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保传”】⑳ 我与东湖有约

政务   2025-01-06 17:53   陕西  

东湖,古称“饮凤池”。相传周文王元年,瑞鸟凤凰飞鸣过雍,在此饮水,故取其名。宋仁宗嘉佑六年,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于政务之暇,倡导官民疏浚扩池,引城西北凤凰泉水注入其中,并种莲植柳,建亭修桥,筑楼成阁,作游之所。因饮凤池距府城东门只二三十步远,遂改名东湖,延续至今,已近千载。


东湖之景,四时不同。春桃迎风,夏荷临水,红枫抱秋,冬雪静候。四季轮回,伴随着大文豪苏轼的名字,东湖以它独有的方式,早已成为凤翔人民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宝鸡市凤翔区检察院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检察履职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写就了一篇篇司法保护之志。




东湖后湖独木桥松动、翘起


九月底我们接到公益诉讼志愿者电话,“早上我在东湖晨练,发现东湖后湖独木桥上木板松动、翘起。”


收到线索后,该院三名检察干警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查看,并检查、拍照,做好记录。经办案组成员商议,该问题虽较为轻微,但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随即联系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近日,接到主管部门回复,东湖后湖木桥上木板松动问题已妥善解决。随后,该院两名检察干警路过东湖时查看,该木桥已收拾平整,安全隐患消除。




东湖内部分护栏破损、亭柱被胡乱图画


东湖亭台众多,多为人津津乐道。湖心有“君子亭”,为苏东坡所修,因荷花和竹都是君子,东坡也以君子自许,取花、竹、人“三君子”之意。他还修“喜雨亭”,原址凤翔府内,后搬至东湖。宋嘉祐七年春,关中大旱,东坡代太守四处求雨,后降下甘霖,正好建成此亭,便以“喜雨”作名,并写下了著名的《喜雨亭记》。此外还有“宛在亭”,则取自《诗经》“伊人宛在水中央”,表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有“春风亭”,清同治年间凤翔知府蔡北槐创修,取名春风,赞扬苏轼在凤翔时的政绩如过春风,给凤翔人民带来春风般的温暖。有“鸳鸯亭”,清周海十年凤翔府西凤营参将常瑛,受知府委托而创建,取意在于纪念苏东坡夫妇……



“望苏亭”,在1935年由凤翔县保安大队附邑人贾宗谊在东湖西岸创修,以此寄托凤翔人民对苏东坡的缅怀之情。


2022年3月,该院检察干警在外出履职中发现,东湖公园南湖廊桥有一处护栏破损、望苏亭柱子被胡乱图画。



发现线索后,该院立即拍照取证,记录好问题,并依法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随后,相关部门回复,破损走廊已经修建完毕,整个园区增加了许多文明标语,禁止胡乱图画。




北魏城墙遗址修复保护


北魏城墙遗址是凤翔最古老的城墙遗址,位于东湖东侧,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24年)时期所建,距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城墙高7米,底宽9米,由夯土筑成。该城遗址对于研究凤翔城市变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由于年代久远,该遗址已数次出现破损、坍塌等问题,截止2023年2月,遗址尚在修复期内。经询问管理人员得知,修复期已达月余,但在修缮缓停间隙,城墙并未添加覆土予以盖护,遭遇风、阴雨天气可能造成进一步损毁。


“经过我们核查取证、制发检察建议,主管部门及时添加覆土,避免了城墙遗址被二次破坏。今天,我们收到了主管部门回复,检察建议提到的问题已经妥善处理。我相信,在各方保护下,这个历经千年的城墙遗址会继续走向下一个千年!”该院检察干警说道。


来源:陕西检察


莲湖检察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推进检务公开,回应社会关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