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赏名画、知党史(第110期):《红军过雪山》

文摘   2024-12-04 18:58   浙江  

艾中信红军过雪山

美术点评

艾中信的油画《红军过雪山》采用宽阔的全景式风景布局,整幅画如严峻的史诗一般展开。人物和景色处理得简洁得当,体现了一种雕塑的整体感。雪原高寒苍凉,衬托出红军战士不屈不挠的意志,生动感人的形象、鲜明强烈的对比,又使两者相得益彰,深刻地表现了形式与主题的和谐统一,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傅抱石的国画《过雪山》,采用写实的方式来再现红军长征过雪山的情景,画面大面积的表现了雪山的巍峨、雪地的萧疏及环境的恶劣,而只在右下角的小部分区域描绘一支红军长征队伍正在艰难前行。这也是整幅画面的点睛之处,与艾中信的油画《红军过雪山》相比,显然别有韵味。

党史解读

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其中,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走过的最艰难的路段。据统计,中央红军翻越的雪山主要有夹金山、梦笔山、达古山、亚克夏山、昌德山等五座;红二方面军翻越的有玉龙雪山、大小雪山、海子山、马巴亚山、麦拉山、德格雀儿山等十几座雪山;红四方面军在历时一年多的长征中,翻越的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五座,其中梦笔山、夹金山都是两次经过。

各路红军翻越的一座座雪山,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时常有狂风暴雪,冰雹雪崩,可谓险象环生。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一师四团作为全军先遣队来到夹金山下,拉开了过雪山行程的序幕。主峰海拔4950多米的夹金山,被当地藏族同胞视为“连鸟儿也难以飞过”的神山。党岭山是长征路上红军翻越的海拔最高的雪山,它的艰险从民谣中可见一斑:“党岭山,党岭山,上下总有二百三,终年积雪无人烟,十人上山九不还。”

尽管经过长途跋涉和一路作战,已经疲惫不堪,尽管穿着草鞋单衣,食不果腹,红军将士仍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把酷寒缺氧的雪山踩在脚下,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一路“追剿”红军的蒋介石,得到红军进入雪山后,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政策,他断定走向雪山的红军正走向死亡。但事实证明,包括皑皑雪山在内的任何困难,全都挡不住英雄的红军将士。

E N D


    文 稿 中 国 共 产 党 历 史 画 典

        | 池 恩 洁  黄 子 晗  陈 一 茜  胡 宇 杰

    一 审 | 刘 雨 澄

    二 审 | 刘 庆 生

三 审 | 汪 晟

公众号ID:hkyysxy

你与帅的人就差个关注!

长按识别关注

了解更多学院资讯




杭科院艺术设计学院
学院团委通知、活动风采展示,相关艺术类资讯的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