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禄颖:一针一线 富了山乡
本报首席记者 王 彬
花儿含苞,鸟儿振翅,蝴蝶翩翩……绣片上,自然生灵栩栩如生,仿佛要一跃而出。苗绣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龙禄颖上下翻动指尖,一条小鱼很快就“游”起来。
最近,龙禄颖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的消息,传遍了她所在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龙禄颖还没能抽出空去领回奖章。新一批学员要培训,新一季的苗绣产品要精选,新上线的苗绣研学项目待完善……“荣誉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得对得起这份认可。”她说。
出生于施秉县双井镇龙塘村的龙禄颖从小跟母亲学苗绣,年轻时去广东打工,进过刺绣厂,也接触过其他行业。2006年,她已在深圳的国企有了稳定工作。“当时的深圳正快速发展,每天都是新的。而我的家乡,一年又一年,总没啥变化。”带着所有积蓄,龙禄颖毅然返乡创业,想让小山乡也变得更好。
决心很大,路也真不好走。创业初期,她试过各种法子,都不理想。直到空闲时拾起苗绣,心静下来,思维突然打开了:“我们这儿苗绣家家都有,为什么不把它发展成一项事业呢?”
2006年,龙禄颖依托苗绣技艺注册成立了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起初,龙禄颖自己绣样品、接单,凭着精湛技艺往前蹚,收益慢慢变好。看着苗绣产品如此畅销,当地妇女和周边村落很多绣娘慕名而来。不久,员工就从几人增加到数百人。
要让大家安心传承苗绣,就得有保障、给盼头。龙禄颖寻求到当地支持,以产品订单为基础开展苗绣培训、锻炼生产技能。她认为,这不仅能保证产品质量,也能让绣娘稳定下来。“环境稳定、接单稳定、收入稳定。”她定下了目标。
为改善生产环境,她在苗绣工作室里加了风扇、配了暖炉,还专门请来大厨为绣娘提供可口的工作餐。“设施完善、冬暖夏凉,又不用来回跑,绣娘才能在家门口就业。”龙禄颖介绍,绣娘踏实了,技艺大幅提升,还逐渐形成水平分级。初级绣娘接订单类的小物件,中级绣娘生产样式相对繁复的工艺品,高级绣娘兼具设计能力和扎实绣工,可以参与高级定制类绣品的研发和制作。
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经过多年努力,龙禄颖返乡创业的初衷一步步实现:通过“公司+工坊基地+培训+农户”的形式,共有1300余名绣娘就近就业,开展苗绣公益性技能培训67期,培训了3600余人,吸纳近3300名学员就业。每年,她还会拿出15万元作为乡村振兴分红款。
龙禄颖欣喜地看到,家乡人一点点富起来了。更让她高兴的是,绣娘的视野打开了,苗绣传承有了更多新鲜血液。依靠苗绣,一些绣娘不仅提高了家庭收入,还能照顾家庭、培养子女;有的绣娘从不识字到能写名字,还学会了发布短视频,生活一天一个样儿;月收入能达到5000元左右的绣娘全身心投入苗绣传承,其中不乏年轻人。
随着公司产品订单量不断增加,龙禄颖敏锐地认识到,仅靠手绣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要想带动更多人就业,需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丰富产品品类。在传承好苗绣技艺的基础上,她开始探索手绣和机绣结合的方法,2020年,开始建设现代化苗绣生产线。目前,这条生产线已占地6000多平方米。
去全国各地参与展览展示交流活动时,龙禄颖还格外留心各设计团队的情况,通过引入人才,让绣娘与专业设计师、制版师、打样师等合作共创。
刺绣工艺保持着传统形态,针法应用和图案设计则有现代风格。近年来,龙禄颖带领团队打造的“舞水云台”“锦绣黔呈”有了品牌效应,产品走出山乡、走向大中城市,还走向国际,公司年销售额突破2156万元。
春耕、夏播、秋收、冬藏,龙禄颖的苗族刺绣作品《乡村振兴》在对外交流中颇受欢迎。作品耗时一年完成,铺开了乡里人四季劳作的画卷。
未来,龙禄颖想继续加强苗绣技艺传承与培训,设立苗绣研学基地,让年轻人有更大发展空间,并推动苗绣与服装、家居用品、文创等领域融合,将苗绣推向世界。“目前,运营是我们的弱项,希望有更多专业团队来做项目推进和市场营销,让传承人专注研究技艺,大家一起把这项非遗传承好。”
刘光菊:培养更多“小传人”
本报实习记者 王伟杰
建设展馆、举办艺术节、推进非遗进课堂……扎根基层34年,义无反顾“守文化”,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民族文化馆馆长、副研究馆员刘光菊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土家族撒叶儿嗬、南曲、花鼓子等非遗的保护传承。至今,当地已培育4000余名民间艺人、7000余名非遗“小传人”以及67支民间艺术团。
日前,刘光菊获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我感受到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这次获奖更坚定了我的信念: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的价值就会得到充分实现。”刘光菊告诉记者。
1990年,刘光菊考取了文化站编制。单位改制后,她选择留下来继续从事非遗保护工作。
资丘镇有10余个非遗项目入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但也曾面临着传承人才断档的境况。南曲主要依赖口传心授,弹唱难度较大、学习人数稀少,一度遭遇失传危机。同样,土家族歌舞撒叶儿嗬曾因众多传承人外出务工、难以全心投入传承工作而式微。
2013年,刘光菊接任资丘民族文化馆馆长。为改变现状,她多方筹措资金建成民族文化展展馆,全年免费开放。展馆利用现代科技动态展示土家族撒叶儿嗬、南曲等非遗,吸引了全国各地很多专家学者探访。
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资丘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刘光菊还创新举办鼓师擂台赛、晋级赛、南曲大师晋级赛等活动,推动民间艺人申报艺术职称,留住传承人才。目前,资丘镇有特级、高级、中级、初级鼓师47名,南曲大师、高级和中级南曲艺人35名。
为了让非遗走向大众,刘光菊在当地发起“最美文化员”等大众投票活动,激发全民参与热情。目前,非遗传承在资丘镇发展得红红火火,全镇已有南曲、吹打乐、花鼓子等项目的非遗传承人超过4000人。
2024年11月15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第49届民族文化艺术节举办。在艺术节的带动下,加入文化传承行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每年艺术节,我们都会围绕不同主题,融入非遗、旅游以及农特产品展示等元素,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刘光菊说,艺术节的名声越来越大,还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专程前来观赏。
如何更好地传承非遗?刘光菊认为,非遗传承人要走进校园,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认知与兴趣,使其耳濡目染。
在资丘镇,镇上唯一的小学于每周一开设非遗课程,中学则在每周二开展。2013年,刘光菊开始组织专家和非遗传承人共同编写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土家族撒叶儿嗬的教材。她还严格筛选了15名优秀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教授撒叶儿嗬、南曲等,接续培养了7000多名非遗“小传人”。此外,还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借助先进的VR(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推出“撒叶儿嗬动漫互动版”三维教学视频。
如今,在资丘镇的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了唱南曲。“有一次我带着学生赴武汉演出,在途中的休息区看到一个小女娃哼唱着南曲上车,我知道,非遗已植入她小小的身体。那一刻,即使再苦再累,我们也感觉值得。”刘光菊说。
宋兆普:世代传承 书写医者大爱
王 意
宋兆普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受访者供图
精巧准确的中医辨证、补益正气的汤头、精准有力的针灸针法、娴熟的整复手法……多年来,宋氏中医外科疗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宋兆普,为众多慕名而来的患者解除病痛,让中医药非遗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更大活力。
获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后,宋兆普告诉记者:“受到表彰心情非常激动。我相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有一大批信任中医、支持中医、体验中医的群众,中医药文化会传承得更好,更贴近生活,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宋氏中医外科疗法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至今传续180余年。据《宋氏家谱》记载,第一代传人宋殿魁“中年效岐伯黄帝以济世”。第五代传人宋金庚总结了前人的临症实践和经验,形成宋氏中医外科独具特色的一系列理法方药,同时开始通过办医院、诊所和讲学等形式实现从家族传承到社会传承的扩展。
作为第六代传人,宋兆普15岁就随父亲宋金庚学医,精研家学,之后又到河南省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白马寺正骨医院(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进行了相关学习,为后来的从医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这是“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关于医德的论述。宋兆普一直将这番话铭记于心。他秉承“不收挂号费、诊疗费,不多收病人一分钱”的行医准则,以让病患少花钱治好病为追求,同时力所能及地为孤残患者减免医药费用。到宋兆普的诊室看过病的患者都知道他心肠好,愿倾其所能为病人医治。
早年,宋兆普的家乡有脑瘫患儿艰难求医,这一情况引起了他的关注。于是,他深入研读医学典籍,不遗余力地寻找治疗方法,并将目光投向更多地区的脑瘫患儿群体。自2009年以来,他带领团队公益救治脑瘫患儿1.8万余人。
为了更好地救治患儿,他甚至拿出几乎全部积蓄,购进先进的康复设备,改造儿童病房,并招聘了专业的医务人员和护工。他还发明了“冰激疗法”,帮助有吞咽功能障碍的孩子恢复进食能力。在他的帮助下,许多患儿得以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一辈子也救不了多少人,只有把技术传授给更多人,才能救更多人。”宋兆普常会想起父亲宋金庚的这句话。2023年,他将治疗肺部疾病的家传秘方无偿捐赠出来。
2023年10月,宋兆普远赴欧洲为华侨和当地居民义诊,为促进中医药非遗在海外推广和传播作出贡献。数十年间,宋兆普救治患者超百万人,遍及世界各地。
随着宋氏中医影响力不断扩大,找宋兆普学中医的人越来越多,更令他欣慰的是,已有6名中医专业的研究生进入宋氏中医外科疗法第七代传承队伍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做好秘方、验方的收集和整理,加大中医科研力度,传承和发展好中医药非遗,让更多人受益。”宋兆普说。
袁东珏:修书“冷板凳”?越深入越有趣
宾 朋
袁东珏展示古籍修复技艺 受访者供图
在四川省古籍修复中心内,一张修复台上整齐排布着毛笔、棕刷、针锥、马蹄刀、排笔、敲锤等20余种工具,四川古籍修复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袁东珏正屏息凝神,给面前的古籍“把脉”。
修复各类古籍及珍贵资料多达355种4088册,总量超过5.5万叶……从业40多年,经袁东珏之手再绽光彩的古籍众多,其中既包括宋刻本《茶经》、元刻本《春秋诗说》、明抄本《诸症辨疑》等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贵善本,也包括家谱、书信、文告、地契等古籍。
近日,袁东珏获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自豪,自豪,还是自豪。”袁东珏想到的更多是古籍修复的价值。
古籍因环境变化或保存不当,常会受到霉烂、酸化、撕裂、虫蛀等。修复古籍是“治病”,修一本短则数日,长则数月,需有相当的耐力和细致的功夫。在旁人看来如此枯燥而寂寞的工作,于袁东珏而言却有无穷趣味。
20世纪80年代初,袁东珏从印刷厂调入四川省图书馆,第一次见到古籍,她就被吸引住了。“古籍有时代印痕,有材质特点,装帧各异,是珍贵的历史文本。”于脆薄如枯叶般的纸张中,袁东珏感受到中华文明跃动不息的生命活力。
1983年,国家在杭州和上海专门举办古籍修复培训班。有在印刷厂制作精装书和平装书经验的袁东珏被推荐参加这次培训。此前,她已在四川省图书馆跟随老师傅初窥古籍修复的技法。
这一年的培训专业且系统,分为理论、实操两部分,内容涉及纸张鉴定、古籍版本、修复技巧等,带着袁东珏的生命齿轮飞速转动,使她从此“择一事终一生”。
1984年,完成培训的袁东珏回到四川省图书馆,开始系统重建修复室。那时,工具和材料严重短缺,连煮浆糊的锅都没有。但这些都难不住袁东珏。为找修复用的补纸,她跑到福建和四川买回书皮纸、毛边纸等手工纸;为做修复台,她请来同学画图纸,然后找木匠做;修复要用薄片刀,她就拿废锯片自己磨……在自制与“淘宝”中,修复室慢慢成形。
“从来不觉得是在坐冷板凳,越深入越觉得有趣。”袁东珏对古籍修复的热情从初学至今未减分毫。
修复师要充分了解每本古籍的历史、特点,记录整体情况,诊断破损原因,要掌握清洗、配纸、修补、锤平、修剪、装订等步骤以及补书法、托裱法和水洗法等技法。修复中需最大限度保留古籍原貌,又需考虑后人阅读之便。这个过程如同为古籍量身定制“新衣”,“一针一线”都要精确无误。
“时时刻刻都要留心古籍状态。比如,当蘸了浆糊和水的毛笔‘游走’时,如果书叶跟着笔起来了,就说明它不舒服。我们就要调整修复方案,重新处理,直到它熨帖了才行。”在袁东珏眼中,每本古籍都有自己的脾性。跟古籍相处,把握好度,最考验手艺。
宋刻百川学海本《茶经》,是目前国内《茶经》所见最早版本之一,异常珍贵。修复时,她用栎树果壳染制补纸,达到了与古籍几乎同色的程度。
《文心雕龙》的天头、地脚过窄,袁东珏就采用难度较高的“金镶玉”修复方法。如此处理,既让古籍变美了,也可避免读者翻阅时触到书芯,从而为古籍“延寿”。
这些年,对待古籍,袁东珏如同仁医,也甘当侍者,付诸巧思,也投以深情,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式。
从事古籍修复后,袁东珏还去大学读了图书馆学专业,大量汲取中国书史、文献学、档案学等知识。此外,她不断接触新科技,主动学习使用纸浆补书机、纸张纤维检测仪等新设备。在培养年轻一代古籍修复师方面,她更是上心。1994年至今,袁东珏已正式收徒39人,累计培养古籍修复人才500余人次,推动形成四川省80余人的古籍修复人才队伍。“要先知道什么是古籍、修古籍为了什么,再去学技术。”袁东珏常这样嘱咐。
最近,她的一位徒弟买了和面机,准备拿它提取面筋用于古籍修复。袁东珏听到这个新想法很高兴,马上鼓励:“你可以写一篇文章,把这个过程讲清楚。”
眼下,已近80岁的袁东珏正在研究“蝴蝶镶”。对这种仅见于故宫内府记载的装帧形式,她已通过系列论述提供了实证。“我要全力以赴复原‘蝴蝶镶’,边攻关边记录。等到完成的那天,我会把整个过程分享给大家。”袁东珏说,最近她已经做出修复小样了。
↓ ↓ ↓ ↓ ↓ ↓ ↓ ↓ ↓
↓ 点击公众号关注“中国文化报”,共享文旅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