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起拱1/500,真的适用所有钢梁吗?

文摘   2024-11-15 06:24   吉林  

大家好,我是双无余。

前一篇关于钢梁预起拱的文章,从读者的留言看,内容也只能算是"蜻蜓点水"。主要还是不想写太长,想让文章简洁易读一些,所以我们总结了一个大概。虽然看似涵盖了许多内容,但实际上缺了一块重要内容:起拱的决定性因素——设计

先摘录下关于这个话题的精彩留言:

“起拱后螺栓的孔位发生了微小变量,现场螺栓安装精度不好控制,现在工厂都采用型钢自动切割,开孔、坡口一次成型,起拱成了难题。重要的大跨度构件,需要经过有限元分析,结合恒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在图纸深化时按预定的起拱量做图。”——朱老师

实际工作中,有几个单位,对大型截面的构件进行起拱了?现实中截面大点钢梁,哪怕是H型截面,没有加工厂做的。起拱只是停留在规范里。就算做也是中间的点,断开抬高下。——R老师

本文将继续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预起拱有哪些优点、预起拱要补偿多少的竖向挠度、增加的成本怎么从方案上权衡、设计没有明确预起拱怎么办、哪些情况不需要预起拱。最后小结一下。

预起拱有哪些优点呢?

  • • 控制梁的挠度:预起拱可以抵消部分荷载引起的挠度,使梁在使用状态下保持较平直的形态。

  • • 改善美观性:减少可见的下垂变形,保持楼面或屋顶的平整度,提升建筑的视觉效果。

  • • 节省材料:通过预起拱,可以使用较小截面的梁来满足相同的挠度要求,从而节省钢材用量;使得楼板厚度一致,减少因为钢梁下挠而增加的浇筑混凝土体积。如果没有预起拱,楼板混凝土的体积可能会增加用量10~15%。

预起拱需要补偿多少的下挠呢?

一般设计时,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

  • 1. 一定百分比的恒载作用下的挠度。

  • 2. 全部恒载作用下的挠度。

  • 3.全部恒载和一定百分比的活载作用下的挠度。

《钢标》3.4.3 的建议是:可取 100%的恒载 + 50% 活载;还要视实际需要而定。条文说明中说“用这种方法计算起拱度往往比较麻烦”,其实现在计算软件已经很智能、很发达了,加了组合工况即可,好像也没那么麻烦。

“1/500”这个数值,前面说的对象是屋架和桁架,对于实腹钢梁,并没有给出具体数值,是否可以参照,也没有明确。

“视实际需要而定”,也是一个很笼统的表述,具体会遇到哪些实际情况呢?信息量也很大,足够单独写一篇了! 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们再专门展开聊聊吧,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预起拱起的不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预起拱起的多了,可能会出现楼板厚度不足,出现栓钉外露或者保护层不够;或者楼板厚度够了,楼板的顶标高却超了的情况。

在《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Camber》中给出的一般经验取值是80%的恒载,如果楼板的厚度有较大的变化,还是要调整比例的。

The practice of offsetting 80% of the expected dead load—referred to here as the 80% rule—has been applied to a broad spectrum of projects and, in most cases, appears to result in typical interior beams that perform well for "average" projects.

预起拱,增加的成本怎么办?

小型钢厂规模小,议价能力通常没那么强。对于钢梁预起拱这项工艺,情况更为复杂:有专业设备的厂商采用冷弯,但增加了转运成本;缺乏设备的则采用热弯,导致耗时增加和人工成本上升。可能还需要额外的质量控制和测量程序。

结果就是,钢结构的单价维持不变,而加工成本却增加。 如何消化这些额外成本并保持盈利,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据工厂测算,钢梁预起拱大概增加了加工成本5~10%不等。

预起拱也可能带来成本节省

  • • 减少了因梁挠度而需要额外混凝土的成本。

  • • 避免了使用更重的钢梁截面。

这样一增一减,可能最终项目受益了,但是钢结构单方面的制造成本是绝对增加的。

为了消化增加的成本而保证正常的利润,钢厂会不会选择其他方面自行进行“优化”呢?后面我们再聊聊这方面的内容吧,一些乱动“歪脑筋”的现象。

设计没有考虑预起拱怎么办?

钢结构的起拱较为复杂,不像是混凝土,木模板调整一下那么简单。如果设计图纸没有明确,深化也没有考虑,那么这个问题转移到现场要处理,施工该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下,考虑与设计方沟通,确认是否需要进行预起拱,如果需要,请设计方提供具体的起拱值和要求,量小,现场也能想办法解决。

如果确实需要预起拱但现场条件又不允许,可以考虑采用临时支撑的方式,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期间对钢梁进行支撑,以减少初始变形。

如果这点增加的混凝土浇筑量可以接受,直接浇变厚度的楼板,还有就是加大钢梁的截面。

哪些情况不需要预起拱呢?

  • • 需要的预起拱小于20mm的梁:起拱的损失可能会使其无效。

  • • 总长度小于7米的梁。

  • • 腹板厚度小于或等于6mm。

  • • 与外墙连接的梁:外墙系统连接难以协调。

  • • 刚性框架中的梁:对于需要既刚性又保持90度的连接,会出现节点装配问题。

  • • 承受显著非对称荷载的梁:预起拱设计主要用于抵消均匀荷载。

小结

预起拱的大小需根据具体项目情况来确定,既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最好恰到好处。这种复杂而全面的考量应由设计方来决定。例如,美国的设计图纸中会明确标注每根需要起拱的钢梁的具体起拱数值。

为什么美国对预起拱要讲得这么透呢?他们真的很有这个需求,大跨度才能发挥出钢结构建筑的室内大空间的优势,而两端铰接的热轧H型钢梁,按照组合梁设计,截面可以更小、更合理。起拱也就成了必选项。同时冷弯设备广泛应用,也让预起拱变得方便快捷。

国内图纸的表达通常比较简单化,仅在设计说明中用一句话概括,如采用统一的起拱标准1/500。然而,经过上述讨论,我们发现这种做法并不十分妥当。这种简化除了可能存在与实际不匹配的问题外,还可能会带来另一个问题:确定每根梁具体起拱值的工作被转嫁给了深化设计人员,无形中提高了对他们进行技术判断的能力要求。

参考资料:《Design Guide 36 -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Camber》《Economical Use of Cambered Steel Beams》《CAMBER CONSIDER ATIONS》


钢结构Cost-steelstructure
钢结构预算+制作+安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