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发||拂晓号角(fxhj2024666)
来源||观山阅水 原题||出征
作者||雷永年 推荐||李太忠
▲欢送勇士上前线
列车驶出宝鸡车站,披着夜色,穿峡谷,钻隧道,一路南下。车窗外一片漆黑,偶尔有点点灯光闪过。
因正值春运当口,车上人满为患,连过道和车厢连接处都站满了人。由于出发时间太仓促,别说卧铺,硬座都一票难求。我和刘有文揣着站票,在人堆里往前挤,心想到餐车或许能找个座位。
好不容易挤到餐车,碰巧是列车长当班。列车长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性,温柔优雅,率真大方,在一身“铁路蓝”工装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干练,绽放出铿锵玫瑰的独特之美。见来了两位军官,她立即起身让坐,并热情地和我寒暄起来。当得知我俩是去前线,马上向我们立正敬礼,口里念到:“一切为了前线,铁路人理应当先”。并吩咐服务员端来热茶和盒饭,还表示设法给我们安排休息的地方。女列车长对军人的崇敬、温柔的话语、贴心的关爱,让人如沐春风,暖意融融。
一说吃饭,我的味蕾马上活跃起来。出征宴上一激动,只顾喝酒没吃饭,再说那么多人就那点面,“僧多粥少”。何况我家的臊子面号称二十一军第一面,从我妈传到我老婆,多少年“红旗不倒”。每次老婆来部队探亲,机关里的同事总会前来看望,一方面是出于关心,更有来蹭这碗面的“小九九”,屈指一算,品尝过这碗面的人往少说也有一个连呢。所以,出征宴上的臊子面,尽管老婆准备得分量满满,可大家两碗三碗的都不觉得解馋,哪有我的份。多亏列车长悉心安排,不然,还得空着肚子上前线。吃完盒饭结账时,列车长硬是不让。我说,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们不能丢了光荣传统,这饭钱必须收。
结完账,列车长带我俩径直来到软卧车厢,拉开一扇包厢门说:“两位首长请进,这里不再安排别人,你们早点休息,有事随时叫我。旅途愉快!早日凯旋!拜拜。”说罢,疾步而欢快地离去。
一个软卧包厢四张床,软缎被子,纯羊毛毯,雪白的床单平平展展。我打趣对刘有文说,咱俩今天耍大啦,坐包厢,这可是大区首长的待遇啊。列车长对军人的尊崇及热情周到的服务,足实令人感动。此情此景,多年来早已鲜见。
列车进入秦岭腹地,隧道一个接一个,轰隆声不绝于耳。车轮滚滚,带着我的豪放旷达,奔腾向前。
▲ 军列开赴前线途中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越南当局忘恩负义,置我再造之恩于不顾,驱赶华侨,杀我边民,扰我边境,无端挑衅。我国政府忍无可忍,果断出击。197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拉开了帷幕。我集结19个军的兵力,从广西、云南26个缺口、1200公里的战线上展开攻击,推进纵深达40公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卷残云,迅速突破越军防线,相继攻克高平、谅山、老街3个省会17个县市,形成直逼河内的态势,反击作战战略目标达成。3月5日我军奉命回撤,16日撤军完成。从开战到结束,历时一个月,歼敌39500余人,狠狠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焰,教训了越南当局。
在我撤军之际,越军趁机占领者阴山、老山、八里河东山等骑线点高地,企图继续与我对抗,边境并不太平。高层审时度势,决定由各大军区轮流作战,与越军长期交火,夺取最后胜利,既维护边境安全,又锻炼部队。1993年2月10日,中央军委下达命令解除轮战任务。持续十年的两山轮战宣告结束。从此边境无战事,但备战一刻也不能放松。
一觉醒来,列车已抵达成都车站,这里是宝成铁路的终点。宝成铁路是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工程之艰巨,堪称世界之最。现在虽然高铁四通八达,但丝豪不能撼动它“共和国功臣”的历史地位,永恒耸立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丰碑。天堑变通途,一夜行千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已成为历史。
在成都站下车,改乘成昆线前往乐山与梁永安汇合。车窗外山青水秀,绿意盎然。李白笔下“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的景象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可我因战事催征,内心不敢生半点驻留赏景的闲情雅致,只想着早点到乐山与梁永安汇集,奔赴前线。
到了乐山,梁永安早在车站迎候。因已到饭点,他带我们直接去饭店。永安的姐姐和姐夫,还有他在乐山市人民医院当护士长的妻子小李,带着不满三岁的儿子已等候多时。一瓶五粮液,一桌天府美食,尽显永安及家人的待客礼仪。
席间,我几次试图把本次去云南出差的任务在桌上传达,但欲言又止,担心梁永安的家人感到突然,难以面对,不知所措。因为我知道,驻乐山的149师就是1979年初始的参战部队,战后英模报告团的足迹无疑是遍及机关、厂矿、街道、学校的,当地民众对上前线意味着什么是更为敏感的。梁永安毕竟长期在机关工作,深知集团军干部处直接给他发电报的分量,更谙知出差要去的方位意味着什么。他看出了我的心思,便把我拉到一旁悄悄给我咬耳朵:打接到电报那一刻,就揣摩到了是去前线,不仅个人早已作好了思想准备,还做好了妻子的工作,只是暂时没有告诉父母。还说,他姐是党员,在政府机关工作,姐夫是刚转业的军队干部,已向他们通报了可能将要执行的任务。建议我放心地以集团军机关的名义下达命令,这样会使他的家人更具光荣感。
于是,我打消顾忌,斟满一杯酒,站起身来,郑重地、颇有仪式感地下达了军机关的命令。梁永安当即表示坚决服从命令,不辱使命。他爱人小李沉默片刻,眼眶里浸满了泪花,也斟满一杯酒站起来说:你们要上前线了,这桌饭权当给你们壮行!我知道前线很危险,可咱们既然选择了军人这份职业,关键时候就要雄起!不用操心老人和孩子,我会撑起这个家,再难再苦也扛得住,你们就放心去吧。只是在前线千万要小心,哥儿弟兄三个一定要好好地回来。来,喝了这杯酒,祝你们一路平安,凯旋而归!大家一饮而尽。酒水和着泪水喝,几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军人的妻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比一般的女人付出更多,更辛苦,更坚强,更有担当,也更值得被崇敬。那句歌唱得好,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至此,我们“浩浩荡荡三人组”(李太忠将军语)齐装满员,精神抖擞,严阵以待。
从峨眉火车站出发的那一刻,列车开出好远,永安的妻子牵着幼小的儿子,站在月台上向我们频频挥手,挥手,直至消失在视野里。
正月十二(2月20日)日中午到达昆明火车站,“十侦”政工组干事朱宗立带车来接我们。当初组建侦察大队他勇跃参加,后因战绩突出被越级提拔为政工组长。只见他身着作战服,挎着冲锋枪,腰里别着手枪,随行的警卫员兼司机也是全副武装。
坐车穿过昆明城区,举目所见,军人、军车熙来攘往,卡车、小车全都挂着伪装网,遇红灯畅行无阻。不论军官士兵,个个荷枪实弹,许多还头戴钢盔,打着绑腿,笼罩着一股密实的打仗氛围,把边疆的山峦和初次身临其境的我及随行二人紧紧裹卷。
我们乘坐的北京212,沿着蜿蜒曲折的G326国道和S17、S48省道,经石林、原平街、开远、文山、马关,风驰电掣地向边境进发,越往前走,社会车辆越来越少,运送战备物资的军车川流不息,绵延不断,“火药味”浓烈得令人窒息。尤其过了麻栗坡,公路两边的山岗或沟壑里散落而有序地布满了列列车场,排排帐篷。朱宗立介绍说,这些都是接防我47军、21军61师及我第八、九、十侦察大队的轮战部队。战前训练部队歌声嘹亮,杀声震天,士气饱满,斗志昂扬。许多交通要道都设了关卡和路障,重兵把守,严加盘查,过往车辆、行人概不放过。更有“烈士遗体洗消站”、“战区火化场”,蓝底白字的告示牌映入眼帘,让人毛骨悚然,压抑而沉重。
经过一天的奔波,我们于傍晚时分到达目的地——第十侦察大队指挥部。这里是云南省军区某边防营的营房,位于马关县都龙镇,距边境线直线距离仅一公里。侯忠林大队长、程林升政委等大队领导对工作组的到来十分重视,安排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还挂起了横幅,扯起了标语,敲锣打鼓,夹道欢迎。就差放鞭炮,免得越军误判产生麻烦。这些形式在内地部队绝不能搞,在战区那种特殊环境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面对参战官兵的热情,我们三人组顿生受宠若惊般的感动,更触摸到了他们对来自集团军首长、机关惦记着他们,关心着他们的那份激动。
晚饭后,按照大队安排,给工作组每人配发了手枪、冲锋炝、三颗手雷。手雷也叫“光荣弹”,是战区的标配,必须随身携带,遇到特殊情况与敌同归于尽,宁死不当俘虏。
“十侦”全体官兵参战几月来,在大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取得了突出战绩。他们的事迹和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很好地总结和宣扬。
艰巨而危险的任务摆在面前,等待我们去完成。
2024年12月24日于西安
老战友集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