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点个人有成就感、有钱赚,客户获得价值,产业链上多方都能各取所需的活。”
前阵子证监会副主席要求从业者不得炫富,其实我觉得炫富本来不是个问题,假设袁隆平还在世的时候,开辆宝马上下班,会有人觉得袁老是炫富么?别人开宝马,是靠宝马抬身价,袁老开宝马,恐怕是宝马的荣幸。按照某网友的说法,他别说开个宝马上下班了,他要愿意,每天骑着我上下班都可以。
这说明啥?说明其实多数人心里清楚,谁赚的是该赚的钱,而谁不是。不能说金融行业赚的都是不该赚的钱,但说至少大部分是牌照和通道的钱,恐怕并不冤枉。你赚着牌照的钱,把它当成自己的能力,赚了钱闷声发大财或者偷着乐也就算了,然后还要出来炫,这不是妥妥的找死么?
你说不是牌照的钱?那好,你从证券公司出来,自己成立个独立咨询公司,负责给未上市企业做咨询,提供方案,最后只需要找个券商报个材料就行,你看看多少企业接你这茬?其实,这事儿在资产管理行业已经扒了很多人的裤子:当年在大平台的时候业绩做的风生水起,换了自己开私募以后业绩持续拉胯,你说这到底是平台的能力,还是自己的能力?也许当年自身有一定能力,只不过是在平台上得到了放大和加持,换个平台就不行了,不恰好说明自己的能力被高估了么?
回到主题,证券基金从业者的未来在哪里?篇幅已经挺长了,尽量写简单一点:
第一,认清楚自己是个服务行业从业者的本质。
认清楚自己其实和捏脚小妹本质上干的都是一样的服务行业,千万不要有高人一等的想法,服务行业是怎么干的咱就怎么干,一定要给客户提供专业服务以及情绪价值。你卖的不是个计算机、手机啥的,这类产品要是性能优秀,哪怕销售态度再差也有人认,你是个服务行业,首先你态度就得好,嘴甜腰软腿勤六字诀必不可少,你见过哪家链家和我爱我家的中介小哥还要怼客户的?不要小瞧了这个情绪价值,田丰、沮授给袁绍提供了多少有价值的对的建议,但是你是个谋士军师你就好好说话,不管你的计谋多好,主公都要采纳了,才能产生结果不是?除非你跟贾诩一样经常能跳槽到明主那里去,否则你就跟主公好好说话,用他能听懂、能接受的方式说话。想办法让计谋被采用,而不是丢出去一句:你得听我的,你不听我,你个大SX迟早要死的。
人都是情绪动物,你这一上来就把矛盾从敌我矛盾变成你跟主公之间的矛盾,这么低的情商,可真不是个干服务业的能力和态度啊。
这个信息差说的不是内幕交易,而是基于公开信息,大家在分工上不同或者在认知能力上不一样导致的信息差——客户太忙了顾不上看,我帮他看,整理好信息;客户太忙了没有功夫管这个钱,我帮他好好管;客户的专业是个大夫,你告诉他信息,他也没有分析处理能力,那我帮他处理一下。但既然是个信息差生意,世界扁平化、信息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这个信息差越来越少。这个行业本身就是在不停消灭自己的过程中,你写一个报告就抹平了一个信息差,下次这个信息差就没有了,你得再去找;你做资管,下场买了这个东西,定价错误消失了,你就得再去找。
客户可能是同一个,但你要给客户提供的东西不可能永远不变,停下来就等于是死,不是今天死就是明天死,但凡你敢停三年,那一定死的透透的,神仙来了都救不活的那种。
整理个什么基础数据啊、做个EXCEL啊,基本功是一定要有、一定要做的,但要学会使用工具提升基本功。很多活并非你知道该怎么做就行了,而是知道该怎么做之后想办法怎么能够少干或者不干这个活,试想单纯刷数据,你能刷的过机器?模版定好,机器插上电,人家可以365X24不停干活,昨天听闻券商里最卷的研究助理,无非也就是一年300天、一天15个小时而已。如果不是叠加了知道要什么不要什么的思考能力,你凭什么干得过一台机器?你的工资收入上限就是每小时电费啊,这妥妥的等死节奏啊。
你想想看,星巴克怎么开店,是不是都开在人流密集区或者白领上班聚集区?捏脚店怎么开,会有人在烈士陵园里开捏脚店么?既然是个服务业,就想想哪儿需要自己这个服务、什么行业需要这个服务。自己的主公赚钱了咱才能赚钱啊,刘邦当高祖了张良才能封留侯啊,这要是项羽硬了,有多少人得想着把张良砍了祭旗啊?五菱那句口号其实格局很高的,“人民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我觉得金融行业也该喊个口号,就是把业务做到人民需要我们的地方去,而不是都缩在一个地方割散户韭菜,想着怎么把他们的钱变成自己的钱。那么多行业过剩或者过度扩张,扩张的时候,你是个从业人员,你提醒一句:产业资本可能过度扩张了啊,就算他这个点上的战略判断还是继续扩张,你能设计个金融工具帮他把下行风险控制住或者锁了不?最后,他减少了风险或者额外获得了收益,你在这个过程中分享了企业发展的成果。这个做起来,不比弄了个1000万的客户干三年——给人家干成300万——天天挨骂赔不是或者沦落成对骂——要好得多?
别看这个行业发展了几十年,其实可以琢磨和改进的门道很多。每次跟客户聊、跟同行聊,都能有灵光火花,但是真正干着就贼累,就发现这个活,为啥经常都是搞着搞着,就搞成了自己一个人的活?后来想明白了,因为你想干的,跟其他人想干的,不是一个活,没有这个生态,其他人不想干这个活,最后可不就都是自己一个人的么。
行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更多能想明白和接受这个事儿的同行,一起跟着需要自己的行业和地方走,干点个人有成就感、有钱赚,同时客户获得价值,产业链上尽量多方都能各取所需的活。做大蛋糕,而不是总想着怎么在蛋糕上多切一块,长此以往,善莫大焉。
干了小二十年这个行业,还是希望行业能够在一条更健康和可持续的路上发展壮大,而不是因为少数人的违法违规违纪而使得行业被污名化。一旦行业被污名化,就很容易背上很多不该背的锅,长期来看,对行业发展又会形成负反馈。但是做到这点不容易,需要这个行业每个人都往前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