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12月17日下午,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忆先烈・学英模・担使命,川渝英烈及退役军人故事融入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主题活动。重庆两江中学(西政附中)、金鹏实验小学(西政附小)师生代表,西南政法大学学工部部长李莉、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院领导和教师参加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将川渝英烈及退役军人的故事融入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欧阳锐璇副教授和本科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王嫱同学担任主持。
活动伊始,全体师生共同观看马院“忆先烈·学英模·担使命”大思政课系列活动回顾视频,重温了师生前往重庆綦江和成都彭州、泸州古蔺重走红色道路、寻访红色故事的历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勇成在致辞中表示,学院将持续挖掘红色资源,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加强各方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进程。
由大学生讲习所带来的三句半宣讲《红岩精神颂》拉开活动序幕。
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活动当天,“红色綦江”调研队18名学生赴重庆綦江拜访91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王昌元,开展深度访谈。王昌元老战士先后获评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2024年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通过线上连线,王昌元向师生分享了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的经历,讲述了与战友并肩作战的故事。他唱起当年的战歌,歌声中饱含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战友的深切怀念,激发起师生的敬意。王老先生强调,当今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当代青年应铭记历史,听党话、跟党走,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被誉为“铁血营长”的臧雷在活动现场讲述了亲身经历。他从文工团的文艺兵起步,成长为一名侦察兵和突击手。在战斗中,他带领战友们克服地形险峻、敌人防守严密等困难,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对祖国的忠诚,完成了任务。他呼吁广大青年要不忘英烈,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两份热血青春的担当
重庆市大渡口区消防救援支队政委蓝凯分享了自己参与汶川地震等重大灾害救援的经历,讲述了消防战士在面对灾难时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故事。他鼓励新时代青年把握机遇,积极投身时代洪流,明确人生目标,为社会贡献力量。
退役学子宋怡菲分享了自己从校园到军营的成长蜕变。她讲述了在军营中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呼吁当代青年勇于担当使命,敢于挑战自我,在奋斗中书写青春华章。
重庆市渝北区人武部科长梅志强现场发放了入伍宣传资料,详细解读大学生参军入伍政策,鼓励有志向的同学投身军旅,报效祖国。
三堂意义非凡的思政微课堂
金鹏实验小学教师李贞红老师,重庆市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两江中学教师黄廷杰老师,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商爱玲教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思政微课堂展示。
李贞红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讲述綦江无名红军烈士和红军烈士墓守护人赵福乾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
黄廷杰在《捍卫英烈荣光,传承不朽精神》课堂中,结合抗美援朝英雄故事,阐释抗美援朝的意义、精神以及捍卫英烈名誉的重要性。
商爱玲则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激励担当作为”主题,从主体、知识、价值、情感、行为五个维度深入解读了红色基因的内涵及其在当代青年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这些微课堂深入浅出,以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分析,激发了师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热情。
在激昂的《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声中,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师生们纷纷感慨,这是一堂让人热泪盈眶、热血沸腾的大思政课。
学子赴綦江拜访王昌元老战士
川渝大地,英雄辈出,退役军人的光荣事迹数不胜数,他们用热血与青春写就可歌可泣的篇章,这些都是思政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素材。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在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积极作为。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自身育人专长,积极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一方面,借助课堂主阵地,把拥军爱军思想巧妙融入日常教学,剖析经典战例、解读英模精神,引导师生感悟军人的坚毅与担当;另一方面,积极拓展课外实践,组织师生走进红色基地、走近退役军人,实地感受那份赤诚与坚守,让抽象的思政理论具象化为真实可触的榜样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大师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推荐阅读
素材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魏渝健
责编:安鑫 魏渝健
素材审核:李勇成
审核:张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