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盘和朴门系统中的“居、林、田、水”(二)

文摘   2024-08-08 21:17   四川  
编者按:这是河马老师对比介绍“朴门与林盘”系列文章的第五篇,主要介绍林盘系统中“居、林、田、水”四要素的最后两个要素,依旧穿插对比朴门系统中的相近要素。


回顾

朴门——英文原名Permaculture,意为面对一个自然资源被无节制开发,自然环境被污染和破坏的地球,人们可以在细而微的缜密观察基础上,发现在地的自然模式与自然规律,通过向大自然学习,主动设计一套以农业为基础的,但又不只强调农业生产,而是包含了众多对人对自然友好的实践元素的生产、生活系统。

林盘——也叫川西林盘,特指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以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所构建的一种乡村居住形态。往简单讲,林盘是由“居、林、田、渠(或宅、林、田、水)”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川西民居环境。往复杂的说,林盘是一种历史上形成的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乡村居住系统。

林盘聚落空间模式图。图片来源:《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方志戎著

但真正的居、林、田、渠四要素不是截然分离的,它们在对方的空间中相互镶嵌穿插

“川西田园是‘广阔罕见的大地艺术’”

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说到“田”或者“地”,一般人会把它笼统的理解为庄稼地。但在林盘系统中,田是田,地是地,只有当我们弄清了其中的区别,才能更好认识林盘结构在回应居民生活需求上的精细化,也才能更好理解什么是中国农耕文化里的精耕细作。朴门理念中的土地和种植,在朴门原则的指导下,算是精耕细作的另一种版本。

林盘里的”田地“    图片来源:网络

林盘里的“田”是指离宅院较远,处于林盘外围的水稻田(主要以水旱轮作的方式耕种水稻和油菜);“地”通常是指离宅院较近,紧挨着房舍前后的菜地(种植成都平原常见时令蔬菜百余种)。如果更细分一些的话,林盘的“地”通常还包括庭院内分散的几块花园小土地,有的种植了观赏花卉,有的种植的是食用蔬菜,另一些则可能种植了药用草本。更通常的情况是,同一块小花园(可统称为“庭院药食花园”)土地上可能同时间种了观赏性、食用性兼药用性的植物,这使得林盘里的微土地利用方式更加精细而多样。

   林盘里的“田”    图片来源:网络

林盘里的“地”    图片来源:网络

以我们走访林盘时遇到的赵家院子为例,她家的“庭院药食花园”就有三块分布:其中位于院子内的土地主要种植了各种草药和部分药食植物,如水菖蒲、九节风(治风湿)、见肿消(消肿)、毛脚鸡(开胃健脾)、风心莲(吃了心不累)、红姑娘(消眼热)、万年青(清热退火)、大青蒿(炖肉)、小葱、折耳根、芋头、韭菜等;另一处屋后的小花园种植了雪莲、篓先花、陈艾、魔芋等;还有一处门外的小空地则作为小菜园种植了辣椒、茄子、扁豆、黄瓜等,也有金银花。

如果再分类精细一些,一些属于林下空地、田埂坡坎、土路两侧的土地也是林盘里的“地”。这些边缘土地空间里面生长着只有当地的老居民才知道的各种民间草药,比如陈艾、牛尿蒿、金串草、水上漂、地龙丹、海金沙、血母草、蒜息草等等。这种边缘空间的价值和重要性也正是朴门提倡的原则之一,它在朴门种植规划里面也经常能看到。

让人遗憾的是,当朴门在大力提倡边缘空间和资源的利用,主张挖掘传统知识,重视本土智慧运用的时候,我们却看见林盘里这些保存尚可的乡土植物和传统知识却不被当地人待见,掌握这些知识的老人们也慢慢不再重视这些曾经一代一代口口相传的祖辈遗产。

林盘和朴门的田土,以及在田土上的种植活动,本质上都是让人与食物的源头更加接近的做法。夸张一点说,现代社会的一切根源就是因为人远离了食物,远离了真正的食物,远离了真正自然的食物。林盘和朴门系统的共同要义和核心启示,便是要我们紧紧抓住自己食物的源头,因为它也是我们生活的源头,更是我们生命的源头。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凡人类聚居之处便离不开水,农耕文化必然与水密切相连,林盘系统更是如此。川西平原自古本气候温湿,降雨量与水源丰沛,适合农作物生长。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更使得成都平原形成了高度网络化的排灌体系,大小河流、沟渠在村庄旁、田垄间纵横交错,以精细的毛细血管式的灌溉方式,滋养出沃野万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    图片来源:网络 摄影:Icy©ZIPART

 依托都江堰水利工程形成的川西平原灌溉水系,在此基础上出现的林盘、场镇、城市体系

图片来源:网络 依据清光绪年间《四川成都水利全图》绘制

都江堰灌区出土的汉代画砖描绘的农业景象   图片来源:《四川汉画像砖》

川西林盘,就衍生于这些纵横交错的河流、灌渠之间。它们形如田间绿岛、随田散布,构成了成都平原独有的田园景观,亦成为川西农耕文化的结晶。林盘生产、生活系统的活力和繁荣,也得益于整个成都平原密集的灌溉系统。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让所有跟饮水和取水有关的劳作都变得相对方便容易。以我们走访的泉水村为例,泉水林盘所在的区域内有两条源自都江堰灌溉系统的主干河流——柏条河和徐堰河。它们蜿蜒曲折的流淌过广袤的平原沃土,把充沛的水源带向这些农耕的土地,再由无数更加细密如毛细血管网络的人凿沟渠把水引向林盘腹地,引向每一块田垄,每一个院落,便利了每一个林盘人家的劳作与生活。

河水也带来了湿润空气,让一丛丛林盘笼罩在丝丝朦朦的雾气之中。而水气大,雾气重,空气湿度高,打霜结露多,正是菜蔬得以甘甜可口,汁水饱满的原因。沃野千里,物产丰美,这才是天赋之国最原初的写照,而非今日这种有如巨无霸似的超级城市化面貌。成都平原,这片中国农耕自流灌溉体系中生态传统聚落系统保留得最完整的土地,正在急速的失去它已经传承了千年的农耕精髓,林盘是其中的心痛。

图片来源:网络
图① 都江堰宝瓶口,岷江雪水自此正式进入成都平原,经千沟万渠,润泽了林盘妙乡

图② 成都2000万人口生活饮用水源头——柏条河和徐堰河,成都自来水六厂取水口所在地

图③ 静静流淌的河流,庞大都江堰灌溉水系的一小片段

图④ 河水蜿蜒流转,林盘被环抱其间,如田间绿岛,随田散布


四通八达的毛细沟渠便利了田间的劳动,给林盘外围的耕田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灌溉用水。然而,随着传统农业的消失,加之设施农业的大范围普及,作为灌溉用途的川西林盘水系正在快速的萎缩、干涸,经千年而成的生态与文化双遗产,曾经活着的林盘正在死去。

毛细沟渠给林盘外围的耕田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灌溉用水    图片来源:网络


对照着朴门的水系统看林盘的沟、渠、河、水,我常常感叹古人的智慧和他们顽强的生存毅力,但也常常感到一种面对祖先自然生存智慧和能力即将失落的锥心之痛。一方面,我看到朴门系统为了让区域内的一切水元素更好的服务人和动植物的需要,为了收集一点点珍贵的雨水,要调动很多人的智慧才能设计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另一方面,我也看到已经成熟运行千年的水系统和灌溉系统却因为农业的工业化和设施化而逐渐变得不被人需要,慢慢被废弃,被遗忘。

灵动有生机的河流,孕育了斑斓有活力的林盘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

川西林盘在自然地理环境与水利农耕文明的协调共生中孕育而生,水旱从人的蜀水文化和农耕文化只有在活着的林盘聚落中才能活灵活现,尽显灵动。从岷山而来的高原雪水,经过都江堰温柔的驯服,分化成无数的河流与支渠。它们温润而有力流淌过成都平原,灌溉了这里的土地,哺育了这里的人民,也富足了他们的生活。“在河处”的Slogan —— River alive,Life strive(大意: 河流有生机的地方,才是生活有活力的地方),正是受启发于此。

河马对比介绍“朴门与林盘”系列文章:

第一篇文章以“初心澜园”农场为案例,介绍了什么是“朴门”(澜园印象 一);

第二篇文章以“澜园的树”为例,解释了朴门观察法的意义和实施原则(澜园印象 二);

第三篇文章则主要从“起源、美学、要素、社群”等角度,简要比较了林盘与朴门的异同(借澜园打开新视角:朴门与林盘);

第四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林盘系统中“居、林、田、水”四要素的”居“与”林“(林盘和朴门系统中的“居、林、田、水”(一))。


后记:这两篇关于林盘四要素的文章内容,除了我们自己的原创外(有关林盘草药植物信息的记录来自当时一起走林盘的伙伴”和“),也参考了很多网络信息,真的非常谢谢所有人对川西林盘的回忆、整理与记录。总体而言,网络上对林盘的介绍还不够丰富,我们对林盘的了解也还很有限。面对衰败和消失中的林盘,我们需要更多抢救性的学习和了解。未来在郫县和温江,还有很多关于朴门和林盘的好玩活动,如果有对朴门观察法、朴门种植、朴门社群、林盘探访、林盘生活等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码上面的河马联系方式,大家一起探索好玩有趣的自然美生活。

在河处
生活在河处。 River Alive, Life Thr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