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当年选择戍边的“95后”民警,现在怎么样了?

政务   2024-10-14 16:44   云南  

偏远、辛苦,有编制

这样的一份工作,你去不去?

自古边塞为苦寒之地

自然条件艰苦、人烟稀少

“戍边”二字

尤显苍凉而热血

经年累月的坚守和奉献

需要不仅仅是勇敢

更多的是无畏

70余年来

一批批有志青年

从全国各地来到祖国西南边陲

投身火热警营

用沸腾的青春融入祖国山河

绵延的边关

一直孕藏着蓬勃的生机

那些曾经选择加入

移民管理队伍的年轻人

现在怎么样了?

让我们跟随几位“95”后、“00”后民警

一起看看他们的戍边故事




98年的“老民警”



李伟是98年出生的“老民警”。

2016年9月,刚满18岁的李伟登上了前往云南的列车,列车在群山间兜兜转转,目光所及之处是从未见过的茂密热带丛林。“越走天越热,我的心也热。”李伟谈到初到边陲的感受。出生在北方的少年见惯了皑皑白雪,可未曾感受祖国西南边陲的热浪,心中的热血与骄阳映照着他全新的起点。

彼时,红河边境管理支队龙堡边境派出所辖区的蚂蝗堡农场已经是一个规模相当的国营农场,常住人口有11000余人。随着蚂蝗堡农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派出所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长。“这么大的社区怎么管?”刚接手社区工作的李伟心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一筹莫展之际,破局的关键从一张已经破旧到不太看得清照片的身份证悄然开始。

“小伙子,请你帮我看看这身份证能不能用,谢谢你们啦!”在2019年的一天,李伟走访到辖区一户独居老人家中时,佝偻着腰的独居老人从一层又一层的塑料袋包裹中给李伟递来了一张残缺的已经破旧到不太能看清照片的身份证。“下个月我要去沿海看我女儿,周边邻居说我的身份证已经不能用了,请你们看看。”“去派出所重新办一张吧,老人家”,李伟的话刚到了嘴边,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他们走访到的这个村小组是蚂蝗堡农村最远的村小组,到派出所驾车少说也要两个小时,更为难的是偏远的村子里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客运汽车。看着老人家佝偻的背影、听着她提起下个月去看望女儿的期待,“老人家别着急,明天我来家里帮你重新办一张。”

图为李伟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点点繁星点缀着一轮明月,李伟的身影映着灯光在办证室内依稀可见,习惯了走访的社区民警,过了今晚将再添一门“办证”的技能。幕布、相机、信息登记,第二天一大早李伟便带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前往独居老人家中。“当时身份证办好了是我送过去的,再到后来她要去看她女儿,坐上去河口的县城汽车也是我送她上车呢。”看着离开时群众笑着与他挥别,李伟好像也第一次找到了自己一直追寻的价值。“被人信赖的感觉真好。”岗位认同感悄悄在他心里盛开了花。

“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扛起身上的责任。”8年的匆匆岁月早已使当初的少年实现了角色转变。成长在边境,工作在边境,李伟的心也扎在了边境。




田房队“小饭桌”



田房队村小组与越南隔着潺潺的八字河,边民们世世代代在这个与世无争的村落过着祥和的生活。可孩子们总要走出大山,蚂蝗堡农场小学距离田房队警务室有20多公里,蜿蜒的山路阻挡着孩子们对世界的探索,但驻守在田房队警务室的民辅警在留守儿童与外面的世界之间搭起了桥梁。

辅警阿哲是田房队本地人,妻子外出务工,他的孩子小浩总是没人照看,于是经常会被“寄看”在警务室。“我喜欢警务室,警务室有故事书。”小浩对警务室里的图书、多媒体设备充满兴趣。起初只有小浩,渐渐地田房队村的孩子们都知道了这个“有故事书”的警务室。饭后黄昏,警务室总是聚集着村子里八九岁的孩子,他们也把警务室当作完成作业、复习功课的自习室。

图为李焱青下班时间给孩子开课后辅导班

“我坚信他们终会靠知识走出大山。”新警李焱青相信孩子们可以靠学习改变命运。李焱青从出生、成长到读书一直没离开过城市,但是这个倔姑娘却一头扎进了田房队警务室。

2023年6月,李焱青发现孩子们的脸上添了一丝愁容,一问才得知,原来是期末到了,孩子们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会让返乡的父母不开心。“别担心,包你们考个好成绩!”从这时开始,李焱青会在下班后开一个“课后辅导班”。从语文到数学,从作业到背诵,她付出“毕生所学”。

图为李焱青下班时间给孩子开课后辅导班

孩子们渐渐地把李焱青当做了自己的姐姐,在她的帮助下成绩提高也很快,孩子们脸上的笑也越来越多。到期末考试时每一个孩子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李焱青也收获了她和孩子们之间最纯真的友谊。




这不是选择题,这是必答题



蚂蝗堡农场的一名16岁少年因为和父母发生争执,离家出走后一气之下走进了湍急的河水中。“那是2023年1月,冬天还没过完,出警的时候我都忘记当时的水凉不凉了,就想赶快把他拉上来。”当杨佳在没有丝毫犹豫,跳进湍急的河水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从河里上来时,随着一阵刺痛,他才发现脚底早已被锋利的碎石划开了口子,警服也湿透,他顾不上满身滴水的自己,跑到宿舍找出一套干净的衣物递给少年。

图为杨佳为救少年脚底被河流碎石划破,及时就医治疗

“如果再来一次,你还会这么不顾一切的往里跳吗?”他挠挠头,笑着对你说:“我们不上,谁上?你是不知道我当时有多紧张,但我不会让自己后悔。”

原来就在两年前,辖区曾经发生过一起年轻人跳河轻生的不幸事件,当民警找到他的遗体时,那年轻人两鬓已挂上白霜的父亲哽咽着和民警道谢。“当时那种无力感充斥了全身,我告诉自己再也不要经历这样的事。”杨佳自责地说。

由于地势偏远,南溪河水湍急,未成年人溺水的事件曾经一直时有发生,到如今,通过走村串户的宣讲,辖区群众的安全意识越来越高,青少年的教育也越来越好,已经很多年没有听过类似的事情了。

“他去年考上了大学,他还会回来的。”杨佳说,少年自此和派出所的民警成为了朋友。从改变冲动的行为到解决生活的困难,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去年考上大学,少年成长的每一步都有民警关心帮助的身影。少年最终选择了考取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将回到家乡的学校工作,回报这片土地。




如果你懂得浪漫,这里并非孤独难耐



驻守在龙堡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多为李伟、杨佳这样的“90后”,也有李焱青这样的“00后”。杨佳刚来时,还没有公路,到龙堡边境派出所的唯一一条土路,仅限一辆车通过,且每天只有一趟班车。杨佳最长的一次是在派出所待了一年,他说,“后来探亲回家,看着车水马龙的城市,感觉自己好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

李焱青是3人中年纪最小的,也是最乐观的,谈及工作的不易,她总是说:“怕什么,我以前从没出过远门都照样来了,加油干!”

这些年轻的民警从小在家庭的呵护中成长,来到边境后学会了自力更生。李伟擅长做山西面食,李焱青拿手家常炒菜。“现在才懂,先把自己照顾好,才能把工作干好。”李伟这样说。

工作不忙的时候他们也会开一局紧张刺激的游戏,或者来一场汗水淋漓的户外跑。如果比赛输了就要做俯卧撑,有次,杨佳一口气做了200多个。

“停电的时候也挺有意思。” 李焱青说,停电的夜晚,大地尽墨、万籁俱寂,听着山风的呼啸和村寨犬吠,就着漫天繁星,沿村中道路往来巡逻。归来之后,坐在派出所门前台阶上,聊往事、聊日常、聊未来,直待到星光黯淡才回屋。

当然也有苦恼的时候,李伟的爱人在异地当警察,双警家庭就意味着更多的分别和责任。当时,刚结婚的他们,几个月遇上一次共同休假是常态。“嫁给李伟就好像把自己嫁给了这份事业,虽然辛苦,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后悔过。” 当问到是否觉得困难时,李伟的爱人微笑着说。

在一次视频聊天时,李焱青的妈妈问:“女儿,你怎么黑了,还瘦了那么多。”看着电话那头的母亲心疼的泪水,李焱青连忙安慰:“没事妈妈,最近我在减肥,别担心。”

与同龄人相比

也许他们的人生意义在守卫脚下的土地

守护边境的一草一木中

逐渐找到了答案

往期精选



云南政法融媒体中心

出   品


审核:裴卫国

责编:李亚兴

编辑:李亚阳

来源:红河边境管理支队

         云岭雄关

         红河州委政法委

转载请注明出自公众号

云南政法(ID:ynzfyn) 

云南政法
讲好云南政法故事,传递正能量,谱写新时代政法工作新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