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非法网贷里的人:被催收最严重的时候,想过死

时事   社会   2025-01-17 15:15   北京  

AI制图,图文无关。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近些年来
年轻人债务危机现象层出不穷
很多人的做法是
去网络借贷平台上借款
通过以贷养贷的方式维持资金流动
但在一些打着“靠谱、方便”旗号的
非法网贷平台里
往往隐藏着很深的陷阱
一旦陷进去
便很难脱身
自嘲是“非法网贷幸存者”的采访对象
告诉《方圆》记者
被非法网贷平台催收最严重的时候
他甚至想过死
…………

“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它出现了”

谢又顺炒股亏了60万元。往常资金流周转困难时,谢又顺的做法是去各大网络借贷平台上借款,通过以贷养贷的方式维持资金流动。

可这一次谢又顺失算了,他发现自己忽然“借不出来钱了”。

谢又顺在多个不同的正规网贷平台上拥有账户,以往他在每一期借完钱并还款后,下一期的额度就会提高。但在亏损了60万元后,这些平台似乎像察觉到了他的困境,立刻将借款额度调低至几千元,谢又顺被“抛弃”了。

还款日迫在眉睫,可没有平台愿意借给他钱了。就在这个时候,谢又顺接到了一通电话:“喂,是谢先生吗?我们这有一款叫‘花钱罐’的App,您尾号××××的账户人民币可借……”

没有谁是一开始就会跌入非法网贷陷阱的,可当你最需要的时候,它就出现了。林家运也是在相似的困境下,接触到了这款名为“花钱罐”的非法网贷App。

2022年,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林家运接手了他表哥的公司,可接手没多久,公司就陷入窘境——工程款只出不进,资金链断裂,亏损巨大。

那时候,林家运说自己“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借的钱都借了”。走投无路之下,林家运注意到自己经常收到不知名借贷平台的短信,以及充斥在网页的借贷广告。他接受了“花钱罐”的网贷邀请链接,下载了这款App。

林家运和谢又顺一开始接触到“花钱罐”App时,只是想着拿它救个急,可随着利息如滚雪球般累加,他们发现还钱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更何况非法网贷的危险是一点点暴露出来的,它们有着自成体系的筛选体系和逃避追查的方式。

谢又顺第一次通过“花钱罐”借了5000元,可到手只有3500元。根据条款,7天后他得还5000元,年利率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上限。这种短期、高额、砍头息无疑属于非法网贷的常见特点。它通常以日息、月息的形式来计算,使得借款人在短时期内难以察觉到高额利息。

意识到“砍头息”的不合理性时,谢又顺已经用了半年“花钱罐”。一开始,借贷平台引导下载App并签订合同,看起来跟他平常使用的网贷平台没有太大区别。但谢又顺不知道的是,这些借贷App都是非法的,是借贷公司花钱买的非法程序。

这些交易往往是在一些阅后即焚的平台上进行,很难追踪,不仅无法在正规的手机应用商店上架,还常常被查封关停。

同样地,林家运也记得自己一开始总是下载不同的借贷软件,后来借贷公司的小头目直接加了他的微信,他们私下联系,借贷合同都是在线上的借条平台签订的。此外,这些借贷App软件一经安装,便会自动扫描借贷人的通讯录和读取各种隐私信息,这些操作都是为未来的催收做准备的。

一周后,谢又顺赶在截止日前顺利归还了3000元。而这一次,他又一次接到了电话,放贷人何勇加上了他的微信,并承诺这个周期会借给他5000元。3000元、5000元、1万元……等谢又顺意识到的时候,他已经深深陷入“花钱罐”的套路里,借钱、签下合同、拿到网贷、心惊胆战地赶在截止日前还掉欠款,然后再开启一个数目更为巨大的欠款循环……

就这样周而复始,从2021年底到2022年5月,仅仅半年的时间里,谢又顺发现自己光是利息就付了20多万元,网贷不仅没有改善他的资金状况,还让他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中。

在半年的时间里,谢又顺说自己从未逾期过一次,因为每到还款日的上午10点,催款电话就打来了:“你只要安装了借贷软件,我们就有你通讯录。到点不还,直接爆通讯录。”

谢又顺知道如果是在正规的平台借网贷,只要在还款日24点前把钱打过去就行,可“花钱罐”多的是霸王条款,他们的工作人员往往在还款日当天早上就开始催款,不留下任何协商还款的余地。除了采用各种威胁手段,非法借贷公司还会征收高额违约金,“数字触目惊心,每逾期一天,违约金是总还款额的10%。只要我没还上款,他们就会短信和电话轰炸,让我的手机彻底瘫痪”。

因为“不想将欠网贷的事捅到家人和朋友那儿去”,硬着头皮还款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可债总有还不下去的那一天,非法网贷正一步步拖垮他们的生活。

坦白与自救

林家运真正决心跟网贷“决裂”是在2023年。那时候的他,活得很压抑,每天整夜整夜地不睡觉,“我想通过熬夜来延长昨天,因为我知道等第二天一到,网贷催收的一上班,我就必须得还钱”。最严重的时候,林家运想过死。

可他又想,人还是要有点责任心,如果“我死了,我欠朋友的钱怎么办呢?朋友都那么信任你,你怎么能自杀?可不自杀就得还钱”。

在采访中,林家运反复跟《方圆》记者说着一个词:“愧疚”,对父母的愧疚,以及对朋友的愧疚。他说自己前前后后找十几个朋友借钱,没有一个拒绝他的,有些人甚至只是素未谋面的游戏好友。林家运最感激的是他的发小,借给他整整30万元,没多过问什么,其间只催过他一次。

朋友的帮助令林家运感动之余,也让他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一方面,他恨那个整天自怨自艾、没有目标的自己,陷入网贷后他忽视了生命中很多珍贵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又痛恨自己“没出息”,因为“跟我同龄的朋友能一下子借给我30万元,说明人家事业有成,可我有什么呢”?

跟家人坦白后,林家运得到了一大笔资助。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他一点点还清了所有的网贷,把欠朋友的钱都还上了。这也代表着,林家运终于“上岸”了。

在借贷者的世界里,“上岸”意味着借贷者能够还清所有欠款,能从网贷的深渊中挣脱,回归到正常生活中。

但“上岸”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有时候意味着彻底抛弃尊严与面子,放弃从前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甚至是完完全全变成另外一个人。

还清欠款后,林家运尝试了很多工作,送过外卖、做过快递员,也当过网约车司机,尽管每份工作做的时间都不长,但他说自己想念那种“踏实工作”的感觉。林家运觉得这次非法网贷的经历完全改变了他,性格、消费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都被重建了。

几年前,林家运用的耳机四五千元一条,那时候别人都对好耳机没什么概念。他现在用的耳机是在网上买的,45元钱一条,手机用的老旧型号,1000多元钱,因为“我现在也不在乎这个了,人的很多消费需求,现在想想都是没有必要的”。

当《方圆》记者问起林家运如何看待自己非法网贷受害者的身份时,他说与其说自己是受害者,不如说是“幸存者”,因为“我足够幸运,有家人和朋友能为我托底”。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他的这种幸运。

比如谢又顺,当《方圆》记者问起他“上岸”的经历时,他沉默了很久,顿了顿后说,“这些就不说了吧,反正挺痛苦的”。谢又顺说自己跟家人坦白后,已经完全戒掉网贷了,但戒掉的过程他不愿回想。

现在的他,正踏实做着不锈钢生意,活很多也很烦琐,来活了就得出差,天南地北地到处跑。谢又顺的微信朋友圈背景是一片田野,田野的尽头通向一棵翠绿的树,头顶是悠悠蓝天。

涉嫌非法经营罪

受害者与“花钱罐”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2024年5月,林家运和谢又顺接到电话,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经侦支队的民警告诉他们,“花钱罐”等借贷App公司涉嫌非法放贷,希望他们能协助警方调查。

办案检察官魏华说,虽然这是一起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放贷的案件,但它本质上与传统的高利贷没有区别。主犯杨小宇、何大坤在没有从事金融业务资格的情况下,未经监管部门的批准,向他人出借资金,放贷超1500万元,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高达1000%至2130%,且多是砍头息,远远超过了国家的法律规定,涉嫌非法经营罪。

经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2024年9月,主犯杨小宇因犯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并处罚金80万元;主犯何大坤因犯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并处罚金40万元,其余涉案人员另案处理。

《方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遇到非法网贷时,往往只有极少数的人选择报警。魏华说,非法网贷公司的借款套路其实也是一种服从性测试。一开始,这些网贷的金额并不大,基本都是3000元开始,然后逐步增加至3500元、5000元等。借款人在第一次借款时发现对方的违法放贷行为,就应该采取报警、寻找法律援助等手段。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出台《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相关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2024年8月23日,为了规范小额贷款公司行为,加强监督管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并研究制定了《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提出,需要强化违法和不正当行为的负面清单管理,明确禁止小额贷款公司捆绑销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将贷款列为支付结算的默认选项、诱导过度负债和多头借贷、以违法或不正当手段催收。

除了加强监管、完善健全行业机制,魏华还提到了一个关键词——“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在这起非法经营案中,有很多受害者都是创业失败者或者没法从正规渠道拿到贷款的小微企业或是民营企业。他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增强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非常重要,如果能从正规平台拿到贷款,很多人并不会孤注一掷去寻找这样的非法网贷平台。

判决书下来后,林家运和谢又顺加了联系方式,现在他们正准备通过打民事官司的方式挽回一些自己的损失。谢又顺说自己的要求不多,希望对方能归还一部分的超额利息就行。林家运说他知道这会是个漫长的过程,但他不怕等。


(文中林家运和谢又顺为化名。本文有删减,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2024年12月下期)


本文杂志原标题:《陷入非法网贷的他们挣扎着“上岸”》


编辑丨肖玲燕 房佳佳  设计丨刘岩
记者丨涂思敏
通讯员丨王晓丹

往期精彩





点击图片
购买《方圆》杂志

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

方圆
《方圆》杂志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检察日报社主办的法治新闻期刊,创刊于1993年。杂志以“方正法度,圆融情理”为办刊宗旨,以法治为观察视角,密切关注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重要人物、观点、事件,努力开拓新闻视野,传播法治新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