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纹样之饕餮

文摘   2024-11-09 22:20   河北  

传统纹样之饕餮


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向世界展示着中国魅力。
饕餮,这一古老的纹样,常见于青铜器之上。其形象通常以夸张的面部特征呈现,双目圆睁,巨口獠牙,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但可别被它看似狰狞的外表所迷惑,在这夸张的形态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历史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饕餮纹象征着力量、权威和神秘。
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古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敬畏之情的表达。
饕餮纹所展现出的那种雄浑大气、庄重威严的气质,正是中国古代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当今时代,传统纹样饕餮正以新的形式融入现代设计。

无论是在时尚领域、建筑装饰还是艺术创作中,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它的出现,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为现代设计注入了独特的灵魂。


让我们一同珍视这古老而珍贵的传统纹样——饕餮,让它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芒,向世界诉说中国的故事。


觉得有用

点个“在看”再走

分享给更多有品有味的朋友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说起王世襄先生,在葫芦界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资深葫芦友必读的一本书就是王世襄先生所著的《说葫芦》,王先生对于葫芦的研究相当深刻,不仅对葫芦工艺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对于葫芦的种植还同时代的种植户一同在地里探讨葫芦种植相关经验。他还是烙画、养虫的高手。这些玩意在他眼里是雕虫小技。

王世襄(1914年5月25日—2009年11月28日),字畅安,男,汉族,原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38年获燕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学士学位。1941年获燕京大学文学院硕士。

谈起诸多玩好,王老如数家珍:“十来岁时我开始养鸽子。接着养蛐蛐,不仅买,还到郊区捉。也爱听冬日鸣虫,即野生或人工孵育的蝈蝈、油葫芦等。鸣虫养在葫芦内叫,故对葫芦又发生兴趣。尤其是中国特有的范制葫芦,在幼嫩时内壁套有阴文花纹的模子,长成后去掉模子,葫芦造型和花纹文字,悉如人意。这是中国独有的特种工艺,可谓巧夺天工,我也曾试种过。十六七岁学摔跤,拜清代善扑营的扑户为师。受他们的影响和传授,玩得更野了——熬鹰猎兔,驯狗捉獾。由于上述经历,我忝得‘玩家’之名。”


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感恩关注 欢迎分享---





吾爱葫芦
公益公众号。葫芦知识,葫芦作品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