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后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中国绘画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吻合,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洗礼,完成了艰难、复杂且具有实质性的转型。
临平博物馆“象新—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现象”,通过展现活跃于20世纪前后具有代表性中国艺术家的视角,集中呈现吴昌硕、徐悲鸿、黄宾虹、林风眠、吴冠中等杰出画家的32幅书画杰作,让广大观众从这些经受时代洗礼和岁月沉淀的艺术作品中领略中国近现代绘画的精炼、包容与创新精神。
吴昌硕
1844年—1927年
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原名俊,字俊卿,后更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
吴昌硕主张艺术创作要“与古为新”,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他对明代的写意花鸟画大师陈道复、徐渭,清初的八大山人、石涛以及中期的扬州画家悉心宗学,取其所长为己所用,有机结合自身坚实的书法、篆刻功底与绘画艺术,在用色上大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他认为艺术应当反映个人情感,追求个性表达,而不是简单模仿古人,这种思想对于当时以及后来的艺术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艺术生涯横跨晚清与民国早期两个时期,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艺术,还开创了新的艺术风貌,不仅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书画扇面
吴昌硕 1894年
杭州市临平博物馆藏
装裱纵180cm 横44.5cm
设色花卉蔬果图屏
吴昌硕 1897年
嘉兴博物馆藏
纵67.5cm 横32.8cm
设色岁朝清供图轴
吴昌硕 民国六年
嘉兴博物馆藏
纵136.5cm 横67cm
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缤纷多彩,难以一窥全貌。“现代和创新”不仅是一个过程,或许更是一种趋势或现象,它展现了艺术风格、理念与技法的变化,也折射着世界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
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1月6日,“象新—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现象”带您一窥中国美术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历程,以及艺术家们在艺术实践中持续探索“融合中西”“传统出新”的“先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