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随笔】李建印 | 是吃面,更是想妈

文摘   2025-01-07 13:31   安徽  








编发||拂晓哨位(fxsw2021)    

来源||李建印供稿


是吃面,更是想妈

文 / 李建印

老李,明早,吃什么?老伴问声由厨房传来。
我马上回答:面么!这还用问。
后来又加了一句,老下数,咱们这40多年,你清楚!
害怕明早赶不上,马上开始准备。
我到楼下超市,还好,豆腐和蒜苗、韮菜、韮黄都还有,付款回家。
夫人开始和面,切好了红白萝卜丁和其他配料,以备今早使用。
6时15分起床,15分钟后,驾车出了干休所大门。南三环路上,早已是车辆接踵而来,不到一分钟,我马上汇入这滚滚车流。进道就是快速,没有你适应的时候。还好,比平时早20分钟出发,车稍少一些,加上沿途全是绿灯,比平时显得通畅。15分钟后,夫人已经站在儿子家厨房里,拉开架势,摊好鸡蛋饼,让我切成菱形花。又过了十来分钟,她擀好切出的面条,一根不到二尺长,下到锅里。两煎后,开始捞面。
孙子先吃,他是优先选项,7时55分得到学校,这容不得马虎。书包、红领巾放到位,水杯灌上合适的水,眼镜清洗擦干,外套放到门口。孙子还处在昨晚吉他考级成功的兴奋中,不到6点就起床,做了4页英语题,坐到了餐桌上。
我们大人随后也开吃。减体重后,这一年多,比较注意控制饮食的我,也放开吃了快两大碗。味道正,辣子红,口感好。符合我们陕西关中人评价,瞅着煎稀汪,味道酸辣香,口感薄劲光。一个字概括,爽!一句话表达:咥美了。
儿媳妇和孙子骑电动车出发了,老伴去医院看牙去了。
我在家里收拾餐厅,照顾孙女。但孙子的询问和我的回答一直在心中撞击,得写篇短文。
孙子问我,人家都喝腊八粥,咱们家为什么是年年吃面条?
我来不及以简单语言回答,只是说这就是咱们家乡传统。
慢慢想一下,还能够回答更好。
想起了家乡的谚语:三年一闰,腊八一顿。
我的故乡在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度带上,年降雨量550多毫米,属于靠天吃饭地区。粮食亩产比较低,人均粮食比较少,麦子更是少的可怜。正常年份,人们主粮与杂粮搭配,勉强可以维持到来年新粮接续。如果出现异常,要一年都有馍吃,有面条吃,是比较难的事。
家乡人,平时就是两餐饭,夏季与秋季早餐以馒头为主,普遍比较黒,因为白面要做午餐时的面条。冬季早饭则是以稀饭煮红薯或者是加上一些玉米面馍,红薯晒成干磨面压成饸烙或者直接蒸成的红薯干面条子。
正常情况下,这面条是不可能餐餐吃上吃饱,只能是等到腊八这天早餐,一家人全部吃面条。再穷的家,也得有一碗像样的面条,也得管大人小孩吃够。像我小时饭量大,通常得三大碗方能算吃饱。而日子稍微过得差不多人家,这面条一定得有较好的哨子,得炒上红白萝卜丁,得有鸡蛋饼,又放上一些葱花,或者有一点猪油在上面漂浮,闻着特别诱人。至于像黄花、木耳这样的东西,在当时算是仙物了。要不,1964年春节时,我第一次登台演节目,快板《说贪污》其中讽刺生产队长贪污,过春节购物才有“针金木耳粉条子,再捎上二斤蒜苗子”的语句。
想起了这三十多年过腊八
离开家里已是51年过了,离开故乡也已49年过了,从爱人随军到现在已经35年多了。这个变了,那个新了,但吃一碗腊八面,这个没有变。
家属随军到酒泉工作,十年后,我与她终于团聚了。起先,我在团里工作,距离近时20多公里,远时200公里,平时难得见一面,时间最长一次是168天没有回家。只要是在家里碰上腊八这一天,我们一定是做一碗面条吃。
这面条,由保持传统到吃出味道,由单一青菜到加入肉丁,有了木耳、黄花,有了其他,算是不断丰富,但家乡情怀始终在延伸。
夫人和我婚后,与母亲相处了13年,与嫂子相陪30年,学会了做饭,更学会了做人。当然,她更懂满足我的味蕾,特别是这碗腊八面。她也由澄城做到酒泉,由酒泉做到肃南、临泽,也在兰州做了十个腊八节。退休了,日子比过去过得好多了,但这碗腊八面,得年年做。
想起了在案板与灶堂前的母亲
我兄弟姐妹六个,到我入伍前,哥哥结婚后已经有三个小孩了,全家吃饭四代十二个人。腊八这天,母亲一定是头天晚上就开始切萝卜了,有时碰上了,也能够捞回来二斤豆腐。
母亲大约1米5的个子,先天性高度近视2600度,没有钱,也没有人说给配副眼镜,这一直如同摸黑做饭。这么多人,一次得擀两大案面条,得有半锅萝卜哨子,方能保证一家人吃饱。
起先并不清楚,母亲是在这样困难情况下,为一家人准备餐食,更不明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母亲是怎么办到的。直到我四十多岁,有一年回家,母亲在案板前叫我,“建印,你给我看看刀在那里”?我一看,刀就在母亲手边,我说就在你手下边。母亲摸索着找到了,我才清楚,母亲平时看不见,完全是靠用手慢慢摸着找东西。这刀,她害怕摸到刃子把手割了。
那时,老家没有电,烧火全凭风箱,一个人要忙烧火,又忙着面。我有时回家能够看到母亲弯腰在灶前忙碌,用手把掏出来的炉渣再过一遍,看看有没有能用的煤渣。别人一眼可以看到,母亲则是用手来试探。
想来,这母亲是在黑暗中摸索了六十多年,终生艰难让人不忍回忆。
看见这碗面,想起我妈一生,尤其是老人家对我们教育怎样敢忘记!

腊月初八于西安

作者:李建印,1957年出生于陕西澄城,曾赴俄罗斯留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少将军衔。曾任解放军某装甲师师长,原兰州军区副参谋长、装备部部长。长时间从事战备、训练、管理、装备工作,撰写大量研究文章,先后有70余篇战法、训法、管法等文章面世,参加过数本军事教材编写,4次立功,10多次受到各级奖励,被解放军原四总部表彰为首届“全军优秀指挥军官”。
李建印作品精选↓↓↓

△上下滑动  查看更多▽

1、【拂晓纪实】感悟坦克12师辉煌50年——李建印将军的心路回忆
2、【拂晓文艺】李建印将军||中国军人脸谱
3、【拂晓纪实】原装甲第12师师长李建印将军的文殊沟记忆
4、【拂晓纪实】原装甲第12师师长参观东岭集团纪行
5、【拂晓纪实】原装甲第12师战士庞太生:我欠师长一顿饭
6、【拂晓寻踪】21集团军装甲第十二师
7、【拂晓文艺】李建印将军:全家福
8、【拂晓文艺】李建印将军:忆军旅
9、【拂晓文艺】李建印将军散文:写给天堂里的父亲
10、李建印将军:看演出有感
11、【拂晓纪实】李建印:刻骨铭心的泪水一一写在建军节暨装甲12师组建52周年之际
12、【拂晓文艺】李建印将军:还账要趁早
13、【拂晓文艺】李建印:8月15日,抗战胜利76周年,老部队组建52周年
14、【拂晓文艺】李建印:重走当年军旅路
15、【拂晓文艺】李建印:向老师敬礼
16、【拂晓纪实】李建印:五千里路了心愿
17、【拂晓纪实】李建印:扯面扯到伏龙芝
18、【拂晓文艺】李建印散文:十月初一的铃声
19、李建印将军:你好,老战友!
20.李建印原创:立冬之思
21、李建印将军原创:人类命运斗争裁
22、李建印将军手机摄影作品选登
23、【拂晓文艺】李建印:世界杯决赛
24.【拂晓文艺】李建印:小思
25、【拂晓音视】李建印将军:我给大家拜个年
26、【拂晓文艺】李建印:轻问终生陪伴人
27、【拂晓文艺】李建印:我爱这心中永远的春天
28、【拂晓文艺】李建印:我赞劳动者
29、【拂晓文艺】李建印:数字到数据
30、【拂晓纪实】李建印:挣学费
31、【特刊】李建印将军笔下的父亲:永远年轻
32、【拂晓文艺】李建印:回车手攀岁月高
33、【拂晓文艺】李建印将军:哥哥上学我送馍
34、【拂晓纪实】李建印:偶忆装甲兵学院战术训练
35、【拂晓纪实】李建印:我们坦克“二保”获第一——纪念建军96周年和坦克12师组建54周年
36、【拂晓纪实】李建印:王政委的胸怀感染我终生
37、【拂晓文艺】李建印将军眼里的好客威海
38、【拂晓快讯】本号编发的李建印将军作品被《威海晚报》选刊
39、【拂晓快讯】本号编发的李建印将军作品再次被《威海晚报》选刊
40、【拂晓纪实】李建印将军:到当新兵的地方看看
41、【拂晓快讯】本号编发的李建印将军作品又被2家报刊转载
42、【拂晓纪实】李建印将军减肥记
43、【拂晓文艺】李建印丨瑞雪伴我行
44、【拂晓纪实】李建印丨老首长教育我一生做好人——感念季占斌老团长
45、【拂晓音视】李建印 | 哥哥把钱认得真
46、【拂晓文艺】李建印 | 20年前的师班子聚老城
47、【拂晓文艺】李建印 | 开心最是过年时
48、【拂晓文艺】李建印 | 雪,算那一年
49、李建印将军的军旅记忆:小勺子可以解决大问题
50、【拂晓纪实】李建印:一腔醇厚村共名
51、【拂晓纪实】李建印:八一想念两老兵
52、李建印丨老班长来了,今晚咱得喝把酒
53、李建印 | 陈来哥,我的好榜样
54、【拂晓纪实】李建印将军的文殊沟记忆
55、【拂晓纪实】李建印将军:难以抉择的行程
56、【拂晓纪实】李建印将军:“逞能”的结果
57、【拂晓音视】李建印:再回老营房
58、【拂晓纪实】李建印:我的哥哥是果农
59、【拂晓文艺】李建印:弄潮润心空也静
60、【拂晓纪实】李建印:减肥一年小回顾
61、【拂晓纪实】李建印将军:我与一位农民朋友交往30年的故事
62、【拂晓纪实】李建印将军 | 按清单说媒
63、李建印:该来的一定会来,该开的一定会开
64、【拂晓纪实】李建印:忆当年团里家属搬进城——不能亏了孩子
65、【拂晓纪实】李建印:秋雨中的情思——参加故乡澄城中学百年校庆有感
66、【拂晓文艺】李建印:欣喜冬天,乐度冬天
67、【拂晓纪实】李建印丨难忘那年送兵时,列车乘组给我们老兵赠锦旗
68、【拂晓纪实】李建印:这一年
69、李建印|小寒得暖

老战友集结中↓↓↓

拂晓号角
21J老战友的集结号,拂晓人的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