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凝聚磅礡力量。徐州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拥有大量宝贵的红色资源,在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库中具有重要地位。
五四运动爆发后,徐州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小组,创办了赤潮社和《赤潮旬刊》,建立了江苏省境内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陇海铁路铜山站支部,是全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从事党建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顽强的斗争精神,被刘少奇誉为“白区斗争的一面旗帜”。
抗日战争时期,活跃于苏鲁边界、运河两岸的运河支队,被罗荣桓誉为“敢在鬼子头上跳舞”的抗日武装。
解放战争时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发起了关系中国革命命运和前途的淮海战役,打出了“饮马长江、解放全国”的有利态势,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革命烈士王杰为掩护12名民兵而光荣献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伟大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标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度,蕴含了砥砺奋进、开拓前行的精神密码。
保护好传承好徐州的红色资源,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在徐州市委、市政府指导下,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市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促进会,徐州广电传媒集团会同徐州市史志办公室、各县(市、区)联合推出百集系列短视频《红色徐州》,力求在百集系列短视频中概括展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古彭大地上的红色印迹以其厚重的红色文化,诠释共产党人坚守信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英雄无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真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一座纪念馆就是一片精神高地。1965年11月落成开放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是全面展示淮海战役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是传承淮海战役革命精神的红色基因库。战史馆内,一封封曾经决胜千里的电文手稿,一个个展现战局演进的军事沙盘,一张张弥漫历史硝烟的史料照片……真实而震撼地展现着党中央运筹帷幄的英明谋略和人民军队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1965年7月14日,江苏省邳县张楼乡发出一声巨响他就那样离开了,在场的12位官兵,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楚。他叫王杰,生前是济南军区,装甲兵坦克第二师工兵营,一连五班班长。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第71集团军,专程来到王杰同志生前所在连,深入“王杰班”座谈交流,强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
75年前的今天——1949年9月6日,年仅9岁的“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宋绮云、徐林侠,以及杨虎城将军在同一天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就在“小萝卜头”被残忍杀害第24天后,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门三烈!“小萝卜头”名叫宋振中,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都是邳州人。重庆解放后,“小萝卜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是共和国最小的烈士。1938年,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对日本侵略军展开了大规模防御战役,打出了台儿庄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史称徐州会战。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最终在人民群众“小推车”的帮助下取得了伟大胜利,勇敢无畏的“小推车”精神也广为流传。抗日战争期间,徐州还诞生了一支独特而伟大的抗日力量——运河支队,主要活跃在苏鲁边界、运河两岸,曾受到陈毅、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盛赞。100多年前,以“八号门事件”为导火索,引燃声势浩大的陇海铁路大罢工,催生江苏境内第一个党支部——陇海铁路铜山站支部成立;75年前,硝烟弥漫的淮海大地,543万人民群众奋勇支前可歌可泣,夺取了一场伟大战役的英勇胜利……百年峥嵘岁月,百年风雨兼程,一笔笔浓彩辉煌,一幕幕艰苦奋斗,红色精神在这一百年的岁月中代代相传。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让革命精神在徐州大地更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激励徐州儿女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热潮。//
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徐州广电传媒集团
“快哉徐州快哉快哉”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进行文字或图片转载,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