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人生回顾 | 第412期 苏竣: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一点思考

文摘   2024-12-14 19:30   北京  

11月14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分会举办的“清华大学第十九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导学系列活动暨第412期学术人生活动在公共管理学院302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第十九届良师益友活动正式提名教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苏竣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一点思考”的讲座。


科研学习分享

苏老师首先从导学关系和科研学习的角度进行了分享,他从“教学相长”出发,认为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者,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教师不断反思与进步。其次,苏老师提到“学无止境”的理念,强调学术研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才能跟上时代发展。作为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追求卓越,不仅要扎实掌握基础,还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虽然知识是无限的,但每个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应尊重他人观点,保持学习和反思,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此基础上,苏老师为在场的研究生们提供了宝贵的成长建议,帮助大家规划学术发展与个人提升。在学习方面,苏老师强调了“团队学习”和“快乐学习”的重要性。研究生阶段不仅是个人学术提升的关键时期,也是团队合作和学术共享的重要时机。学术探索应成为一种享受,而非负担,只有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保持持久的热情与动力。在研究方面,苏老师从“国际视野”和“深入生活”角度进行了分享,鼓励大家关注全球趋势,把握国际学术动态,将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结合,关注现实问题,并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拓宽知识面。同时,批判性思维和体育锻炼能帮助我们提升分析能力和保持身心健康,为学术研究奠定坚实基础。这些建议为同学们的未来学术发展与个人成长提供了深刻指导。

学术论文写作

苏老师以“学位论文的七个要件”为主题分享了在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方面对同学们的建议。首先,苏老师认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源于对现实问题的激情和热爱”。只有对社会现象有深入关注和真挚兴趣,才能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持续的动力与热情。研究生应时刻关注社会中的现实问题,探索那些未被充分讨论或未解答的疑惑,作为研究的源泉。在选题确定后,可以从“反常识”和“对话理论”层面对选题进行深化,运用已有的理论框架来深入剖析异常现象,形成对现实的理论回应。


在操作层面,苏老师从科学测量、数理基础、案例研究、结论有效性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科学测量是学位论文研究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研究者必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取合理的研究方法,并确保测量工具的科学性。同时理论研究应建立在扎实的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这不仅能够增强论文的严谨性,也能使研究结果更加可信。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探索更好地揭示普遍性的规律与趋势,从而使理论研究更具现实意义。研究者应通过反复验证研究结果,确保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学术界和社会作出切实的贡献。




在讲座的提问与交流阶段,同学们踊跃提问,就实证研究与调研、学位论文选题、论文写作等方面向苏老师请教。苏老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每一个问题。此次讲座为同学们的学术探索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激发了同学们在学术道路上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活动最后,学院研究生分会代表向苏老师赠送了纪念品,感谢苏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的深刻启发。







供稿 | 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分会

审核|魏一凡 张洪胤 何宏宇



清研学术介绍



“清研学术”由清华大学研究生会运营,面向清华大学全体研究生基础课程学习、科研入门基础技能和学术个性化需求,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科研学术支持平台。


清研学术整合大量研究生常用学术资源。每周发布校内学术讲座与实验资讯,帮助同学及时获得学术信息;定期发布学术干货,科普软件使用、PPT制作、学位论文排版、重点期刊检索等研究生常用学术技能。


清研学术定期推出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学术讲座活动。“学术人生”讲座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分享科研工作心得。“学术之路”讲座活动涵盖课业知识、工具技能、综合素质、发展规划等多个方面,力图帮助研究生同学切实提升学业成绩和科研技能。


清研学术下设学术之路工作室。目前,工作室组建了一支包括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学术新秀”获得者在内的讲师队伍,为研究生提供在线答疑和定制化的咨询服务,工作室讲师的服务可以在“水木汇”的“清研学术”小程序上进行预约。


扫码关注清研学术

走上学术科研提升之路!



清研学术
清研学术是为清华大学全体研究生打造的一站式科研技能服务平台。公众号致力于满足不同专业研究生基础课程学习、科研入门基础技能和学术个性化需求,以最便捷的途径解决研究生科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