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明初,皇帝们是非常豪横的,而且在瓷器方面他也不亲民。瓷器只要在画工啊、发色、器型稍不到位,就地直接砸掉了。所以故宫官窑瓷器无数都粉身碎骨,但是,为何我们在拍卖市场上可以看到不少的瑕疵品的官窑呢?俗话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这个明清皇帝对于官窑的瑕疵品,他这个态度,是有一个微妙的变化。你看,从明洪武、永乐、宣德这都是盛世,那没话说,瑕疵品咱就直接砸掉,而且要集中在御窑厂掩埋。皇上用的东西,哪怕是个瓷片,你老百姓也别想看见,那么正统、景泰、天顺,到成化、弘治这一段时间也砸,但是瓷片和窑业垃圾就一块倒了。也不掩埋了。估计是想,多大点屁事,让你们平民看看我们皇上用的瓷器长啥样,也无所谓,是吧。而到了嘉靖、万历,一直到雍正六年这段时间,我估计是穷了。这皇上也舍不得砸了,但是卖吧,他也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儿。这皇上,咱也不能直播带货呀,是不是?就存放在了御窑厂的一个库房里边。
这澳门,有一个小渔村,曾经出土过一些五爪官款万历官窑瓷片,但是这个碗底,我们可以看到都有窑裂。所以,这也说明了落选的这些官窑至少在万历的时候,已经管理的不是那么严格了。有一些可能就被拿出来变卖了。那么真正开始光明正大的卖,是从雍正7年开始的,那么这一年开始,这个瑕疵品要随着这个进贡的瓷器一起进京,在北京崇文门那设了一个摊,就在那卖,或者是留一些皇帝赏赐人用的。
到了乾隆八年之后,除了这个黄釉和祭祀用的这些瓷器、残次品干脆你也别进京了,就直接在景德镇卖了。所以说,这老百姓手里边有一些瑕疵的官窑,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为了满足不同收藏爱好者的水平和口味,按照惯列,每篇文章结束后,我都会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收藏方面的小知识、小窍门,希望大家都注意收藏,别到用的时候找不到了,同时也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收益!
瓷器鉴定:
真品康熙瓷器解析
康熙时期的青花瓷达到了顶峰时期,这件盘子是康熙时期的外销瓷,可以看到它的主题图案是仕女图,二人做相互交谈状,下方也有两童子做游戏状,底部为外销常见的胎质,釉水清亮,白中泛青,盘沿是渔樵耕读四种纹饰,青花有浓有淡,纹饰古朴帅气。下面我们来看看细图:
(资讯、图片来源媒体或专业科普、博物馆,本文属于“二创”,属于公益性传播,用于教学应用,别无他用,传播正能量!如侵删!)
看完后,如果对你有帮助,就顺手点个“赞”,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