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青岛的小虎这么告诉我:
我小时候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慢悠悠惯了。回到快节奏的父母身边,他们总是嫌我慢吞吞,嘲笑我是我们家的“名磨”(著名磨蹭)。
在学校我是“名留”(著名留守),别人课堂作业都写完了我却刚开了头,老师为此老跟我急。
过去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向家长报告说我故意气她,故意捣乱,气了人自己还不着急。
其实我本没那意思,但既然说我这样倒提醒了我,原来我还真可以使这一招治治她。
这学期新班主任对我特好,说她儿子过去也和我一样,人很聪明,就是学习习惯没养好。
于是,在她的帮助下,我终于成名副其实的“名模”(著名模范)了。
学习习惯是指个体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
由于习惯实际上是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为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所以从生理机制上说,习惯只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
换言之,习惯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一定的刺激情境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神经联系——条件反射链索系统。
这样,当个体受到同样的刺激情境作用时,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个体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做出同样的有关动作。
由此不难看出,学习习惯的养成,无非就是引导孩子长期实践和应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使他们形成稳固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差错。
显然,学校进行各种学习习惯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但学习习惯单靠教师在学校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于家长的力量,实现家庭学校的共同培养。
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动辄退缩,或转向教师和父母寻求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攻克困难。
此时,教师和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都可以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教师和家长还可以跟孩子讲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使孩子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很重要的。
就是说,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学会用脑,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心,磨炼克服困难的毅力。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也有重要意义。
有浓郁学习兴趣的孩子能自觉学习,由学习兴趣产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动力。
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诊断咨询师培训
防止错过消息,记得点赞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