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事局深度聚焦“五提升” 赋能全球保税船燃加注中心建设

文摘   2025-01-25 18:11   浙江  





近年来,浙江自贸实验区(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年供应量从2016年的106万吨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726万吨。中国舟山港成功跻身全球前四大加油港,并发展成为我国保税油供应体量最大、竞争最活跃、通关效率最高的区域。舟山海事局积极贯彻浙江海事局关于“持续推动船舶燃料加注产业安全发展,健全船舶燃料供应全链条海事监管制度”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围绕强服务、优环境、添活力、提效能、增智治五大重点举措,全力保障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提升民生问题“聚焦性”



深度挖掘舟山船燃产业发展海事安全监管保障潜能,将保税油加注列为本年度“民生实事”重点关注事项。依托问卷调查、走访调研、专题座谈会等多途径多形式,汇总分析关于保税油加注“深水浅用”“超期锚泊”“锚位不足”等需求建议共43项,印发《舟山海事局关于实施锚位预约提质增效十六条举措的通告》,全面实现舟山水域VTS管理的23个锚地、6个临时待泊区共270个锚位“全天候、全时段、全自动”线上自主预约新阶段。



提升资源配置“高效性”



着眼辖区资源统筹配置,先后规划6个临时待泊区,新增定点锚位74个,并全部纳入线上管理;引导国内航行船舶到临时待泊区锚泊,释放开放锚位资源,降低国际航行船舶锚泊预约竞争力;优化锚位参数,放宽锚泊限制条件。通过开源、上线、分流、降限多管齐下,有效破解舟山“大港口小锚地”突出难题,并全力保障保税油锚地贯通南中北整体布局。其中,保税油加注锚地5个,锚位79个,分别是条帚门外锚地8个,虾峙门北锚地3个,马峙锚地41个,秀山东锚地24个,衢山临时锚地3个。



提升锚位预约“便捷性”



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开发推广“海事通”APP为契机为契机,主动对接开发专班。对标保税油加注要求,打破锚位预约窗口期限制,推行系统24小时实时自动核准发布模式;分色提醒锚位预约状态,提高用户操作便捷性;首创开发优先锚位,为大船大单提供稳定预期保障。持续推进锚地管理与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服务深度融合。2024年下半年,全市锚位预约系统24小时自动核准锚位数占比99%以上,核准时长增加220%,有效提升预约体验。平均在泊艘次同比提升29%,实现船舶锚位预约申请“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物尽其用”,锚位周转率和利用率大幅提升。



提升水域管控“精准性”



聚焦频发恶劣气象影响及保税油夜间加注新形势要求。科学划定20个管制区段,通过“气象分级、区域分片、疏堵结合、数字监管、预警预控”等一系列精准管控举措,在保障辖区水域安全的同时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本年度开展恶劣气象海况管制116次,管制时长1291小时,管制次数同比增长68%,管制水域面积同比下降53%,管制期间精准服务航行船舶5378艘次,锚泊船655艘次,保持恶劣气象海况管制时段零事故。



提升燃油加注“稳定性”



依托智慧海事、舟油供安等多个智慧监管平台,强化落实供受油作业船舶准入及锚泊诚信管理制度。设置“报而未来、来而未报、离而未报、频繁取消”等不诚信行为智能预警,严防僵尸船、三无船出现在锚地水域,持续保障船舶作业安全稳定。2024下半年,保障锚地保税油加注船舶1051艘次,同比增长48%。其中,秀山东锚地779艘次,同比增长49%,累计节省锚泊等待时长约260天(船期成本约545万美元)。线上提前预约稳定了锚泊预期,促使船舶保持经济航速,降低碳排放,打造绿色航运。

下一步计划


舟山海事局将持续围绕油气产业链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着力破除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体制机制难点,为舟山打造全球保税油加注中心跑出“加速度”。


舟山海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舟山海事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