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尔有源,飞来相会”赴哈尔滨实践支队团队事迹
✦
✦
✦
团队简介
“与尔有源,飞来相会”赴哈尔滨实践支队汇聚了来自社科学院、能动系和航天航空学院的10名同学,涵盖八个专业方向,于2024年1月28日--2月2日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展调研实践。实践支队以“感悟新质生产力,青春凝聚现代化”为主题,通过走访哈尔滨市基层政府,重点高校,领军企业,探寻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之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
✦
团队事迹
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其发展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东北考察,为东北全面振兴指明方向,作出全面部署。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社科学院以“学思践悟,挺膺担当”为主题,聚焦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革振兴之路,组建了“与尔有源,飞来相会”赴“共和国长子”——哈尔滨实践支队。走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基层政府、领军企业、重点高校,从多个维度梳理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脉络,调研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举措与所获成效,开展爱国主义和科技强国教育,学习哈尔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历程、发展脉络、总体情况,激发参与同学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热情。
“与尔有源,飞来相会”实践支队成员来自能动系、社科学院和航院3个院系,组成了一支学科交叉融合、富有活力的实践队伍。支队围绕“能源安全”“科技强国”“国防现代化”等主题进行调研,瞄准关键领域的发展历程,感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质生产力。
在为期5天的实践中,支队走访了5家企业、参观4座展馆、调研3种乡村振兴模式、与2所双一流高校面对面交流,并开展了面向近300人的宣讲,探寻乡村振兴与冰雪运动的相互助力。同时,支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五路并举”的调研思路,为本次实践奠定了扎实的框架基础。
道路一:
老工业基地的改革振兴之路
第一条路,是老工业基地的改革振兴之路。支队深入调研哈尔滨三大动力厂、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了解这些行业龙头的数字化、绿色转型改革途径。同时,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对于科研人才的需求。
道路二:
大国重器下的产业研学之路
第二条路,是大国重器下的产业研学之路。在时任哈工大党委书记、清华大学物理系校友熊四皓等领导老师的支持下,支队与哈工大、哈工程两所院校就产业研学和人才政策的话题进行了友好交流。同时感悟两地高校,共同培育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急需、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教育精神。
道路三:
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道路
第三条路,是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道路。支队在红旗满族乡村书记的带领下,深入了解满族传统文化。同时,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讲师、博士生讲师团社科分团团长张蓝方围绕《冰雪运动助力乡村振兴》对红旗满族乡约300人进行了现场宣讲,收获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支队还积极同红旗乡党委展开座谈交流,就当地在生态、乡风、生活方面的情况建言献策。
道路四:
助力振兴发展的紫荆花路
第四条路,是助力振兴发展的紫荆花路。支队参观的所有企业中,均有清华人奋斗的身影。在与校友的深入中,支队通过了解各项福利及资深工匠的职业发展历程,领悟到国家与企业、企业与员工之间是相互依存、共同成长的关系。
道路五:
人类和平发展的不忘来时路
第五条路,是人类和平发展的不忘来时路。支队成员来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进入陈列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巨大的展墙。灰暗的灯光,锈色泛黄的大字,承载着历史的沉重,控诉着累累的暴行。在死难者的纪念处,支队成员自发地献上早已准备好的鲜花,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历史的铭记。
支队通过新闻报道、微信推送等形式开展实践宣传工作,并且探索“与尔相会”微信公众号的新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按时分享实践内容,被国家级媒体《人民日报》报道1次,于清华社科研究生、清研能动等校级平台和小研在路上、清华研工小站等校级平台发布推送约50篇。
赴哈尔滨一行中,“与尔有源,飞来相会”实践支队成员用实际行动响应“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当党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的号召,为中国的产业发展和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
•
✦
实践感悟
社会科学学院 博士生 王一荃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围绕“国企改革”调研实践期间,我有幸走进著名的哈尔滨“三大动力”厂。从“一五”时期至今,经过几十年发展,“三大动力”厂已发展成为哈电集团,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映入眼帘的“中国动力 光耀世界”巨型标语和各式各样的先进制造模型,让我仿佛置身于一部波澜壮阔的制造业发展史。在为中国制造感到无比自豪的同时,我也在交流中得知了当下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如何跑出改革“加速度”,重振老工业基地的雄风?如何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发展竞争力?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仍有一个个难题待解。这些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也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参与其中,观察思考、躬身实践,尤其需要青年研究者参与建设学术与实践交流的平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年智慧。
社会科学学院 硕士生 张蓝方
在哈尔滨的五天时间里,我们走访企业、参观展馆、与高校交流、调研乡村,看到了老工业基地的转型之路、大国重器的创新之路、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之路,也感受到了清华校友在东北奋斗的身影。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红旗满族乡的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满族传统文化,并围绕“冰雪运动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宣讲,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反响。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更需要产业的支撑和人才的引领。
这次实践让我更加坚定了扎根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无悔的人生篇章。
社会科学学院 硕士生 邓奕周
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在哈飞看到那些守卫蓝天的战机,我仿佛回到了军营,心中涌动着为国效力的激情。哈飞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成就让我敬佩,工程师们对工作的热爱和严谨态度让我看到了“大国工匠”精神。这次参观不仅让我感受到中国航空工业的强大,也坚定了我为国家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图文|“与尔有源,飞来相会”赴哈尔滨实践支队
排版|全鑫
审核|王一荃 胡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