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几何和色彩,
如何表现人和宇宙的关系?
马列维奇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名为“至上主义”。
2024年10月1日,
先锋姿态——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馆藏先锋派艺术展
震撼来袭,
让马列维奇带你回归
艺术的纯粹。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1879-1935年)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是俄国至上主义的创始者,他创造的几何抽象和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是西方现代主义抽象绘画的两种代表。
1915年底,在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举办的“0.10 未来主义最后一次展览”上,马列维奇展出了他的约40幅至上主义作品,包括《黑方块》、《红方块》、《至上主义》等,令整个艺术界为之震撼。这些作品不仅象征着马列维奇对艺术的新认识,也象征着他对宇宙的新认识。马列维奇提出,用非客观的彩色和黑白形状取代常见物体和自然现象的传统图像。他说:“我把至上主义理解为创作艺术中纯粹感情的至高无上。”
红方块(二维农民妇女的现实主义绘画)
卡西米尔 · 马列维奇
1915年
布面油画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
《红方块》是这位大师全部作品的引言,这幅画的内框上有作者的第二个标题,解释了它的含义:“二维空间中农妇的现实主义绘画”——马列维奇写道。这意味着,《红方块》是农妇形象在新的至上主义艺术语言中的体现,当时的色彩(红色)仍然与身着传统连身裙的俄罗斯农妇有关。但在图像中没有出现熟悉的生活形象,根据马列维奇的说法,这是没有必要的。色彩和形式表达了图像的含义。
至上主义
卡西米尔 · 马列维奇
1915—1916年
布面油画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
在至上主义中,唯一剩下的感觉是纯粹的色彩能量,画家通过实色块来表达这一理念。这些色块逐渐在空间的白色中化为宇宙中的行星和几何卫星,它们只受到宇宙引力法则的约束,形成互相交错和碰撞的组合。或者,这些色块也可能指代地球上的物体。归根结底,它们是马列维奇的创造,是他构建新世界愿望的成果。
至上主义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在它出现之前,马列维奇已经度过了将近二十年的创作生涯。和许多同时代的艺术家一样,他也经历了对不同艺术潮流的热衷。他从新原始主义起步,经立体—未来主义的尝试,到抽象主义的实践,最终创立令人震撼的“至上主义”。
伊万·克留恩的完美肖像
卡西米尔 · 马列维奇
1913年
布面油画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
这幅画作是马列维奇最著名的立体未来主义作品之一。在创作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伊万 · 克留恩的形象时,马列维奇没有遵循自然规律。这个形象是由一把锯子、一间木屋的碎片等各种元素构成的。与此同时,将“完美”一词纳入画作标题,意味着一种相对于以往更为卓越的新事物、新状态。
带有蒙娜丽莎的构图 (日偏食)
卡西米尔 · 马列维奇
1914年
布面油画、石墨铅笔和拼贴画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
在这幅画作中,马列维奇重现了达 · 芬奇的经典作品《蒙娜丽莎》。人们以为画作的主角是蒙娜丽莎,但她却被遮挡,周围大块的几何图案仿佛在画面空间中移动。艺术家似乎在强调他正在放弃古典主义,转而拥抱全新的抽象实验。
事实上,马列维奇这幅“非逻辑”绘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俄罗斯先锋艺术创新的整体趋势。画家在画布上题写了“日偏食”:据说在创作这幅作品期间确实发生过一次日食,不过这个题词或许更暗示着隐藏的、不为人知的宇宙秩序,以及艺术家试图通过其作品揭示这一秩序的努力。随后不久,“日偏食”转化为了“日食”,马列维奇创作出最为重要的代表作—《黑方块》。
1920年代末,随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官方推崇的艺术风格,马列维奇开始重新描绘农民和乡村。然而,马列维奇没有放弃至上主义,而是对其进行了改造,通过将农民和其他人的场景融入至上主义,继续发展他的新绘画现实主义。
田间的农民
卡西米尔 · 马列维奇
1928—1929年
胶合板油画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
在二十世纪的前十年,马列维奇从原始主义艺术家的角度来描绘农民。这些作品不仅主题更加突出,表现手法也接近民间艺术。
而20年后,马列维奇重新借鉴了他多年前的经验,回到农民的创作中。但他并没有像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去描绘他们。他笔下的人物不是肖像画,也不是典型化的人物,而是类似风景画。在这组作品中,马列维奇将比喻性与简洁主义以及他在1915年前后发现的至上主义结合起来。马列维奇本人称他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的具象作品称为“至上自然主义”。
艺术家自画像
卡西米尔 · 马列维奇
1933年
布面油画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
在马列维奇生前最后一幅自画像中,他以典型的意大利总督服饰呈现自己。这是一套具有几何结构的服装,结合了黑色、白色、红色和绿色。画中的马列维奇右手举在胸前,是古俄罗斯圣像画中常见的手势,仿佛握着一本看不见的书,在向他的后继者传达着信息,阐释理解至上主义的关键,在至上主义中,真实的世界是没有具体物质的世界。这幅微妙而有力的画作或许也暗藏了先锋艺术家面对当时社会环境日益增长的保守主义独特应对方式。
无论当代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何种变革,这位艺术家始终坚信着人与宇宙的相互联系,是一位坚定的至上主义者。
本此展览中的展品囊括非逻辑主义和立体未来主义到至上主义,以及马列维奇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再次回归具象构图的过程,人们可以对这位艺术家的创作有一个相当完整的认识。期待您亲临现场,与艺术对话!
编辑|李琳
供稿|陈列艺术部
审编|曹莉莉
审核|贺金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