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从“上”不了到“上”更多——上海浦东新区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路径建设典型案例

企业   2025-01-08 11:00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人民政协报》(2025年01月7日 第8版)记者 顾意亮

2024年10月18日,浦东新区举行了首单药械供船业务启动仪式

浦东新区政协党组、海关总署驻上海特派办党委、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党委开展主题教育同题共答联组学习调研活动

浦东新区政协与海关总署驻上海特派办联合调研爱达·魔都号邮轮

浦东新区政协主席姬兆亮走访政协委员单位润通航运服务有限公司

引文篇:

这是一位市政协委员的提案故事。

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明确要求上海自贸试验区“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我看到这一消息,感触颇深。”上海市政协委员、浦东新区政协主席姬兆亮告诉记者,2023年初,他作为市政协特邀界别委员,在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快实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共同推动了相关问题协调解决。“看着提案中一项项建议逐渐落到实处,我真切地感到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和价值的彰显。”姬兆亮如是说。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由于过往的工作经历,姬兆亮对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情况比较熟悉,也格外关注。2023年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10周年,新起点上,上海自贸试验区要往何处去?怎样更好落实中央要求?怎样借此契机再上一个台阶?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

为了更好回答这些问题,姬兆亮围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中“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内容组织开展了深入研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围绕CPTPP和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行了深入研讨,邀请上海自贸试验区一线改革工作人员围绕自贸试验区改革方案和上海自贸试验区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牵头起草形成了《关于加快实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建议》,期望通过建言献策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周年献礼。

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姬兆亮委员正式提交了《关于加快实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建议》。在提案前期调研中姬兆亮还了解到,患者对国内生产低价优质心脏瓣膜产品需求大,但国家仅允许少量进口科研用途牛心包膜,缺乏明确的准入政策,生产心脏瓣膜支架的浦东企业微创心通遭遇了难题。姬兆亮联合市政协委员、海关总署上海特派办主任唐庆涛,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界别和地区工委主任于秀芬共同推动问题解决。经多方协调和反复沟通,2023年9月1日,国内企业首次2000片加工用途牛心包膜进口准入申请,获得海关总署批准。这批牛心包膜可生产330个人工心脏瓣膜,比同类进口瓣膜手术成本降低20%。这项改革举措得到了海关总署和上海海关的大力支持,最终实现从“不可以”到“不限量”的跨越。

同时,浦东新区政协还就邮轮船供服务、船供医疗器械等问题,与海关总署上海特派办等部门开展同题共答,向全国政协和市政协提交了“建议不限中外籍邮轮,全品类直接供船”和“打通远洋船供药械通道,突破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制度堵点”的社情民意,得到了党中央、市委、区委的高度重视,相关建议被《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海关支持邮轮产业发展的措施》、《浦东新区国际航行船舶药械供应保障若干规定》等采纳。

从“不可以”到“不限量”的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人民政协报2023年11月20日1版刊发)。那么,从“上”不了到“上”更多,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序文篇——真谛在协商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精神,浦东需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高水平船供服务能力是体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不断努力,我国航运服务(船舶供应)业已初具规模,国际船舶航运服务能力大大增强。目前,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港口群(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等),各类船舶供应企业超过1500家,每年靠泊港口的远洋船超过20000艘,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然而,由于存在政策限制,我们作为船供服务企业无法像国外同行一样直接向国际航行船舶提供最基础的药械供应服务,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亟待突破的堵点之一。”润通航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雷在一次相关调研活动中,作为受邀企业的代表,反映了一个问题。

“这是企业的个体问题,还是整个行业的普遍性问题?” 浦东新区政协委员董晓玲、王旭等实地走访了行业内多家企业。

问题很快浮出水面。

政策是这样的,根据我国签署的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所有缔约国应参照联合国世卫组织(WHO)于发布的《国际船舶医疗指南》(International Medical Guide for Ships,IMGS) 为每条靠港的国际船舶提供必备的急救药品(含基础用药)及相关医疗器械(2009第三版IWGS指南药械目录),这既是对船员的正当合法权益的保障,也是上海港航运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

政策也是这样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章,从事药品经营须取得经营许可证,具备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和卫生环境等条件;要建立健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药品经营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船舶服务企业不能按批发或零售的形式申请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资质,不得开展或从事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

因而,在上海,几乎全部的船舶服务供应企业都无法像国外同行一样,为航行到中国的国际船舶提供药品和医疗器械补给服务。这意味着什么?

专题协商会上,行业内的企业代表们畅所欲言:“由于国际航运具有航次周期长、流动性强的特点,往往一段航程可长达数月之久,为保障航行及船员生命安全,每一次港口靠泊都需要补充足量的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其中船用药械既是应急用品更是天然的消耗品,刚性需求特别强烈,如果航船无法保障船用药械配备,将严重威胁到船员的生命安全和航行的安全。”

“目前,国外船公司普遍选择能够提供完整补给服务的新加坡、韩国等其他国家的港口作为靠泊补给的首选地,这给上海航运中心在全球资源配置的竞争中带来不利影响,也成为提升上海港口服务能力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上海港应当尽早完善药品船供的能力,既是根据我国签署的国际公约对船员的正当合法权益保障的要求,也是上海港航运服务功能的体现。”

浦东新区政协明确要求,政协委员要坚持把政协工作紧紧融入浦东发展大局,积极履行职责,切实为助推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建言献策。

此时此刻,摆在董晓玲、王旭等委员面前的就是“发展大局”问题。委员们毫不含糊提出,这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亟待突破的堵点之一,要“攻”!

在浦东新区政协的协调下,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市交通委、上海海事局和市药监局等部门的积极支持。浦东新区商务委、市场监管局牵头建立药械供应监管服务平台,受理船供药械经营企业和船供服务企业信息备案,依职责分别落实药械供船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工作,确保船供药械来源可溯、流向清晰、风险可控、便利高效。

这就是浦东速度!浦东新区政府全面推进建立新区船供药械公共服务平台,并同步启动新区船供药械公共服务平台管理措施的制定工作。

正文篇(一)——为行业疏“堵点”

机制有了,平台有了,措施有了,“堵点”自然就没了吧?

非也,船供服务企业们刚想迈开步,却发现“左脚”能走,“右脚”还是不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监管办法》,海关物料报关系统中,药械没有专门的编码,这也意味着船供服务企业不能在单一窗口中按照船供物料类型进行申报。

“堵点”刚被撬开了一个小口,却发现小口之后还有“瓶颈”,上海市政协委员姬兆亮,浦东新区政协常委张茂林等接过了董晓玲、王旭委员们的“接力棒”。

“还是要进一步深入调研。”

“要多听听行业内的声音,把企业的意见集中反映。”

“对,我们多走几趟,多听几家!”

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意见》《关于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意见》等一批相关制度的出台和修订,浦东新区政协委员们履职自觉性越来越高,履职热情越来越旺。

以“脚力”见“建言力”,几乎是每一名浦东新区政协委员的“看家本领”。

 “就企业层面而言,在国际船舶统一采购模式下,这将造成企业承接订单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下降,经营收入遭受损失。一些企业选择建立海外仓的方式,将部分业务转移到海外。”

“以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层面来说,这意味着上海港口服务功能的短缺,降低了国际船舶停靠上海港意愿……”

“我们估算,全球国际航行船舶所需的、原产地在中国大陆的产品约占70%,实际采购量中国约占25%,每年供应国际航行船舶业务规模约500亿元。”

行业内人士的介绍直言不讳。据2024年最新发布“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评价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整体发展水平来看,上海已连续5年居全球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第三名,且与前两名新加坡、伦敦差距逐步缩小……

“再进一步缩小,就需要一个一个裉节问题突破了!”

“这个裉节问题,我们来推!”姬兆亮等政协委员心里有底气。

底气既来源于在浦东顺畅运行的市、区政协联动协商机制。市政协委员、海关总署驻上海特派办党委书记、主任唐庆涛明确回应:“从自身来说,必须树立从‘国之大者’去想问题的思想观念,从战略上和思维上提升思想境界。从政协委员角度来讲,认真履行职责,聚焦民生领域,聚焦营商环境这些堵点问题,努力建言资政,在浦东这块热土上共同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实践地。”摆在面前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裉节问题,就是事关“国之大者”;从一个企业的反馈,到整个行业的呼声,能不能“填补”现行规章制度的“空白”,就是考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

底气也来源于《浦东新区政协协商建言信息互通工作机制》和《关于建立健全巡察监督与政协民主监督沟通协调机制的备忘录》等工作机制。加强协商成果采纳和转化应用,是浦东政协不仅要“说得准”还要“说得管用”的追求。

正文篇(二)——为改革建箴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多次提出指示要求,强调“要敢于讲真话、讲诤言,及时反映真实情况,勇于提出建议和批评”,“聚焦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开展民主监督”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鲜明特色、坚持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立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原则和服务科学民主决策的主要目标。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等进行协商讨论,履行参政议政的基本职能。

浦东新区政协作为全国政协办公厅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联系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大局,不断提高对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深入研究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与政协各项工作间的关系,着力探索基层政协一体化推进信息工作的新路径,着力推动基层政协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千里眼、顺风耳”,分层分类向全国政协、市政协和区委区政府反映情况、报送信息。

“千里眼、顺风耳”听到和看到了“药械上船”这么一个说小不小、说大还挺大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会副主委李国华也参与了进来。全国、市、区三级委员联动,成为了推动“药械上船”的关键一环。李国华、姬兆亮、张茂林等提交的三级委员“社情民意”,直接报送到全国政协办公厅。

“社情民意”建议海关部门充分考虑船供药械为保障远洋船舶航行安全自用必备,且数量标准明晰、风险可控的特点,将船供药械列为国际船舶物料供应范畴,率先允许浦东新区船供服务企业以海关核准的其他物品形式申报。

 2024年4月24日,海关总署印发《海关支持邮轮产业发展的措施》,包括增设邮轮直供物资供船方式、便利国产商品供船、支持药品医疗器械供船等10项措施,其中第7项措施明确:“支持为保障邮轮运行时船员及旅客的健康安全所需的药品、医疗器械按供船物料或邮轮直供物资方式供船。邮轮补给药品、医疗器械属于国家实行出口许可管理的,应按规定向海关交验许可证明文件”,进一步规范供船资质,明确监管流程。

正文篇(三)为国家试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后,浦东持续围绕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和集成性创新的主线任务,一以贯之向前推进。

2024年10月15日,《浦东新区国际航行船舶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保障若干规定》正式施行,在传统船供模式中引入药械经营企业,形成药械经营企业、船供服务企业和船公司之间的闭环供应流程。同时打通海关、药监、航运等部门联合监管通道。

这是我国关于国际航行货船药械供应的首部地方性规章,也是浦东新区获得中央立法授权后在航运领域的首部立法,将便利国际航行船舶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保障,优化港口航运补给综合服务,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

10月18日,一批中成药和西药,从浦东供销联社医药公司,发往外高桥港,供给一艘靠泊外轮。这是全国首次以船供物料方式,开展国际航行船舶补给药械业务。这艘外轮在港口补给的药品,涵盖中成药、西药等五个品种,它们由船供企业向浦东供销联社医药公司采购供船。

“这是外高桥港首次,也是中国首次开展国际航行船舶补给药械业务。”王旭委员告诉记者,上海港航线资源丰富,每年靠泊的国际班轮超过4万艘次,约1500家企业开展国际船供业务。此次政策突破,标志着上海港对国际船供,可实现生活所需全链条服务。也意味着,上海高端航运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润通航运服务有限公司是海事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也是浦东新区政协的委员单位,业务涵盖船舶物资、食品、备件供应,船舶安全检测、物流转运及船舶代理等多种航运服务。在上海市交通委、浦东新区商务委(航运办)指导下,润通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完成了上海市地方标准《船舶供应服务物料产品分类与编码要求》的编撰和送审,新标准已正式实施。作为国际航运中心推出的全国首个航运服务行业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被列入浦东新区重大改革举措,并被评为浦东新区国际航运年度十大创新案例。

浦东新区承担着“五个中心”核心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综合改革试点等多重国家战略任务,因此在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更应该走在前列,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全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努力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

后续篇——“上”更多,还要继续跟进。

记者了解到,在相关监管部门的支持下,《浦东新区国际航行船舶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保障若干规定》针对企业反映的堵点难点问题,在四个方面作了创新尝试:一是首创国际航行船舶药械供应模式。在传统船供模式中创新引入药械经营企业,形成药械经营企业、船供服务企业和船公司之间的闭环供应流程,并实现药械供应全过程可追溯的目标。二是允许船供服务企业有限制地开展药械经营业务。三是设置船供药械报关专用编码,解决了药械供船监管服务流程的关键一环。四是编制浦东船供药械目录,规范了品种和数量。

12月13日,浦东新区政协主席姬兆亮再次走访调研润通航运服务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创新机制以及发展诉求。“此行的目的是以企业发展需求为着力点,通过政协平台进行建言献策,从而有效提升协商民主的治理效能。”姬兆亮如是说。

新区政协委员们实地走访公司展厅后,与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企业就浦东新区发布首部国际航行船舶药械供应管理措施发布后,还需进一步推动落实的有关需求进行了交流。

《浦东新区国际航行船舶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保障若干规定》施行首日,浦东新区商务委、市场监管局就对首批提出备案的润通航运服务有限公司和船供药械经营企业上海南汇区药材医药总公司开展现场备案核查,并准予了备案。新的问题在于,《船供药械目录(2024年版)》中,类目还是不够全。“对于国际航行船舶而言,如果开出的需求清单得不到大部分满足,那么对于上海港口服务功能的评估就要打折扣。”润通航运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了句大白话,“能补到一些,但还缺一些,这就让人家很尴尬了,补也不好,不补也不好。”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新区政协再做一些什么呢?”姬兆亮问。

“其实,可以对与立法同步发布的2024版船供药械目录修订增加。”董晓玲委员解释道。

“那好,新区政协搭个台,开个协调会吧,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情大家来商量嘛。”姬兆亮如是说。

姬兆亮也对企业提出了要求,他说:“润通作为跨国企业要定好标准,引领全球物流船供行业发展,成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和引领者;作为龙头企业要当好链主,有效贯通‘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带动促进更多优质链上企业及相关供应商到浦东发展,助力形成产业集群;要创新赋能,塑造新的航运领域企业发展模式,将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低碳发展理念融入企业运营,更好契合未来发展的需要。”

“润通作为政协委员所在的单位,还要以自身实践案例来总结如何通过改革探索解决开放痛点、制度瓶颈和发展堵点,可以多通过提案、社情民意、协商座谈等形式来推动相关问题解决。”姬兆亮表示,通过政协平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主要手段是积极开展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根本遵循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

新的探索还在继续。2024年12月,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区政府正式联合出台《浦东新区关于健全政协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落实机制的实施方案》,对于协商内容进行再完善,对于协商形式进行再丰富,对于协商程序进行再规范,进一步推进政协协商精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来源:浦东政协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浦东航运
浦东航运是一个集浦东航运快讯、业界声音、航运政策、法律咨询、航运金融服务、企业合作洽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可信任服务平台,旨在立足浦东,搭建政府与企业实时互动通道,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