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激荡磅礴伟力

文摘   2024-12-26 11:27   广西  

FOCUS ON US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国资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更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关键所在。


2004年8月,桂林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此举标志着我市国企改革攻坚战正式拉开序幕。


2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国资委带领全市国企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水平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积极助力我市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和科教振兴,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国资国企贡献。


如今,历经改革的碰撞、砥砺和收获,桂林国资国企实现华丽蝶变,不仅成为桂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稳定器”。


市国资委主要负责人到产业集团调研。



改革发展篇: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建强“主力军”夯实“顶梁柱”







2004年,桂林79家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1.99亿元,所有者权益27.99亿元,营业收入38.67亿元,利润总额-2.19亿元,应交税金3.71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9家市属重点国企资产总额6415.42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914.68亿元,营业收入212.64亿元,利润总额15.68亿元,应交税金19.00亿元。20年间,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增长约60倍。

  

两组数据的对比,勾勒出桂林国资国企蓬勃发展的曲线;一份“硬核成绩单”,展现了国资国企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主力军”“顶梁柱”作用。



01
国企改革改制加快推进 国有经济布局不断优化

近日,记者在位于桂林北站站前广场的鼎晟新能源公司(投资集团下属企业)充电站液冷超充区看到,这里设置有一些600千瓦超充终端和250千瓦快充终端,几台电动汽车正停放在此充电。站内贴着的“嗦碗米粉 满电出发”宣传标语,让人们体会到高效的充电效率。


桂林北站全液冷超级快充站投入使用。


鼎晟新能源公司是我市充电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权实施单位,负责六城区公共领域(政府建设及管理的公用停车场、道路停车位等场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在市国资委和投资集团指导下,该公司结合充电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从2023年起来陆续引进了一批全液冷超充设备,积极主动布局超级充电网络系统,加快推进超充站建设。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全市建成运营首批全液冷超级快充站11座,分别位于桂林火车站、桂林北站、阳朔旅游停车场、七星绕城高速收费站、兴安停车区(兴安方向)等地。这也宣告桂林新能源车充电进入“超充时代”。

  

鼎晟新能源公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投资集团近年来的全面深化改革。

  

据了解,投资集团成立时间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是仅有1条线路、1台车、6名员工的桂林市公共汽车队。经过多次重组、转型、改革、蜕变,原本单一的运输企业已成长为如今业务涵盖民用航空、交通运输、漓江游船、供应链物流、充电设施、水力发电、收费公路、数字科技、健康养老、酒店等多元化业务的“城市综合运营商”。新生的投资集团也是我市首家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2022年、2023年,该集团连续上榜广西企业100强,充分发挥了国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国企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

  

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之初,面对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国企经营者们发现,除了勇敢地走向市场外别无他路。

  

在经历了“放权让利”等初步改革后,我市国企曾迎来一段黄金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企直面世界级一流企业的竞争,在“与狼共舞”中,部分企业举步维艰,陷入了发展瓶颈。

  

2004年,市国资委成立时,面对的压力和挑战可见一斑:要负责协助全市79家国企的改革改制,还要兼顾5.8万名国企员工的生产生活安定。如何改、怎么改、改成什么样,成为摆在市国资委面前的难题。

  

随着中央、省(自治区)、市三级国资监管机构的陆续成立,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分离,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了“分而治之”。在此大背景下,国有资产呼唤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针对长期以来国企负责人“任命没有任期、任期没有目标、目标缺乏考核、考核和奖惩不挂钩”、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不落实、薪酬管理混乱等问题,2007年,市国资委制定下发了《市国资委监管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市国资委监管企业领导班子后备人才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规范了国企领导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条件,结束了过去市属国企领导人员在选拔管理方面无章可循的局面。

  

2009年,市国资委又制定出台《桂林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和《桂林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并在纳入考核范围的企业进行三个年度和一个任期的业绩考核工作。

  

同时,按照“分类指导、一企一策、先易后难、全面推进”的战略部署,市国资委全面推进重工、轻工、橡胶、医药、建筑等行业国企改革改制工作,实现国有资本进退有序,国有经济布局不断优化。



02
步入“深水区” 掀起改革新热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面推进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开展,我市国资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市国资委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系统推进、全面覆盖、监督保障的改革新机制,通过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强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和加快市场化重组,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掀起了国企全面深化改革新热潮。

  

2022年4月1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专题研究审议,并原则通过《桂林市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方案》。围绕会议精神,市国资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城建集团、投资集团、产业集团、旅投集团、设计集团、生态集团等6家集团公司组建方案。当年6月2日,6家集团公司组建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当月26日印发施行。

  

本次国企改革重组主要围绕大城建、大产业、现代服务业(旅游文化、设计咨询)、生态资源及多元化投资等功能板块组建6家集团公司,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国企“散、弱、小”、经营性国有资产不集中等问题,将持续增强全市国企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极大提升我市国企服务桂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国企“稳定器”“压舱石”“顶梁柱”的作用。

  

在此轮改革重组中,6家集团均交出了精彩“答卷”,其中旅投集团的表现堪称令人“眼前一亮”。

  

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也是桂林第一批经典品牌,其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体现桂林市从“谋一山”到“谋一城”的城市经营理念战略性转变,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市国资委大力支持下,2022年1月,桂林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旅投集团前身)旗下的象山景区正式面向国内外游客免费开放。

  

象山景区转变为象鼻山公园,转型带来的是“天量”客流,并在海内外提升了桂林的城市形象。

  

与此同时,激增的客流也给象鼻山公园的运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运营成本的上升和收入的减少使得公园陷入了经营困难的局面。

  

旅投集团成立后,指导象鼻山公园加快转型升级,自力更生,全力打造桂林中心城区全域旅游平台,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实现破局与新生——“水上穿梭巴士”“桂林之眼”科技文旅文创园等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陆续推出,“金鲤鱼”服务品牌越擦越亮。公园还与周边景区开展合作,共同打造多维旅游线路,如与桂海晴岚景区合作,将桂海晴岚直通车改线路经停象鼻山;与两江四湖景区合作,开通象鼻山登船临时码头,开展市区水上游项目;代理大漓江三星船票业务等。通过一系列资源整合措施,努力将象鼻山的自然景观与周边景区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元素相融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在旅投集团的努力下,流量转化效果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游览象鼻山公园后,被引流至周边景区,带动了周边景区的门票收入和餐饮、住宿、旅游商品销售的增长。象鼻山公园从门票经济向全域旅游、全产业链拉动,为环象山景区经济带综合发展、桂林旅游总收入和消费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象鼻山公园已完成了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的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的转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022年,象山景区管理处被授予广西五一劳动奖状、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提名奖,202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此外,旅投集团下属的芦笛景区创新流动讲解与定点讲解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入选广西旅游景区运营管理创新案例。七星、芦笛、冠岩等三大景区还列入自治区文旅厅推荐的18条精品研学线路。

  

据了解,在2020年至2022年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市国资委带领各国企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建立健全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

  

至2022年底,我市纳入国务院国资委公司制改革月调度的30户全民所有制企业已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工作,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的公司制企业。

  

市国资委还围绕以管资本为主转变监管职能的要求,加快转变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提升国资监管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水平,逐步实现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转变。

  

一项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不断理顺政府与企业关系,促使国企拥抱市场,在其中经历风雨、百炼成钢,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

  

数据显示,2022年,市国资委重点监控的16家企业资产总额达5638.01亿元,同比增长11.11%。



03
展望未来 国企改革持续推进

漓江风景名胜区首艘五星级新能源豪华游船“桂林旅游号”在漓江上遨游,让海内外游客畅享绿色旅游的快乐;“电化长江”工程三峡库区电动船舶配套订单、福建宁德电动游船示范项目配套订单纷至沓来……近几年,桂林五洲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桂林翼驰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捷报频传,多艘船舶在安装该公司研发生产的翼驰直翼全向推进器后,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五星级电力直翼推进游船——桂林旅游号,于2021年10月投入运营。  


“翼驰直翼全向推进器的功率覆盖10—1000千瓦,包括‘标准型’‘电动直驱型’‘智能联控型’等多个产品系列。”翼驰船舶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与传统的船用螺旋桨存在差异——它的桨叶垂直于水面,通过控制桨叶的姿态,模拟人类的划桨动作,实现对船舶的操控。相较于传统螺旋桨船型,翼驰直翼全向推进器船型可提升20%以上的综合效率。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企业日益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作为其中的骨干中坚力量,桂林国资国企把技术创新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头号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生产力持续提升。

  

走进产业集团下属的桂林滑石公司生产车间,这里人与机器协同作战,向着目标奋进,目光所及,让人激动澎湃、充满力量。近3年来,该公司连续增加研发费用投入,研发推出高端透明系列滑石产品、可降解低氟滑石产品和母粒产品等具有创新价值和技术领先优势产品,产品畅销海内外。目前,该公司已与清华粉体工程中心、深圳大学等建立合作项目,拓展滑石粉粉体应用领域开发。截至11月28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利润总额1.3亿元。

  

产业集团下属的鲁山新材料科技公司加快技术创新,建成了年产30万吨矿渣微粉生产线,每年可消耗各类工业废渣34万吨,有效解决部分企业的废渣处理难题,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该公司通过开展铁合金炉渣应用水泥生产研发工作,实现单位水泥生产成本降低20元,水泥强度和活性提高5%—8%,提升了产品核心竞争力。

  

城建集团下属的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机器感知、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促进水务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努力打造覆盖“引水—制水—供水—用水”全链条智慧水务,取得显著成效。公司智慧水务建设项目荣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铜奖,并被列为世界银行优质创新展示项目。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全局,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新征程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方位、前行的节奏和工作的重点。

  

“国企改革不能停,也不会停。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市国资系统在全面总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启动实施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市国资委主要负责人说,目前,市国资系统正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产业关联度高、同质化竞争的企业整合资源,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提升国资国企服务桂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同时,市国资委积极支持国企聚焦主业发展,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主业集中,不断增强核心业务赢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指导企业加大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力度,多措并举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房产、设备等资产资源,引导国有资本更多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引导企业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围绕主业延伸产业链,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国资委将从过去20年桂林国资国企发展史中充分汲取经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全力以赴落实好各项关键任务,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把改革向纵深推进,更好地履行新责任新使命,以家国情怀、改革胆识、创新理念、发展决心、稳健风格、实干作风,奋力谱写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服务民生篇:践行社会责任 彰显国资国企担当







蛟龙出水,气势磅礴。历经86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后,11月29日,净瓶山新桥竣工通车。


净瓶山新桥于11月29日正式通车。


“净瓶山新桥主桥长320米,桥梁断面宽50米,为双向六车道,与旧桥相比宽了一倍多。新桥不仅车道多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用绿化带隔离,机非分流更安全。”桂林市南方道桥修建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从空中俯瞰,新建成的净瓶山桥如一条长龙横跨漓江两岸,它也是城南跨江通道中特别的存在——作为象山区与七星区之间的道路直连通道,它的重生,在漓江东西两岸修补了“重要一横”,再次将七星区与象山区乃至临桂区串珠成链,进一步提升了市区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并承载起市区城南和城东的“交通大道”“经济大道”功能,助力象山、七星两地经济社会更紧密融合发展。

  

据了解,净瓶山桥拆除重建工程项目由城建集团下属的南方道桥公司担任业主,其如期建成使用,正是桂林国资国企服务民生,助力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成立20年来,市国资委带领全市国资国企以保障民生为“主题”,在用心用情中擦亮“最靓底色”,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全力以赴惠民生、解民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持续着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200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桂林城市发展要坚持“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部署,桂林城市建设发展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围绕该战略,全市国资国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投身桂林新区建设中。

  

在市国资委指导下,桂林新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城建集团旗下企业)在桂林新区建设中勇挑重担,承担了囊括创业大厦、桂林国际会展中心等标志性建设项目以及西城大道南延长线道路、山水大道等重点市政项目在内的桂林新区绝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7月12日,作为桂林新区首批启动的重大项目,创业大厦正式揭牌启用,桂林市委、市政府及部分市直部门正式搬迁至新区办公,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开启了崭新篇章。

  

2023年10月13日,桂林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用。这是一座焕发全新活力的现代化展馆,项目总投资68亿元,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集多功能展览中心、会议中心、星级酒店于一体,可容纳约8000人同时开会或约2900人同时用餐,可满足各种国际国内展会、活动、赛事举办需求。


桂林国际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启用以来,已陆续举办了多个重大展会活动,为桂林会展经济发展按下了“快进键”,现已成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亮丽新名片,也是桂林对话世界的全新城市地标。

  

如今,从空中俯瞰桂林新区,城在水中,水绕城中,青山翠绿,山水相映,近处亭台楼阁,远处高楼大厦,犹如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卷,极大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与居住舒适度,成为绿水青山生态画卷的具体体现。

  

据了解,多年来,新城投集团起到了桂林新区建设的生力军作用,累计完成融资388亿元,完成项目投资176亿元,共修建62条总长约80千米的市政道路,以及修建22座桥梁和11座房建项目,为新区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推动桂林新区向“优”发展的同时,市国资委积极助力老城区向“新”而行。

  

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建设项目是民生领域重大民生工程。20年来,市国资委心系群众之需、立足主责主业、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全市国资国企在保障民生中争当“压舱石”“稳定器”,让城市公共服务更有“温度”、更有品质,让群众拥有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该委还持续推进市属国企和破产改制企业生活区危旧住房改造建设,有效改善了城区老旧小区职工的居住条件。

  

桂林齿轮厂于2009年破产,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多,大家的收入普遍不高,许多人居住在象山区翠竹路63号该厂生活区内。由于生活区内的房屋普遍建于上世纪,楼房陈旧破烂、年久失修,而且部分住房厨卫不配套,生活区环境凌乱,小区所处位置地势较低,容易遇雨成涝,居民生活条件亟须改善。为圆群众的安居梦,市国资委启动了桂林齿轮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荷岸华庭),该项目总投资9.5亿元,也是近年来我市最大的民生项目之一。


桂林齿轮厂危旧房改住房第一期荷岸华庭建成交付。


项目开工后,市国资委与相关部门、象山区政府通力协作,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经过努力,目前,项目一期18栋1048套住房全部建成并已交付,入住率超过75%。

  

截至目前,全市所辖市属国有企业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建设项目共12个。其中3个项目已竣工交付使用,解决了1000多户居民住房难问题;另有4个在建工程项目,5个计划实施项目,未来可改善2000多户老旧小区职工的居住条件。

  

在保护漓江、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方面,市国资委指导桂林漓江旅游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5亿元对漓江城市段东西岸慢行步道、绿化美化、历史文化长廊等34个公益性项目进行提升改造建设,极大提升了漓江城市段及精华段旅游整体品质,提升了周边区域群众的生活品质。

  

除了加快民生重大项目建设外,我市国资国企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桂林营商“软环境”。如城建集团下属的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公司全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针对企业反映的用水报装流程烦琐等问题,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推行“033”服务模式,从提出申请到挂表通水,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零上门”“零审批”“零成本”的“3零”服务。据统计,今年1—11月,该公司为46家企业实施“033”服务模式,免收工程费共32.55万元,对有关工业园区企业929块水表优惠水费共124.21万元。

  

为了更好地优化供水营商环境,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主动与企业用户沟通,每月召开客户座谈会,收集意见和建议,并有针对性进行整改。同时,该公司积极推进供水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工程,1—11月累计更新改造管道15千米,新增管道43千米,进一步提高了我市供水稳定性和水质安全性。强化应急抢修机制和新技术应用,确保在突发供水故障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处理,过去一两天的探漏、修漏工作量现在可以在一两小时内完成,维修及时率达99.8%以上,最大限度减少了对企业生产和市民生活的影响。此外,客户业务办理平均等待时间较过去大幅缩短;大多数业务全程无需用户额外操作,真正实现了“无感式”办理。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进一步作出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市国资委主要负责人说,国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社会发展中还发挥着“稳定器”“压舱石”作用,践行重要的社会责任。

  

该负责人表示,市国资委将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破解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过程中,勇于担当、锐意创新,指导国企坚决扛起社会责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带领国企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党的建设篇:固本强基筑堡垒 国企“姓党为民”政治本色更加彰显







成立20年来,市国资委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带领全市国资国企从严从实抓好党建工作,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和群众号召力,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奋力开创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6月,我市遭遇持续强降雨,部分江河水位上涨,市区部分道路、小区出现严重积水,对企业生产和市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洪涝灾害发生后,市国资委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组织我市国企全面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大局稳定。

  

产业集团下属的市食品有限公司在汛期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抗洪保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投入防汛保供工作中;6月18日至23日,该公司累计屠宰生猪2523头,及时将350759千克肉品投放市场,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市区猪肉供应任务。

  

城建集团旗下的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组织各水厂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确保供水生产平稳有序;各客服中心抢险抢修队迅速行动,加强巡检,高效率抢修,努力保障市民用水安全;该公司还出动多辆送水车,持续为处在低压区、管网末端区的高校、小区等送水80多车共800余吨,减轻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姓党为民’是国企的政治本色。”市国资委主要负责人说,“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关键在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国资委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着眼于为做强做优做大国企提供动力和保证,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统领改革发展的“定星盘”“压舱石”,在国资国企改革中做到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党的领导体现和贯彻到国企改革的各项具体实践中,使市国资系统4000多名党员成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创新驱动加快转型的主力军、国有企业科学党建的示范者。

  

市国资委党委始终把落实国企基层党建工作、助推国企改革发展作为谋远固本的战略之举,坚持做好整体谋划。该委出台了《市国资系统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持续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多个文件,把国企党建工作纳入市国资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建总体规划,班子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建重点工作。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党组织在国企的法定地位,完成所监管企业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章程的修改,落实和完善“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以及将党组织研究作为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前置程序等。强化落实国企基层党组织全覆盖,按照“国企设在哪,党组织就在哪”的工作思路,对新成立的企业、新设立的子公司实现党组织设置、领导班子配备同步进行。

  

近年来,市国资委党委还深入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坚持以品牌创建为抓手,通过不断深化监督管理、推动落实“清廉国企+”融合共建工作机制、持续加强阵地建设,有力促进全市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工作提质增效。高位推进桂广滑石清廉国企品牌创建工作,以上率下在全市国企系统形成了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势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我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组织全市国资国企先后派出驻村第一书记38人次,对荔浦、永福等5县(市、区)8乡(镇)11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在市国资委和有关国企支持下,各定点帮扶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民生保障不断增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逐年稳步增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因突出的帮扶成绩,市国资委分别被自治区和我市表彰为“2019—2020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我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市国资系统在驻村工作队员和选派单位捆绑考评中,连续3年被桂林市委组织部评为一等等次。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市国资委成立20年以来,桂林国资国企的发展历程,是一部薪火相传的改革史,也是一部砥砺前行的奋斗史。其成功实践和经验,充分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昭示了国资国企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昭示了改革开放是国企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充分昭示了桂林强则国企强、桂林兴则国企兴,充分昭示了忠诚担当、克难奋进的优秀传统是桂林国资人不竭的精神源泉。










END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 徐莹波

通讯员 蔡召雄

值班编辑丨母   丹

责任编辑丨唐新颜

值班编委丨蒋朝晖

桂林日报出品




桂林日报
桂林日报社主办的官方全媒体发布平台,实时发布桂林党务政务权威信息及其它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