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心育人|艺术生?体育生?一起向前冲!

文摘   2024-12-02 20:33   浙江  

艺术生?体育生?

一起向前冲!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育人重点主要集中在体育课教学上,忽略了参加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校园运动会。结合艺术设计学院近几年运动会从倒数逆袭到冠军的成绩,我开始思考在高职院校常态化体育工作中,辅导员如何有效利用运动会这一平台,将思政教育与体育相结合,起到活动育人、体育育人的目的。





(一)打造“艺术+体育”特色模式

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1

非遗元素融入开幕式——着剪纸服装与持纸伞

在运动会开幕式上,方阵学生身着非遗社团设计和制作的剪纸服装、手持纸伞出场,将传统的非遗文化与现代运动会开幕式巧妙结合,展示了学院浓厚并具有特色的艺术文化氛围,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在后续比赛中的斗志以及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2

学生手绘与设计电子海报——助力运动会宣传

结合艺术学生绘画特长和擅长创意的特点,鼓励学生手绘和设计电子运动会主题海报,学生的艺术创作融入了对体育文化,海报张贴在学院场地,在潜移默化中营造体育文化的氛围。


(二)搭建多元运动平台

激发体育运动兴趣


1

阳光体育队伍——依照学生兴趣建设的个性化体育团队

学院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结合运动会项目和阳光联赛开设阳光体育队伍,并单独制作《艺术设计学院阳光体育队伍工作手册》,队伍队长每学期要参考手册制度进行考核,同时各个体育队伍负责承办运动会集体项目以及阳光联赛项目,这极大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激情。

2

飞盘公选课——基于学生需求开设的新兴运动

为了让更所学生参与到运动中来,根据学生兴趣需求,学院开设飞盘公选课,辅导员的主动融入,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3

“朝盛杯”篮球赛——学院内部赛事的组织与影响力

新生入学后,学院举办篮球赛,赛事的策划以及组织由篮球队和体育部负责,不仅营造了浓厚的体育氛围,也能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


(三)同心同力备战运动会

“冷资源”爆发“热效应”


运动会作为参加人数最多、涉及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活动,应积极探索运动会与育人有机融合的路径,让运动会发挥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1

谋定而后动——基于竞赛规程、学生与对手特点的项目安排

运动会报名前了解竞赛项目等信息,同时也要深入的了解学院运动员的特长和其他学院参赛运动员信息;报名时,通过在学院内广泛的宣传以及为学院争光的荣誉感,激发学生主动报名的意愿。同时,通过阳光体育队伍、学生体测等多形式开展被动报名工作。

2

奇正相生相倚——分层、分组、分项目选拔与训练

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和个人能力水平按照不同项目进行分层次选拔,有助于选拔出更适合更优秀的运动员,在备战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分项目实施能够使每个项目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资源投入。可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效率,有助于提高运动员在各个项目上的表现,从而提升学院在运动会上的整体成绩。

3

上下同欲——加大物质和精神保障力度

提供运动员训练物资保障,保证运动员能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组建学院啦啦队编排助威口号,不仅能增强观众的参与感,还能极大地提升赛场的氛围,给运动员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






经过不懈努力,学院在运动会上实现了咸鱼大翻身,从末位一跃成为榜首,完成了一场令人惊叹的逆袭之旅。这一成就,不仅是对热爱体育的学生们的嘉奖,也是对坚持不懈的运动员们的鼓舞。体育精神永远不被输赢定义,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体育的力量,我们将继续在体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E N D


        文 稿 孙 上 桢    

       | 池 恩 洁  陈 一 茜  伍 悠 悠  胡 宇 杰

            一 审 | 孙 上 桢        

    二 审 | 刘 雨 澄

三 审 | 汪 晟

公众号ID:hkyysxy

你与帅的人就差个关注!

长按识别关注

了解更多学院资讯




杭科院艺术设计学院
学院团委通知、活动风采展示,相关艺术类资讯的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