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智慧宝典——《社会境遇中的道德建构》

文化   2024-11-01 19:28   江苏  


来源:原文刊载于《中小学德育》2024年第3期。

作者:张玲玲,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二级教师。



理论与实践的深层联结

——《社会境遇中的道德建构》读后感

▣  张玲玲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闫旭蕾教授的新作《社会境遇中的道德建构》,基于不同的社会领域,从学科视野梳理并阐述了不同时空中的道德建构问题,对于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着很大的启示。




有助于教师厘清学科知识间的逻辑

首先,该书系统地梳理了道德演化的过程,有利于教师认识道德的形成机制以及道德的复杂性多维性,从而转变上课就是单纯给学生传递道德知识的观念,促使教师能以道德的复杂性为依据选择与不同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素材、教学方法。书的开篇即指出人类的道德是通过人的生存而演化产生的,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合作利他倾向和同理心。这一与身俱来的心理机制表明人具有善良的天性,人是道德动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互动催生了道德规范、道德判断、道德推理,也催生了人的理性。这启发教师,道德是一个多维复杂的概念,它不仅是当下社会中的一种规范、规则,还包括了道德情感、道德理性等。一方面道德根植于每个人、每个学生的内心,具有不教而能的特点,另一方面人又需要通过道德教化,学会运用理性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以同理心为例,学生在看到他人痛苦时,这种同情和悲悯之情自然而然地在心中产生。教师在发展学生利他倾向的学习主题中,可以通过选用真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同理心,促使其在这一心理机制的牵引下感受到利他的重要性,自愿尊重、关心、关爱他人、珍视和敬畏他人生命。


其次,该书基于道德在不同社会境遇下不断演化和建构的视角提出了“道德圈”概念,这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从更广阔视野去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逻辑线索。通读该书,我们会发现,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不断演化,不同社会形态中的道德规则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人需要构建新的道德规则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其实是人类道德圈不断扩大的结果。学生一生的成长过程就是在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和生活领域,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道德圈。这对应了课程的生活逻辑: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扩展到我与他人、家庭、社会、国家和自然的关系。在道德圈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而扩大的过程中,人类一直在不断打破原有道德规则,致力于重新建构优化道德规则,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因此,生活逻辑是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教学设计必须立足学生的真实生活和经验。这给道德与法治教师带来了大胆打破教材编排顺序,重组教材知识、重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的教学勇气和理论支撑,也契合了当下所倡导的强调“学习者经验统整性、课程内容结构化、教学程序逆向性、学习成果生活化”的大单元教学模式理念。


最后,帮助教师集中澄清重要学科概念之间的关联。初中道德与法治在进入八年级下册之后,整体知识难度有很大提高,教材内容涉及到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非常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问题就在于,教师在备课、上课之时,对诸如我国的经济制度、民主制度、法律追求的自由平等公正等之间的联系一知半解,未形成系统的认识。该书的第三章“市场经济中的‘善’与‘恶’”给了我很多启发。本章指出,随着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市场经济开始逐渐形成、巩固和完善。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中,逐利原则代替了实用原则,自利获得了正当性,为了能更好地保障每一个人都能在社会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潜能去谋求个人的正当利益,弱化政府对市场的介入,自由平等、法治民主逐渐确立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了解这些内容后,教师再去看教材八下和九上课本的内容就会发现,“宪法至上、公民权利和义务、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和国家机构、改革开放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法治精神、文化与民族精神、民族团结与中国梦”等各个章节都围绕一条一以贯之的线索展开:市场经济模式的运作。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先帮助学生厘清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社会的特点和基本运作规律,再构建与各个章节的联系,将更有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核心素养。



有助于教师有效处理教学中的利他性问题



前文道德圈的视角让我们认识到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我们终其一生都在面对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人的道德也在关系中形成和不断发展。关系中的道德始终围绕着利己和利他展开。教师培养学生的道德就必然要帮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感到无力:学生不认可课程想要传递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在集体、国家和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有关的议题中涉及的奉献、勇担责任、利他等价值观。在课堂中,有学生会提出自己的质疑,更多的孩子则是课堂上沉默,心中拒绝认可。我也常怀疑:想要传递给学生的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至上等价值是不是过于高尚、不切实际?


该书最后一章解答了我的困惑:一方面当下的道德教育依然固守追求高尚,强调家国、种族、集体利益优先于个体利益的传统,希望青年一代“志存高远”,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历史重任,而这一传统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因市场经济主导带来的多元价值、多种文化传统并存的社会背景。另一方面成长于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背景中的学生,被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所吸引,疏离于主流高尚的道德要求,滑向平庸价值的一端。这会导致学生个体的精神颓废、道德冷漠,进而危害国家和人类共同体的发展。


要指引学生走向何种高尚呢?书中提出了“后高尚道德”路向,即不再通过强调集体和益优先于个人利益而突出利他、奉献和牺牲的必要生,但也不拒绝这些道德理念;帮助学生厘清自我和集体的利益并不对立,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可以实现一种平衡,在维护个人权利与社会、国家制约之间可以达到一种和谐,强调通过将集体利益合理化、在享受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达成一种适当的妥协,以此制约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的膨胀。具有“后高尚道德”人格的人能在需要的时候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他人以及共同体的和益。具有这种人格的人也正是具有包括家国情怀、社会公德、友爱互助、担当精神等在内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人。“后高尚道德”这一路向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平衡传统道德教育诉求和学生自发追寻的个人主义价值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思路,有助于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理解当下德育困境后,在教学中采取正面引导而非灌输、压制、过滤“负能量”内容、回避式的教学方式处理利他性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唤醒心底从平庸走向高尚的道德诉求。




有助于教师明白培养学生道德能力的重要性

该书第五章“自治、自律与道德主体”指出,在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现代社会,为了保证生产、消费和交易正常进行,需要法治、自由,需要对公权力的制约,需要个体为自己负责。为此,人们需要依赖理性进行道德判断,以摆脱外在权威,为自己立法,获得自治、自律的能力,成为一个成熟的道德主体。而第六章“异化、理性祛魅与道德失序”让我们看到,现代社会为了挣脱宗教等外在权威对人的禁锢而发明的理性,其实是一种占有式个人主义。即,每个独立的个体都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强调个人利益优先,导致在逐利过程中,手段取代了目的,最终造成人的异化,制造出越来越多“多余”的人,抑郁、自卑、焦虑等成为现代人常见的病征。


因此,教师必须对此保持警醒,认识到培养学生道德能力的重要性。既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当下社会的道德规则,又要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促使学生不仅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更能对自己所遵守的道德规范保持一种反思和警惕,能以“思”阻“恶”,绝不盲从。书中第八章在探讨当前德育的可能路径时,提出培养学生道德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关系理性和道德想象力。关系理性能帮助学生理解个体德性与我国当下社会道德状况之间的关系、个人发展与共同体发展之间关系。关系理性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占有式个人主义价值观可能带来的社会危机,进而明白人和他者之间不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人的本质是一种关系性存在,融入“大我”并不意味着“小我”的消失,自我与共同体的命运紧密相连。关系理性的形成离不开道德想象力。道德想象力是一种能通过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地对他人处境保持道德敏感性,能从不同角度看待特定情境,从整体上把握情境意义,并基于对后果的综合考虑作出长远、清晰判断的能力,它集“道德想象、情景体验、共情/同理心、道德思考与判断”于一体,能避免人陷于道德冷漠,是通向“善”、达致“善”的主要工具。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正受到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道德与法治课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功利主义所侵蚀。在唯分数论的学校,一切向分数看,学生日益成为精致的利已主义者,不关心他人、不关心社会。在此情形下,道德与法治教师更要守住自己的课堂阵地,关注学生关系理性的培养,激发学生的道德敏感性、道德思考与判能力。这不仅有助于避免学生走向自私、平庸和盲从,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在复杂、不确定生活和道德情境中明确与坚守自身精神追求、做出最恰当选择的能力。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生终有一天会离开学校,独立面对多元价值冲突、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真实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真正能指导他们的不是某一个道德与法治知识,而是一种能帮助其过有尊严的生活的能力。


该书还有很多地方能为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教学和思考道德教育提供启示。总而言之,该书立足于不同时代的社会境遇,帮助读者系统地厘清了道德形成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了一个从当下时代背景去思考道德、道德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更广阔的视野。如果说道德与法治教师对课程的探索是一场注定要历经多年的寻宝之旅的话,那该书就是这场寻宝之旅的一本地图。它不能帮你直接到达目的地,不能解决你所有关于道德、关于道德教育的困惑,但书中对众多思想家的理论的阐释,能为你提供很多线索,你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困惑和需要去深入挖掘一个又一个你所需要的宝藏,即一个又一个你想深入了解的理论。总之,开卷有益,书中有关社会境遇变迁下的道德建构演化总能为你提供思考道德、思考学科教学的启示。



推荐阅读

《社会境遇中的道德建构》

闫旭蕾  著
(点击图片选购本书)

《社会境遇中的道德建构》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依法治国与公共道德教育研究”(15JJD880010)资助。


道德是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精神内核,是教育塑造个体心灵的核心、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取向与重构的表征。理解与践行道德,既关乎个体的生命状态与幸福指数,亦关乎社会安定与世界和平。


本书基于我国转型期德育所存在的困境与当今世界失序所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针对时代发展所需道德素养,将道德建构及其实践置于时代—社会发展的境遇中,呈现道德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密切关联,突破道德即行为规范与准则的思路框架,转向道德的背后,探讨道德的社会境遇、建构过程及其发展前景。


本书以道德建构为主题,以社会变革为节点,汲取道德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与文化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个体”与“社会”、“实然”与“应然”、“理论”与“实践”、“内在”与“外在”的多重互应中,追索道德的起源,诠释我国古代与古希腊道德观念及其实践的形成,剖析现代道德思想的来源及其存在的问题,论述市场经济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挑战以及德育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与张力,探讨激发道德自觉、再造传统伦理、重构道德秩序与德育的可能路径。




📚
本期图文
读后感转载自《中小学德育》2024年第3期
制作:袁坤
初审:晏娟 | 复审:徐晓 | 终审:张鹏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寓教于书,做书以忱,观书为乐,南师大出版社欢迎您来此遨游书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