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爆满的拒学门诊,到底是咋回事?
最近我刷到一个热搜,说是北京儿童医院开设了一个"拒学门诊"。咱就说,这名字一听就很戳心啊!毕竟谁还没个不想上学的时候呢?但真当你听说有孩子一进校门就浑身哆嗦、心跳加快、头冒冷汗,一出校门立马就好了,是不是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门诊可不是一般的热闹,有的家长带着孩子等了4个多小时,就为了问一句:"医生,我家孩子是不是在装病?"唉,这话听着就让人心疼。
而北京儿童医院心身医学科的李瑛医生每天都在跟家长们解释:孩子们的感受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是情绪在作怪罢了。这不,上海那边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精神心理科最近每个月门诊量都超过4200人次,真是太内卷了!
小小朋友们,你们这是怎么了?
孩子的眼泪,都是时代的缩影
这事儿就像抖音上说的那样:“每一个孩子做出不去上学的决定前,都经历了九曲十八弯的痛苦挣扎。”你以为他们只是任性?那可大错特错了!
有个五年级的小朋友画了张"讨厌上学图",里面写的都是:"怕忘带东西""怕出错""不自由",看得我鼻子都酸了。还有个初一的孩子说:"每天上学把我的精力都耗尽了,回家躺在床上连被子都不想掀开。"这话说得,谁听了不想给个大大的拥抱呢?
别说孩子们扛不住了,家长们也是心力交瘁啊!有的上午带孩子看病,下午自己就去看高血压了。想想也是,工作还要做,孩子还不去上学,换谁谁不急?
"卷"出来的问题,能用"卷"解决吗?
来看病的家长们最爱问:"为啥别人家孩子就没事儿?"哎呀,这话我都能替孩子回答: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干嘛老跟别人比较呢?
有些家长可倒好,孩子都这样了,还在纠结:"21个班他年级第三""好不容易考上重点班,不上就亏了"。这不就是典型的"鸡娃"思维吗?我就想说一句:孩子不是你家的学习机器啊!
李瑛医生说得特别在理:现在不是考虑学习的时候,得先让孩子缓过这口气来。就像网上说的:"把孩子逼到退无可退,拆掉屋顶都要逃离,还不如一开始就开个天窗。"这话说得,太戳心了有没有!
转机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但这故事也不全是泪点,暖心的转折也不少呢!
来看看叶芸的故事吧。这姑娘休学之后,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先是去图书馆"混",从每天发呆到慢慢能学习,还把网课开2倍速逼自己集中注意力,这操作可以说是很"神"了!
最让人感动的是,当她终于考上大学的那一刻,全家人都疯了似的高兴。现在的她学的是小学教育,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经历,帮助更多和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孩子。这不就是所谓的"涅槃重生"嘛!
说到这儿,我就想问问大家: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么帮助处在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呢?是选择强迫还是理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记住啊,2024年了,我们得有新思维。孩子们需要的不是一味的逼迫,而是理解和陪伴。正如李瑛医生说的:“当孩子有能量应对外界的挑战,自然而然就会回到学校。”这话说得,太有道理了!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