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中国人都爱上书法| ▼点击下方关注▼
近日,在郑州的狂草四人展上,书法名家张旭光提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观点:“草书的任务不再承担识读的功能,它只对美负责,只对情感负责。”
这一言论在书法界乃至艺术圈内引起了广泛讨论。然而,笔者认为,这一观念存在明显的偏颇,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批评与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书法,尤其是草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草书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历史源远流长,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草书可以完全脱离其作为文字的基本功能。识读性,作为文字的基本属性,是书法无法回避的问题。张旭光先生将草书的任务仅仅归结为对美和情感的追求,无疑是对草书本质的一种误解。
从书法的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篆书、隶书、楷书还是行书、草书,其核心都是文字的书写。尽管草书在形态上更为自由奔放,但其根本仍然在于文字的传达。
如果草书完全放弃了识读性,那么它也就失去了作为文字艺术的基本支撑,最终可能沦为一种纯粹的抽象艺术形式,这与书法的传统精神相悖。
其次,张旭光先生在中国书法界的地位不容忽视。作为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不仅在书法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在书法理论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然而,正是因为他的影响力巨大,其错误的观念更有可能对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从业者产生误导。
狂草四人展 张旭光作品
在当代社会,随着书法艺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学习书法。对于这些人来说,书法不仅仅是美的追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如果像张旭光先生这样的权威人士提出过于片面或极端的观点,很可能会让一些初学者误入歧途,忽视书法的基本功和传统文化内涵。
狂草四人展 张旭光作品
再者,草书的创作并非完全排斥识读性。事实上,许多优秀的草书作品在追求艺术美的同时,也兼顾了文字的识读性。这种兼顾不仅体现了书法家的技艺高超,更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因此,将草书的任务仅仅归结为对美和情感的追求,无疑是对草书艺术的一种狭隘理解。
狂草四人展 张旭光作品
综上所述,张旭光先生关于草书任务的观念存在明显的错误。作为一位在书法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书法家,他应该更加审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对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从业者产生误导。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其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推动书法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对于张旭光先生的观点,各位老师,您怎么看?
- E N D -
书法讲坛◎转载发布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书法讲坛◎转载发布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点击下方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