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院士楷模贝时璋:成就非凡人生,始于勤奋读书

文化   2024-10-10 19:17   北京  

他,一位跨越清朝、民国至新中国辉煌历程的传奇人物,是中科院历史上最为长寿的院士。在102岁高龄时,他依然坚守岗位,被誉为中科院内的“不老松”。对于他而言,“退休”二字从未列入人生词典,科研事业伴随了他的一生。他,就是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开创者——贝时璋。

漫像:丁聪


清光绪二十九年,即公元1903年10月,贝时璋诞生于浙江省镇海县憩桥镇的一个渔家小户。这个世代以捕鱼为生的家庭,在贝时璋父亲这一代迎来了转折。贝父早年放过牛,后赴上海,历经木器行与京货店学徒生涯,最终在湖北汉口开设了一家小京货店。

1911年,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封建王朝终结。那年,贝时璋年仅八岁,被母亲送入家族学堂,接受启蒙教育。母亲的教诲铭记于心:“男儿欲成大器,必先求知,务必勤学苦读。”贝时璋不负众望,学业优异。

后来,贝父进入一家德资洋行工作,1915年将贝时璋接至身边,送入德华学校深造。该校为当地名校,贝时璋在此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并精通德语。然而,一战爆发,德华学校被接管,更名为汉口第一中学,德籍教师撤离,学校因经费问题停办。

面对求学之路的坎坷,贝时璋的爱国情怀却愈发浓厚。父亲原希望他进入武昌外国语学校德语班,继承家业,但他却渴望前往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学习。1919年春,贝时璋如愿考入同济,同年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参与,爱国热情高涨。

1921年,贝时璋在父母的支持下远赴德国留学,先后就读于弗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1928年,他在图宾根大学完成博士论文,荣获五张博士学位证书,并留校担任助教。1929年,因母亲病危,贝时璋毅然回国,目睹国家贫弱,决心投身报国。尽管德国生物学界对他青睐有加,多次邀请他回国,但他都婉言谢绝。

回国后,贝时璋于1930年加入浙江大学,创办生物系,并开设多门生物学课程。在繁重的教学与行政工作之余,他仍致力于科研,提出了“细胞重建学说”。抗战期间,学校多次迁徙,但他从未放弃教学与研究。1948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生物组排名第三。

新中国成立后,贝时璋积极参与中国科学院的筹建工作,并受命创建实验生物研究所。1955年,他成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他创建生物物理研究所并担任所长,为中国生命科学和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贝时璋一生淡泊名利,坚持步行上班至92岁。晚年虽无法亲临实验室,但仍关注科学前沿,每周三与研究人员在家中讨论学术。他的助手曾言,工作是他最大的快乐。2009年10月28日,贝时璋在去世前一天还邀请了六位研究人员进行学术讨论。次日,他在居住55年未装修的旧居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贝时璋一生简朴,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科研遗产。2010年,他的后人遵其遗愿,向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捐赠50万元设立贝时璋奖和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基金。中国国家天文台将36015号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2011年,《中国现代科学家(五)—贝时璋纪念邮票》在宁波帮博物馆首发。

贝时璋曾言:“科学家应热爱科学,不为名利,但求真理,为国奉献。”他的一生正是这一信念的生动写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敬仰。


诚艺信艺术网
诚艺信艺术网最新活动,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