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
建筑工程做久了,养成的职业习惯更喜欢看图、看数据。大家也会看到我发的内容里,配图较多,这也是比较花时间的地方。
规范标准读起来往往是很吃力的,比如有时候同一个参数,在不同的规范里名词都不一样,绕来绕去,而且为了控制规范篇幅,内容比较精简,结果就是重技术,不怎么说原理。
个人总结下来,目前的规范标准主要有这么几个问题:
1. 太多了,内容重复、相互冲突也有很多。
2. 更新慢,可操作性不强。比如《钢标》《高钢规》已经过去5年、8年了,还在用,钢结构建筑的创新技术成果这多年已经不得了。
3. 多是强制要求层面的条文,优秀的设计案例做法很缺乏。
这些问题客观存在,也不可能短期内解决得了,而且可能继续持续很长时间;作为执行层面的,能认清问题,就不会盲从,被规范束缚手脚。
如何突破规范
设计上要突破、要创新,只能先深入了解它。 比如在《高钢规》P82有这么一条,
第8.3.7条 当柱两侧的梁高不等时,每个梁翼缘对应位置均应按本条的要求设置柱的水平加劲肋。加劲肋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且不应小于水平加劲肋的宽度。
如果现在只有130,又不想做变坡影响净高,怎么办?
查了规范、图集,都没有任何收获。为什么要一定要150mm呢?查了《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也只有一句话“考虑焊接方便”,文中是“不宜”,配图中又是“不应”。最终还是了解了超声波探伤工艺后,才知道为什么。
超声波探伤
探头发射超声波,如果遇到缺陷就会产生反射并返回到换能器,由于压电效应是可逆的,再把声脉冲信号转换成电脉冲信号。
测量该信号的幅度及其传播时间,就可评定工件中缺陷的位置及严重程度。焊缝检测需要探头以一定的倾角射入,进行检测。检测的过程需要覆盖所有需要检测的区域。
根据标准,针对不同的板厚和焊缝,相应的折射角也不同。
根据倾角、构件的厚度和焊缝高度,这样就可以算出两块水平加劲板之间留多少距离。
b | α1 | p |
10 | 30° | 2 |
基于以上基本原理和构件的厚度tc,我们就可以计算得到下面这个表,这样就可以判断可调整的大小。
tc | e最小值 |
25 | 125 |
28 | 135 |
32 | 150 |
36 | 160 |
可以看到如果钢柱的壁厚超过36,这150的间隔还不一定够。
钢结构为什么比混凝土难做?
一叶知秋,钢结构建筑需要综合考虑的点多很多,而且一旦出现修改变更,增加的成本是很大的。
参考资料
•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
•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1345—2013
• 《焊接手册》第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