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远习行,见微知著——总书记足迹下的文化遗产(一)

文摘   2024-10-04 11:26   陕西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回溯历史,万物皆循时光,逐年更迭,而“何以中国”这个问题便蕴藏在文明细节之中。文明细节佐证中华文明根脉,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就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要尊崇热爱中华文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华夏文明的细腻与寥廓传承着精神血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青年担当,抉隐索微,守正创新,从细节发掘文物背后亘古延续的文化脉络。因此,本公众号决定开设《逐远习行,见微知著——总书记足迹下的文化遗产》栏目,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为引,带大家沿着总书记所指的文化脉络,领略那些耳熟能详的文物,探索“微距”下的中华文明。


2024年9月10日下午至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陕西省宝鸡市和甘肃省天水市考调研。在天水市,习近平考察了麦积山石窟,了解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等情况。

他强调,我国四大石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他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总书记将目光投向中华文明根系所在,大力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寻“何以中国”的文化价值。

本期,我们将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重踏这座跨越千年的悬崖博物馆,从细枝末节之中领略真正的东方美学。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纤毫”,悬崖绝壁上的佛国伫立在此上千年,岁月变迁,朝代更迭,不朽的是我佛慈悲,传承的是厚重的中国佛教文化。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佛手的姿势,对于佛手而言,其超脱而空灵的形体之美得益于中国画的造型方法和意境营造。佛家所追求的圆满、觉悟的境界正是通过这些独特的表现方法展现得丝丝入扣,繁复的手势变化表达诸多不同的意义,经过朝代更迭的演变慢慢形成了一种佛教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统称为手印

▲手印图示

下图选自麦积山石窟第5窟牛儿堂,开凿于隋末唐初。这只手印叫无畏印,即佛陀为令众生得安乐无畏,普除一切烦恼怖畏所施予的印相。相传佛于王舍城时,提婆达多曾惑乱阿閣世王,以计策召佛入城,并放出醉象,欲践踏佛陀,当时佛举起右手舒五指,狂象即被降服。当你静观一只佛手时,你的内心便会感到超脱与安宁,获得一种圆满的心境,这正是佛家的法喜之情。佛手于寂静中,无声地传达着佛法之宏大与净土之美好。


位于下图正中央的花纹叫莲座石榴纹,是莲花纹石榴纹的组合纹。在壁画中是最常见且富有象征意义的便是莲花纹。在佛教中,莲花代表着圣洁与光明,象征着人的灵魂可以通过莲花获得新生,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因此,莲花在壁画中常常作为背景装饰,出现在菩萨和天人之间,象征着佛和菩萨的神圣与纯洁。其代表的含蓄、和谐、淳朴的中国人文思想,亦是人们对自然物象情感意识的升华。

石榴纹,又称海石榴纹,其饱满的形象和充盈的籽瓤被看作是多子多福的象征。石榴随佛教一起从中亚西亚流传到中国,应用在装饰上的中国石榴图案也常带有宗教的色彩。在佛教中,石榴图案是被神化的形象,它常常与比作圣树和圣花的棕榈叶和莲花结合在一起,石榴果被安排在莲花座上,两侧配以棕榈和莲花的枝叶。



千年“麦积烟雨”中的绝壁佛龛向世人展示那跨越历史长河的佛陀世容,讲述中国悠久且深厚的佛教文化,传递包容守中、和而不同、人文关怀等独特的中国文化。这座“东方艺术长廊”于悬崖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每一凿都刻画着历史的深度,每一尊佛像都注视着世间的瞬息万变。

当你凝视着那一双双静默淡然的眼眸,是否体会到穿越时空的心灵震撼。


心晴专栏 | 猫咪疗法
中秋 |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学生活动 | 我院团委、学生会志愿者招募宣讲大会顺利召开
学生活动 | “漫步城墙·情满中秋”外展活动圆满成功


文字/ 张圃若

图片/ 来源于网络

编辑/ 张圃若

责编/ 雷茂林

NWU文化遗产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团委主持的学生活动信息发布官方平台,第一时间汇总、展示院内各项活动动态,向公众普及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展现文遗人的精神风貌,努力使文化遗产活起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