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酒”寻周记 探源礼乐文明】凶礼之醴 酒在凶礼中的慰藉与纪念

时事   2024-11-22 17:06   陕西  

在西府地区的乡村,至今仍有举行白事丧礼时在“入葬礼”“谢地礼”等多个环节中用到酒的习俗,如,提一瓶咱宝鸡特产的西凤酒,倒上三杯以示敬意。其实,这是传承、延续了周代五礼之一的“丧礼”的用酒方式。

青铜酒器——夔纹斗

日前,随着“西凤酒”寻周记——宝鸡市融媒体中心探源礼乐文明全媒体采访行动的不断深入,发源于宝鸡的周礼以及周礼对宝鸡地区至今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例如,周礼中的“凶礼”,在如今宝鸡地区“丧礼”中的传承。
先来说说周礼中的凶礼。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制礼作乐”,礼乐制度就成为社会的礼仪规定。到了西周中期,礼乐制度逐渐贯穿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并且深刻影响了早期儒家人士的思想。

青铜酒器——丰卣

周礼中有五礼,即,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和凶礼,在《礼记》《周礼》等古籍中都有详细记载。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何志虎介绍,凶礼,是哀邦国之忧的礼节。凶事分为死亡、饥馑、瘟疫、祸灾、国败、寇乱等,相应的“礼”称为丧礼、荒礼、吊礼、禬(guì)礼、恤礼。举行这样的礼节,目的是淡化悲情,希冀逢凶化吉。
在这五类凶礼中,最重要的是丧礼,同时也是沿用至今比较广泛的礼节。广义的丧礼是指所有与死者有关的礼节,包括丧服制度、葬埋礼节、虞礼和馈食礼等。侠义的丧礼,仅仅指葬埋礼节。
周代的丧礼,因死者身份、等级的不同,其礼节有严格的区别。在何志虎以及周文化学者惠瑛、王岁孝编纂的《西周历史与文化》中介绍到了“士”这一阶层的父母、妻子、长子的丧礼。因为在周代,“士”低于天子、诸侯等,又高于庶民,所以研究他们的礼节,具有典型性。

西凤酒文化馆的雕塑

在“士丧礼”中,有招魂、楔齿、缀足、奠、报丧等环节,其中,“奠”时便要用到醴酒祭祀亡者。随后,在“小殓”“大殓”的环节中,需要在厅堂中陈设干肉、肉酱以及醴酒等祭品。另外,在随葬的明器中也有酒器,酒器中盛装醴酒。在安葬亡者后的“虞礼”中,依然多次需要用到醴酒。
这里频频提到的“醴酒”,在西周时期,是指一种特定的酒。
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西安市西周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岐山人牟柏苍介绍,周代的礼仪中,酒无时无刻不出现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如祭祀、燕飨、冠礼、婚礼、丧礼、乡射礼等都要用到酒。西周时期,从酒的酿造原料来看,主要有三种,第一是用黍蒸饭酿成的酒,也就是后世的黄酒,为人们日常所饮用。第二种是用稻蒸饭经过短时间酿成的酒,叫醴,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甜酒、醪糟。牟柏苍继续说道:“如今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青铜卣里面,就盛有这种酒。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甜酒主要是用来祭祀祖先的,非常珍贵。第三种是用秬蒸饭酿成,称为鬯(chàng),即今天加香料的白酒。鬯是嘉酿,主要是国王赏赐功臣或祭祀用酒。”
在古时,自西周而起的丧礼,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被视为涵养道德的礼仪。丧礼是家族中的大事,可以在族人中形成稳定的文化认同感,体现了农耕文明时期人们的情感与礼仪。但是,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形成了丧礼攀比、冗长之风。
时至今日,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倡导厚养礼葬新风,倡导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丧事。亲人在世时好好照顾他们,亲人去世后,给予应有的礼仪。与其大办特办丧礼,不如在礼殡、简葬中,充分表达慰藉、纪念之意,亦可敬亡者三杯酒,将一份哀思、追忆之情长存心间。

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 麻雪


编辑:姚婷

宝鸡日报
在这里给您提供及时的新闻资讯,权威的政策解读,深刻的观点评说;为您奉献西府最美食,带您游遍大美宝鸡,让您领略西府魅力。来吧,亲!让我们与时代同步,与宝鸡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