么主动,就会开始担心。

孩子的内向性格,真的值得父母那么苦恼吗?


01

被误解、被伤害的内向孩子


在过去,内向的性格并不会被父母所担忧,他们甚至认为这是稳重、内敛的表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父母普遍认为外向的孩子才能在集体生活中才吃得开”,合群、人际沟通能力强渐渐成为一项必备素养。


内向这一性格特点,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被当成缺点来强行纠正了。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有个小男孩因为平时太内向,不喜欢和人交流,父亲看着很着急。


为了给儿子练练胆,把孩子独自一人 “扔”在人流密集的火车站。


孩子孤零零地在火车站徘徊了很久,幸运的是,被细心的民警发现,才联系家长把孩子接回去了。


很多父母对个性外向的执念深深地伤了孩子。


《内向不好吗》一书中写道:“把外向当成是全社会认同的价值,强迫所有人都必须假装外向,是一种社会暴力。


对于不少孩子而言,内向不是问题,成长过程中因内向而受到的指责和批评,反倒成了内心深处难以愈合的伤口。


他们从父母公开或隐晦的态度里,清晰地接收到这样的信息——自己的性格有问题。


他们不止一次听到:


“你怎么都不说话”

“你就是太内向了”

“你这样以后进入社会是要吃亏的”


父母对孩子性格上的不满,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自我评价,有的孩子开始讨厌自己的性格,他们时常会为自己性格而苦恼。


成年之后,为了被人接受,有时候,他们会主动地参加社交活动,尽量表现得活泼开朗,伪装自己。


内在感受与外在表现极度分裂,最后让自己疲惫不堪,这一切就源于孩子对自己性格的不接纳。


为人父母,拒绝孩子内向性格的同时,也在拒绝孩子本身,而这也导致了孩子对自己性格的“厌恶”。


02

内向性格的积极力量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不同的性格,有着不同的优缺点。


内向性格也是如此,人们过度地夸大它的负面影响,却忘记了它的优势。


比如:


内向的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有些不同,内向型性格的孩子脑回路更长,看起来好像“慢半拍”,但其实是因为他们在思考问题时,认真地加入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生活中,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都是内向型性格,他们个性沉稳、心思细腻,会安静地、专注地学习。


曾经有学生曾对我说,父母经常嫌弃他呆呆的,像闷葫芦一样,他喜欢独处,不喜欢家里来客人,也不喜欢走亲访友。


实际上这个学生、十分有主见,做事情也很有条理,在朋友之中,他反而是心思最缜密的一个。


再比如:


许多外向的孩子个性张扬,他们会在诸多社交、游戏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内向的孩子则不同,很多社交活动都在消耗他们的能量,他们获得心理能量的方式,是从精神世界获得的。


他们只是一群比普通孩子更需要独处时间的孩子。


有性格内向的朋友说:“出去聚会反而是最消耗自己精力的,回到家享受独处时,像是长久离岸的鱼终于能回到水中。”


在这种独处中,他们更能安静地专注于内心世界,喜欢深入思考。


除此之外,内向的孩子善于冷静地观察,能注意到环境中的各种细节;


他们虽然不善表达,却懂得倾听,懂得自省;


他们情感细腻,有着丰富、有趣的内在灵魂……


所以,性格内向,并不是一个毛病或问题,只是孩子更喜欢用这种方式适应世界,仅此而已。


对他们来说,快乐不一定非要在热闹的人群中,安静和独处就是他们享受快乐的方式。


03

如何帮助一个内向的孩子?


1. 无条件的爱,允许孩子做真实的自己


养育一个内向的孩子,父母能给予的最好的礼物是理解,用一个宽容的心,支持孩子活得更像自己。

如果你能明白:内向不是孩子的性格缺陷,它只是性格的一种,然后接纳孩子,那么我们的孩子也能乐观地拥抱自己的性格。

换句话说,你不认为内向有问题,那么孩子未来也不会将内向性格当成问题。

这也意味着,当孩子恐惧、退缩的时候,我们不应指责他,更应懂得去尊重他的感受,甚至应该告诉他:这种的感受是正常的。

跟着孩子们的步伐,不要太催促他们。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孩,更容易形成一个稳定的、健康的自我。

哪怕未来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评价和质疑,“我的爸爸妈妈深深地爱着真实的我”这是一句能给孩子无穷力量的暗示,帮助孩子顺应自己的内心,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社交模式。

父母的爱意,是内向孩子坚实的内在基础。


2.帮助孩子学习打开“社会化开关”


尽管我们再三重申性格内向只是一种性格特点,但是很多父母还是希望孩子能够与人相处时能够轻松一些。

尤其是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可以不用变得那么外向,但是基于基本的礼貌和社交需求,总有一些场合,需要孩子勇敢自信地表达,比如交朋友时、需要与人合作时、需要公开发言时、迎接亲朋好友时、拒绝他人时……

这个时候,又该如何去做呢?

我们要意识到,内向的孩子是不喜欢社交,而不是没有社交能力,他们只是比起集体活动,更喜欢一个人独处。

父母只要合理引导,内向的孩子也能渐渐适应社交上的压力。

《内向不好吗》的作者南仁淑称之为“打开社会化开关”,她说:

“无论再怎么喜欢独处,或即使只能跟少数比较亲近的人来往,还是必须要稍微跳脱自己的本性。”

引导孩子更好地与人相处,我们也要教他,在需要表达的时候,打开“社会化开关。”

引导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适应他的慢节奏,家长的接纳和鼓励对内向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

比如在打招呼的问题上,如果孩子总是拒绝,不必强迫他们,我们可以试着用其他代替的方式,比如挥手、微笑、点头等等,有了基础的社交技巧做加持,孩子的社交压力更小一点。
在公共场合或与人交往时,我们为孩子解释时,尽量选择积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
“他还没有准备好,等他准备好了,话就多了。”
“他到了陌生的地方,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


这是一种积极暗示,暗示孩子对新环境、对陌生人的的畏缩不是源于社交上的无能,而是源于对新鲜事物的过度刺激。

孩子的感受也变成了:我不是做不到友好,我只是还没有准备好。


千万不要说:“他一直很内向”“他平时就是这样”,让孩子困在一种刻板的印象中。

简单的社交策略,可以帮助孩子度过一些有压力的时刻。

社交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多给内向孩子一点缓冲时间。
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本质都是一种标签。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我们要尊重、理解孩子的个性,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发挥性格的优势,每个孩子都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原创不易,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文末点个“在看”。
END
编辑 | 不二
插画 | 在在
原创文章,原创插画
转载请联系授权

好书推荐



《伟大的中国奇迹》由故宫古建筑专家、圆明园管理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长城项目组专家、苏州大学建筑系院长等专业人士联袂创作,涵盖了8大中华文明地标、囊括7大中国古建筑类型。



它还入选了国家“十四五”图书出版计划和教育部推荐阅读书单,含金量没得说!

亮点1:不仅仅展示建筑的外观,还从无到有地还原了建筑的整个建造过程

亮点2:对古建筑进行电脑三维建模,再精致地刻画出古建筑的剖面图

亮点3:将历史、地理、物理、人文科普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知识量丰富。

既有丰富的建筑小知识,又蕴藏大量传统文化内容,这套书绝对能让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停不下来!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钱志亮工作室
回复【手指操】,跟钱老师一起锻炼手脑灵活性吧!
防止错过消息,记得点赞和【在看】哦

钱志亮工作室
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老师主办的家庭教育平台。每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一篇原创文章,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