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中轴》 局部
展藏于北京正阳门城楼内的巨型漆画《永恒中轴》
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献礼作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白明与沈绍安漆艺博物馆联合创作的巨型漆画《永恒中轴》,于近日正式展藏于北京正阳门城楼内。
《永恒中轴》脱胎漆画高7.8米、宽5.6米,其独特尺寸分别象征着北京中轴线的长度7.8公里以及中国56个民族的团结一心。这幅漆画犹如一本打开的书,既展现出以古映今的期待,又彰显着以今待古的创新与包容。
画面中央的星宿取材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隆福寺藻井星宿图》,上方是象征勇敢与力量的旭日红,下端为大地红,再加上书缝的视觉效果,远看恰似一个光彩四溢的巨大“中”字。流动的大漆干透后泛着橙红色的金光,中间散布着600年前古人观测的群星天象,呈现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浪漫意境。
“《永恒中轴》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美学的致敬,更是激发中国文化走向未来的愿景。象征着中国城市建造文明的历史和未来。”《永恒中轴》的设计者和艺术总监白明介绍,作品整体设计体现了中轴文明和数字之美,展现了从贴金、贴银到犀牛皮抛光等多种漆艺技术,“打开的书”寓意申遗成功是中轴文化走向未来的新契机。
在创作过程中,白明与制作团队遇到了诸多挑战。首先是如何将漆画工艺融入作品之中?他们利用星宿图的线条和形状,将漆画工艺巧妙地融入其中。最初设计了56个星星,经专家建议,改为星宿图,以体现中轴线的文化元素,这一改动升华了作品的寓意。其次是如何制作出巨大的独板,这些板材不仅体量要大,而且还得是异形的,这对工艺的要求极高。再次是色彩的调配,需要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保持色彩的一致性,这对材料和工艺都是极大的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永恒中轴》的大漆技艺制作团队是传承了2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沈绍安漆艺。清乾隆年间,福州漆艺匠人沈绍安恢复创制“脱胎”技法,从1900年起连续三次荣获世界博览会金奖,翻开了中国漆艺从民族走向世界的新篇章。如今,沈绍安漆艺已传承到第九代。在沈绍安漆艺博物馆创办人林正佳看来,《永恒中轴》巨型漆画不仅是对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典庆之作,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漆艺的力作。
沈绍安漆艺主理人林志东在分享创作感受时谈道:“《永恒中轴》从创意构思到制作完成,每一个环节都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在绘制星图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新的漆艺技法和材料,希望通过这些创新,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据介绍,《永恒中轴》在传统脱胎技法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创新。脱胎是漆器的一种制法,在泥、石膏制作的模型上糊上薄绸或夏布,再经涂漆磨光等工序,最后把晾干的泥胎、石膏胎去掉,涂上颜料。《永恒中轴》则使用了木板做了模型,加入具有稳固作用的龙骨,再进行裱布。由于常规的脱胎漆器需要三年制作周期,而该项目只有一年时间,故保留了模型内的木板来保证不变形。这样兼顾了常规脱胎漆器的不变形、不开裂的优势,又能够按照木胎的制作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漆画主图包含了1700多颗星星,星星制作涵盖了大漆的主要工艺。此外,为了克服戗金工艺的繁复和时间限制,主创人员经过不断地研究,将实体戗金工艺改为漆画效果,不同的漆工艺根据不同星宿位置赋予和传统色系相关的色彩与材料,达到了在单纯中求丰富的艺术效果。
《永恒中轴》的图案灵感更为精妙。主创团队突破了漆画创作常规的主题和画面叙事,选取了中国传统审美的写意和现代抽象手法的结合。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陶艺家及学者,白明更注重如何将传统漆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如何在保持漆艺光泽的同时,实现色彩的和谐过渡。他认为,传统漆艺与现代审美之间并无隔阂,传统艺术形式应该以今天的审美和空间需求来重新诠释。
“传统艺术的传承并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传统艺术应该遵循艺术规律,激活面向现代和未来的生命力。”白明说,《永恒中轴》的创作显然突破了传统漆艺的界限,将漆艺从小型器物转变为公共艺术,展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空间中的生命力。通过这件作品,人们不仅能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感受到现代艺术的创新和活力。
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也是对现当代艺术的一次大胆探索,《永恒中轴》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工艺技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也为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永恒中轴》既有“承载”,也有“面向”。
订阅报纸点这里
↓ ↓ ↓ ↓ ↓ ↓ ↓ ↓ ↓
↓ 点击公众号关注“中国文化报”,共享文旅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