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场住了18年后离世,他终究没有等到自己的幸福终点站

乐活   电影   2022-11-23 21:01   阿联酋  

11月12日,伊朗难民梅赫兰·卡里米·纳塞里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因心脏病发作离世,享年77岁。他因被困于机场将近18年成为了这座机场的一段传奇。

无数旅客曾在国际过境区的红色塑料长椅上,看到过一个蜷缩的身影。

但更多人知道纳瑟里,是因为他的故事曾被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拍成了电影——

《幸福终点站》。

电影中,汤姆·汉克斯扮演的男主角刚下飞机来到美国纽约等待过境,却遭遇祖国发生政变,他的所有证件都不被美国当局承认。不但被拒绝入境,也无法返回已不存在的“国家”。于是不得不在机场的中转区滞留了几个月的时间。

在这期间,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男主,好似又一个“阿甘”,有着锲而不舍,绝处逢生的精神。最终他战胜一切困难,来到心心念念的纽约,也踏上了回家的幸福之路。

这部典型的好莱坞式励志电影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伴随着许多人成长。可与电影不同的是,男主原型纳瑟里的真实生活,却并不是一个战胜一切困难的幸福故事。


01不存在的人

“事实是,没有人知道纳塞里的全部真相,就连纳塞里本人也不知道。他出生在1945年、1947年或1953年,自称是伊朗人、英国人或瑞典人。”

2003年《GQ》杂志在采访他时写道。

纳塞里出生于伊朗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伊朗人,母亲是英国人。直到23三岁那年,纳塞里的父亲因为癌症去世,母亲才告诉他,他并非自己的亲生孩子,而是父亲和一个苏格兰女人婚外情的私生子。

她只是为了保护丈夫不会因通奸而被判处石刑,才假装是他的母亲。而现在丈夫去世,她希望纳塞里离开这个家庭。

被悲伤和真相重击的纳塞里不愿意相信这一切,他大声地与母亲争吵,坚持认为她是自己的母亲。同时又将母亲告上法庭,以此来争夺父亲的遗产。最终,母亲答应每个月给他一笔生活费用,他也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家,从伊朗来到英国求学。

在此之后,纳塞里声称他的母亲是苏格兰人,是一个狂热的亲英主义者。他也因此改名为阿尔弗雷德·梅赫兰爵士。在英国的这段时间里,纳塞里因为参加抗议伊朗国王的示威运动而被监禁,并被开除了伊朗国籍。他从此只能以难民身份在欧洲多国辗转,申请政治避难。

1981年,纳瑟里拿到了比利时难民签证,他在比利时生活了7年,直到1988年,他决定从法国的戴高乐机场前往英格兰,寻找生母。没想到刚到巴黎火车站,他装着难民公文的皮包就被偷了。连同所有的钱财以及证件全部丢失。

尽管如此,纳瑟里仍然想办法登上了开往伦敦的飞机,却在抵达后因为身份问题被立即遣返回了戴高乐机场。戏剧的是,法国当局也没有理由让他强行离开机场,但也不允许他离开航站楼进入法国。

没有国籍、没有身份、没有人要。

纳瑟里被困在政策系统漏洞中,成为了社会性死亡的人。无奈之下,纳瑟里只好在戴高乐机场住了下来。

而这一住,就是十八年。


02被困在机场的18年

电影中,被困在机场的男主也很快开始想办法生存下来。他在机场当建筑工、泡在机场书店里学会了英语,交到了一群朋友,还与美女空姐搞起了暧昧,直到离开时,机场的每一位员工都在为他欢送告别。

而纳瑟里真实的生活却并没有这么精彩。

他每天的生活很简单,早上5点半起床,躲开乘客高峰,在公共浴室刮好胡子,然后用机场工作人员赠送的餐券解决午饭。

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纳瑟里几乎从没有呼吸过新鲜空气。机场1号航站楼里这张坚硬的红色塑料长椅不但成为了纳瑟里的床,也成了他身上所有物品,包括自己唯一的归宿。他就这样蜷缩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依靠写日记、听收音机,看英文的报纸杂志、抽烟度过了大多数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纳瑟里似乎已经成为了这座机场的一部分,连机场员工都称他为“这里的活化石”。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的经历。时常会有旅客找他合照,聊天,赠送香烟。

但与电影里男主坚持要去纽约不同的的是,纳瑟里从没想办法去自己最初的目的地伦敦。甚至法国和比利时两国都曾表示可以为他提供居住权,都被他拒绝了。原因是他反对将自己的国籍列为伊朗人,并希望文件显示他的名字是阿尔弗雷德爵士。

1999年,在法国律师Christian Bourguet的帮助下,纳瑟里终于有了拿到法国居留证的机会,但他依然拒绝签字,而且对离开机场竟然感到了惊讶和不安。

纳瑟里也并非一无所有。

2004年美国梦工场支付了30万美元(24.5万欧元)版权费,将他的传奇经历拍成电影《幸福终点站》。同一年,出版社找到他,将他常年写的日记作为自传发行。然而他在这些钱他几乎没有动过,虽然这些积蓄足以让他离开机场,重新生活。

直到2006年,纳瑟里因不明疾病住院,才正式离开了戴高乐机场。出院后他被安排在机场附近的一家酒店,后来辗转去了巴黎郊区一个收容所。


03孤独的爵士
电影里,男主在滞留机场9个月后,终于等到了机会走出机场,来到幸福的终点站——纽约,兑现曾经与父亲的承诺。
随后,他决定返回已经停战的家乡。
男主孑然一身的来到机场,从处处碰壁到最后收获友情,被所有人簇拥欢送。电影梦幻般的结局,将个人与官僚主义、阶级的对抗,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理解放大,当然也不乏对自由民主“美国梦”的宣传。
真实的纳瑟里则让我们看到作为人的复杂性。
根据机场官员的描述,纳瑟里在去世的前几周,又回到了熟悉的戴高乐机场,继续漂泊的生活。
他依然是那个没有国家、没有家庭、没有家的人。
很难说在被困机场的近二十年里,纳瑟里的精神是否已经非常脆弱,让他变得不愿意再与外面的世界接触,最终选择在临终时回到机场。毕竟只有在机场,他才会被人们称为爵士,一个孤独的爵士,得到如明星般的关注。
而属于他的幸福终点站,或许永远停留在了这座航站楼。

文章部分参考:
《GQ》| The 15 Year Layover(2003)
图片来源:网络、电影《幸福终点站》剧照

- THE END -
点击关注"场库"  


场库
场库,新片场社区旗下的短片创意库,一本高品质的影像杂志。专注于分享国内外精选短片,用最直观的方式让你大开眼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