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老镢头,见证了岁月的峥嵘。在革命年代,它是劳动的工具,更是奋斗的武器。每当老镢头挥舞,土地便被开垦,希望随之播撒。它曾伴随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披荆斩棘,为了理想、自由和新中国而不懈奋斗。这把老镢头铭刻着汗水与热血,承载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如今,凝视这把老镢头,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从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本期《红色青语》,让我们一起走近革命文物——南泥湾老镢头,品读它背后的奋斗精神。
-01-
▲老镢头
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里,陈列着一把锈迹斑斑的老镢头。这把镢头高约27厘米,刃宽约33厘米,重约2.5公斤。它是1941年战士们亲手打造的。打造过程如下:先将铁块高温加热,然后反复捶打,锻造出镢头的形状,再进行精细打磨。接着,选取合适的木材制作手柄,通过卯榫结构等方式,将镢头与手柄牢固安装,南泥湾镢头便制成了。当年,战士们正是依靠这样简陋的农具,在南泥湾这片热土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虽然镢头的木柄已被磨得光滑,铁质部分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它不仅是一件劳动工具,更是一种象征。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02-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由于日军的疯狂扫荡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的生活物资极度匮乏。那时的南泥湾还是一片荒芜之地,但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为了打破困境、实现自给自足,八路军战士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扛起镢头,奔赴南泥湾。
初到南泥湾,战士们面临诸多挑战:荆棘丛生,野狼出没,沼泽遍地。但他们没有退缩,用镢头砍倒荆棘,开垦荒地。从清晨到日暮,镢头一次次挥起又落下。战士们的双手磨出了血泡,血泡破裂后又结成厚茧,但他们始终紧握镢头。
遇到坚硬的土地,战士们便两人一组,一人在前用镢头刨地,一人在后把土块敲碎。经过不懈努力,荒地上终于种出了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
战士们唱道:“开荒好比上火线,没有后退永向前;困难虽有千百万,它怕咱干劲冲上天。”一把把老镢头,伴随着一曲曲凯歌在南泥湾传唱。
据史料记载,为了加快生产进度、提高劳动效率,指战员们展开了劳动竞赛。718团模范班长李位在一次全团组织的175名突击手开荒竞赛中,创造了日开荒3亩6分7的纪录。后来,教导营第一队三排长刘顺清、补充团战士尹光普分别以4亩1分1、4亩2分8的成绩超越了他。359旅供给部政委罗章还将家乡江西耕种水稻的经验带到南泥湾,使这里有了稻田。
-03-
革命文物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它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伟大的革命精神。革命文物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给予我们在新征程中奋勇向前的动力,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座精神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传承和保护革命文物,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使我们铭记历史,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励我们在新时代里继续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让革命精神在岁月长河中永绽光芒。
往期推荐
心晴专栏│你越长大越孤单了吗?
寒露|秋月无云生碧落 素蕖寒露出情澜
逐远习行,见微知著—总书记足迹下的文化遗产
文字/ 杨天时
图片/ 来源于网络
编辑/ 李堃钰
责编/ 雷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