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陶瓷:审美巅峰,宋代五大名窑

文摘   2024-11-08 18:28   河北  

宋代审美属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素雅审美,元代之后就比较世俗,大花大朵、大红大绿。自认为自己是审美停留在世俗。对于动辄价值千万的宋代五大名窑,什么汝窑小碟、官窑瓶、哥窑小盘……,

宋代五大名窑十分稀罕,能收集全的博物馆并不多。故宫陶瓷馆里的最多最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五大名窑也是全的。

这里介绍的是上海博物馆陶瓷馆展出的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雨过天青话汝窑】

传说宋徽宗曾经做了一个梦,梦到了雨过天晴。他对梦中所见雨后天空的颜色非常喜欢,就下旨给全天下的窑工:“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最后只有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筹,烧制出了“雨过天晴云破处”那种颜色的瓷器。

汝窑属于青瓷,釉中氧化铁含量在2%左右,烧造温度约为1200℃,还原性气氛。成品釉面滋润,呈淡淡的天青色。

现存汝窑颜色虽然有深浅的差别,却也都在“淡天青色”上下波动。宋代上层喜欢素雅,汝瓷精致而极简,是一种极高的审美标准,简到极致、也美到极致。

烧造于北宋后期,只在宋哲宗和宋徽宗间的短短20年,传世品极少。汝窑瓷器在南宋时期就已有“近尤难得”之说。故宫曾出版《汝窑雅集》,统计出的完整器是90件。后来在丹麦、瑞典和日本又各发现1件,总共有记录可查的就是93件。主要收藏在故宫博物院(20件)、台北故宫(21件)、英国大英博物馆(含大维德基金会)。在上海博物馆陶瓷馆中展出3件。。

1986年,在河南宝丰找到了汝窑窑具和标本,总算找到了汝窑“老巢”。

汝窑的特点:香灰色胎、淡天青色釉、釉面常开有细碎冰裂纹(蟹爪纹)、小支烧钉痕。

北宋 汝窑洗。


北宋 汝窑盘。

北宋 汝窑盘。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俗称“芝麻支钉”,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

【如冰似玉品官窑】

此官窑非彼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官窑,而不是明清御窑厂生产的御窑。北宋官窑至今未确切得知窑址在何处。北宋官窑也就创烧二十来年北宋就灭亡了,产品自然不多,再加上战乱,更加所剩无几。南宋高宗赵构自然见过北宋官窑。当南宋相对安定下来后,很快就复烧官窑。现在发现的南宋官窑遗址包括浙江杭州乌龟山下的郊坛下官窑和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明确的北宋官窑很少,国博展出的四件宋代官窑三件明确写明为南宋,只有这件写“宋”,也许是北宋;故宫陶瓷馆的都明确写着南宋;上海博物馆展出的两件都是郊坛下官窑。

两宋虽然都烧制官窑,但时间、地点以及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变了,官窑还是官窑,官窑的基本特征都在,但两宋官窑还是有差别的:

1、都是紫口铁足,但南宋比北宋明显。这是因为南宋的釉没有北宋那么厚,釉厚,紫口的特征就不明显。所谓紫口就是口部由于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铁足是指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铁褐色。

2、都有开片,但规律不一。

3、北宋瓷胎厚重而南宋轻薄。

南宋 郊坛下官窑鬲式炉。


南宋 郊坛下官窑瓶。

【金丝铁线论哥窑】

哥窑是是五大名窑中疑团最多的窑:窑址至今不明;史书上记载不详;不见宋代墓葬出土;存世哥窑瓷器都是传世品,大多是清宫旧藏。

五大名窑中的汝、官和钧都是创烧于北宋,只有哥窑是南宋。产品釉色以米黄色为典型,还有灰青、浅灰青等色。器身开纹片,俗称“文武片”、“百圾碎”等,其中大小结合的纹片分别呈黑色和黄色,后人称之为“金丝铁线”。

南宋 哥窑贯耳瓶。

南宋 哥窑葵口盘。

南宋 哥窑葵口盘。

哥窑器型普遍小巧。

南宋 哥窑五足洗。

【夕阳紫翠赏钧窑】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钧窑烧造时代在宋徽宗时期,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它使用的是一种不透明的乳浊釉,而同时期是汝、官、哥都使用透明玻璃釉。乳浊釉的好处是遮盖力强,能把胎土彻底遮盖。

以铜为呈色剂是钧窑为陶瓷史做的大贡献。钧窑属于窑变系的瓷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啊!

钧窑依然属青瓷,只是它不呈青色,有玫瑰紫、钧红、天蓝、月白等,颜色非常多。

钧瓷的另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

北宋 钧窑月白釉海棠式盆托。

北宋 钧窑玫瑰红釉鼓式洗。

【洁白无瑕鉴定窑】

定窑,在宋代五大名窑中烧造时间最早,排名却在最后。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

北宋 定窑白釉划花游鹅纹碗。

北宋 定窑白釉执壶。

北宋 定窑白釉花口弦纹六管瓶。

北宋 定窑酱色釉盏托。

酱釉,即红定,在宋仁宗时期就很珍贵。流传的一个故事,宋仁宗宠爱的贵妃收了臣子一个红定梅瓶。仁宗看了很生气,当场就打碎了瓷瓶。

觉得有用

点个“在看”再走

分享给更多有品有味的朋友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说起王世襄先生,在葫芦界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资深葫芦友必读的一本书就是王世襄先生所著的《说葫芦》,王先生对于葫芦的研究相当深刻,不仅对葫芦工艺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对于葫芦的种植还同时代的种植户一同在地里探讨葫芦种植相关经验。他还是烙画、养虫的高手。这些玩意在他眼里是雕虫小技。

王世襄(1914年5月25日—2009年11月28日),字畅安,男,汉族,原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38年获燕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学士学位。1941年获燕京大学文学院硕士。

谈起诸多玩好,王老如数家珍:“十来岁时我开始养鸽子。接着养蛐蛐,不仅买,还到郊区捉。也爱听冬日鸣虫,即野生或人工孵育的蝈蝈、油葫芦等。鸣虫养在葫芦内叫,故对葫芦又发生兴趣。尤其是中国特有的范制葫芦,在幼嫩时内壁套有阴文花纹的模子,长成后去掉模子,葫芦造型和花纹文字,悉如人意。这是中国独有的特种工艺,可谓巧夺天工,我也曾试种过。十六七岁学摔跤,拜清代善扑营的扑户为师。受他们的影响和传授,玩得更野了——熬鹰猎兔,驯狗捉獾。由于上述经历,我忝得‘玩家’之名。”


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感恩关注 欢迎分享---





吾爱葫芦
公益公众号。葫芦知识,葫芦作品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