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新发布丨进得来!愿进来!留得住!有配套!

文摘   2024-12-17 23:37   云南  





12月17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云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赵嘉 摄



发布会完整实录
可扫描海报二维码查看
接下来
一起看发布会上的

精彩内容

↓↓↓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工业化、信息化的平台载体

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

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

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滇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五城共建”、城乡绿化美化等重点工作

精准攻坚、持续发力

以“小切口大突破”推动了

云南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围绕“进得来”“愿进来”“留得住”“有配套”,云南持续破除体制机制堵点、强化政策措施保障,推动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38.47%提升至2023年的52.92%,实现了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的历史性转变;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12年的3.89:1下降到2023年的2.66:1。


“进得来”方面,云南省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居住证制度全面实行,昆明市主城区落户限制全面取消,在全国22个超大特大城市中,是8个率先放开的城市之一,全省近2000万人落户城镇。


“愿进来”方面,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深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全省累计确权登记办证877.4万户、确权登记土地面积1.1万亩,进城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得到有效解决。


“留得住”方面,加快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和口岸经济“三大经济”,持续壮大城市产业规模,为进城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推进进城农民工与城镇户籍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十四五”以来,开展农业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38万人次;持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居住证制度和户籍制度有机融合并轨,不断扩大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覆盖范围,特别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切实降低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成本。


“有配套”方面,全面落实城市建设用地、财政转移支付与城市人口增长挂钩机制,制定实施《云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四五”以来,省财政共下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39亿元。


持续推动滇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滇中城市群在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承担着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主体作用,对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的“三个定位”要求,意义深远、责任重大。2020年,《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复,经过多年的发展,滇中城市群以全省28.27%的国土面积,集聚了47.06%的常住人口和62.1%的地区生产总值,已成为全省人口最集中、经济最活跃、功能最完善的区域。


人口集聚方面,区域内常住人口达到2199.16万,全省4673万人口中,近一半人口居住在滇中地区。


经济发展方面,2023年,区域内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6万亿元,是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强省会”行动深入实施,昆明市GDP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6.2%,依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曲靖副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连续3年超过五分之一。昆玉、昆楚协同,麒沾马、蒙个开组团发展不断深化,已逐渐成为支撑滇中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引擎。


城镇化发展方面,区域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5.19%,是全省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有1个特大城市(昆明市)、1个大城市(曲靖市)以及1个中等城市(玉溪市),是全省中等以上城市最为集中的区域。


部署启动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五城共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城建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指出,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县城承载了近三分之一的城镇人口,是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转移的主阵地,“十四五”以来,云南下大力气实施“五城共建”,全省129个县(市、区)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强化了政策和机制支撑,印发实施《关于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统筹推进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建设,明确29项具体任务,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省直相关部门协同、州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定期调度、推进目标任务落实。


构建了建设参考指标体系,对标对表实施方案中明确的5个方面29项任务,条目化梳理形成212项参考指标体系提供各地方参考,服务地方在统筹好当前必须和长远需要的基础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谋划储备了一批项目。


加强了面对面服务,多次召开“五城共建”项目专题协调会、专题服务会,组织各成员单位、有关专家对“五城共建”重点县的实施方案和项目清单进行一对一服务指导,逐一提出完善措施。


加大了资金支持,2023年以来,省级和各地统筹100亿元以上各类资金,对“五城共建”有关项目予以支持。


强化典型引路,总结提炼了60余篇县城建设亮点经验,在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门户网站上进行持续宣传,推动全省形成互看互学的良好氛围。2024年以来,又对2023年脱颖而出的凤庆、腾冲、水富等10个“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开展宣传,将经验汇编成册提供各地学习借鉴。


深入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云南以城乡绿化美化行动为牵引,坚定不移动员各方力量,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不断推动云南“绿”起来、“美”起来。


强化政策引领,制定印发《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1个总体文件,建设导则、植树指南、推荐树种名录等3个辅助性文件,城市、村庄、河湖等7个重点领域配套方案,以及碳普惠方法、后期管护机制等,构建形成“1+3+7+X”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


精细推动点位建设,围绕“把树种在群众身边”要求,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见缝插绿、能绿尽绿”的思路,年初组织各地对开展绿化美化的各类零星地块和空间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各年度工作计划,如:明确2024年工作点位1.73万个,全年计划新增绿化面积8.65万亩、植树量822万株。


注重示范带动,在云南网、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门户网站开设专栏加大宣传,在弥勒、楚雄召开现场会进行晒绩比拼,统筹11.5亿元资金对成效突出的县(市、区)实施“以奖代补”,以专报形式对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表扬或通报,通过多种形式的激励和鞭策,持续营造全省对标先进、互看互学、比学赶超工作氛围。


强调效果导向,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地各领域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累计新增绿化面积35万亩,完成植树量4100万株,为提升全省城乡人居环境、助推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贡献了力量。


始终坚守底线,印发《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负面清单》,明确16项禁止类行为和7项限制类行为,坚决避免城乡绿化美化中违规占用耕地、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问题,对苗头性问题进行及时提醒和纠正,确保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始终朝着正确方向推进。


当前,云南省正处在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今年7月28日,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现代化都市圈培育、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四大行动,云南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同步制定了实施方案和105项具体的任务清单。


下一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继续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上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主动顺应云南城镇化发展趋势,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扎实工作,久久为功,推动全省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为推动全省与全国同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近年来

全省住建系统认真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

城镇建设工作系列重要论述

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

抢抓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

真抓实干、开拓创新

全省城镇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城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全面实施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扎实推进“三改”改造,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典型示范项目,推进城镇人居环境改善。


开展城市体检评估,指导8个地级市完成城市体检,找准痛点、堵点。扎实推进“三改”工作,全省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5万个,惠及130.17万户群众;全省累计开工改造城镇棚户区126万套,共惠及380余万群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全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18亿元、省级配套176亿元,完成改造和抗震加固370余万户,居全国第一。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投运生活污水处理厂183座,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570余万立方米/日,集中收集率67.4%。全省累计建成投运生活垃圾填埋场127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9座,全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日。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覆盖率超90%,全省乡镇镇区、村庄生活垃圾和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为97%、92%、76%,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31、50、36个百分点。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省累计建成海绵城市490余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近40%。开展黑臭水体治理,35条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措施全部完工。


着实打造示范试点项目,开展城镇老旧小区优秀典型县(市、区)评选和“党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品牌创建活动,3个社区列入国家第一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推动河口县河口镇、昆明市磨憨镇开展边境小城镇试点建设。


城市治理取得新成效

强化系统思维,推动城乡建设法治建设,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政执法,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模式,全省81个县(市、区)成立了综合执法局。建成省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抓实城市治理风险防控,2023年8月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共开展排查检查18万次、14.8万家企业(单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率为99.91%;完成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3.6万余栋,整改销号率99.96%。


实施城市街道“清爽行动”,查处整治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六乱”行为500余万起。


城镇风貌特色不断彰显

以打造独具云南特色的品质城镇为目标,充分发挥云南生态本底优势,深入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彰显自然山水、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展现云南城镇多元多样的人文魅力。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全省共有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137座(个/片),确定历史建筑2528处,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并列全国第三;云南省国家级传统村落777个,居全国第一。同步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大理州、建水县、腾冲市、景洪市、澜沧县、玉龙县、凤庆县先后入选国家级示范州、县(市),累计获得中央补助资金5.5亿元;设立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补助资金,累计投入4亿元开展省级示范,全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含国家级和省级)达到34个,沙溪模式、和顺模式享誉全国。


持续推进绿美城市建设,选树了安宁、景洪、开远、石林等40个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绿美城市,评选出巍山县文华书院、宜良县雉山坡机关大院等400个环境优美、生活恬美的绿美社区。2022年以来,全省累计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300多公顷,城市公园数量跃升至2700余个,建成绿美社区达到4730个、绿美街区达到853个、绿美街道达到1341条。全省城市绿地面积达到8万多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03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39.90%,累计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城镇)37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城镇)48个。


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坚持房地产开发和政策性保障住房双轨并行,租购并举,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推动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协调发展,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3.85平方米,基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探索打造“好房子”、推行现房销售试点,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住房体系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同时,扎实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完善“市场+保障”体系,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4万套,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优化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各地及时落实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调政策,提高贷款购房和租房提取额度,支持住房公积金缴存人租购住房安居。截至2024年11月底,全省住房公积金累计缴存总额7200余亿元、完成“十四五”规划的99.45%,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2100余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总额超4000亿元,已完成“十四五”规划指标任务;住房公积金个人提取总额5100余亿元。


稳步实施房地产领域“三大工程”建设,2024年,昆明市已开工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5000套,开工改造44个城中村,“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稳步提升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推动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引导建筑业转向高质量、高科技、好服务,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深化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两场”联动机制,严格建筑市场秩序,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近年来均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选取一批城市和项目开展智能建造试点,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统一审批流程、统一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实行并联审批、加强信息共享、推行全程网办,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审批时限由改革前的258.5天压缩到50个工作日内。


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截至2024年11月,全省累计建成绿色建筑已超3亿平方米。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大幅提高,2024年1-11月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下一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开拓创新谋发展、求真务实抓落实,系统开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全省城镇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作出新贡献!


发布会上

还有这些精彩问答

一起来看


在“以城促产”方面,城市建设对弥勒市的产业发展特别是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

一直以来,弥勒被称为“昆明后花园”,近年来又升级为“滇中后花园”。当前,弥勒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精致规划、精准建设、精细管理、精巧运营,以“七城同创”引领宜居宜业宜游“滇中花园幸福城”建设。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33.23平方公里,景观水域面积4200余亩,特色温泉21处,其中弥勒温泉先后荣获中国温泉金汤奖“最原生态温泉”和“最佳文化温泉”称号。132个城市大小公园星罗棋布,湖泉生态园、甸溪河湿地公园、髯翁森林公园与太平湖、东风韵、可邑、红河水乡4个特色小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全国第一座院落式秋雨书院落成开馆,甸溪河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东风韵和太平湖多次“上镜”央视、全网“出圈”。弥勒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天然氧吧城市”等称号,2023年获评云南省“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


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方面,坚持系统思维,一盘棋谋划,把弥勒的生态颜值、城市气质、文旅康养品质和民族文化特质有机融合,充分释放“一城兴带百业强”的溢出效应、乘数效应。比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弥勒曾经只是一座旅游资源“非优型”的农业县城,但抓住了美丽家园、特色小镇、城市更新、美丽县城建设等历史机遇、政策机遇,乘势而上补短板,“无中生有”筑优势,高品质打造了湖泉生态园、红河水乡、太平湖、东风韵、可邑小镇等一批优质文旅资源,引领带动弥勒文旅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强到优,先后荣获“中国避暑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等荣誉称号,华丽蝶变为全国知名的幸福之城、康养之城。全市旅游人次、旅游总花费分别从2013年的311.4万人次、16.2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504.2万人次、188亿元,分别增长383%、1060%;人均旅游花费从521元增长至1051元,增长了10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9:62.3:28.7优化为2023年的9.6:49.9:40.5,第三产业占比在10年间提升了11.8个百分点;今年1—10月,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562.3万人次、同比增长17.56%,实现旅游总花费192亿元、增长28.78%;涉旅企业税收比去年净增1600余万元,在破解“旺丁不旺财”“富民不富城”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今年“五一”“十一”最火县城排名中,弥勒分别位居全国第5位、第4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弥勒样样好”旅居目的地越来越为全国各地游客所青睐。


在城市更新方面,安宁市有哪些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安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按照“以有机更新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以城市更新改造为第一抓手,深入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经过持续努力,安宁的城市环境、形象和品质不断提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示范县城等荣誉称号,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安宁在城市更新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坚持“体检开方”。把“城市体检”始终贯穿在城市更新的各环节、各方面,通过“城市体检”把城市建设和运行中的疑难杂症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找准找实,在更新改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提升。近年来,累计投资12亿余元,持续实施水、电、气、管网提升改造,实施一批主次干道新建和改扩建,开展螳螂川河道治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积水内涝、空中“蜘蛛网”等问题,切实提升城市韧性。


坚持“规划引领”。在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还先后编制了安宁市旧城改造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公园体系规划等16个专项规划,勾勒出“一轴、两楔、两心、三片”山水相融、绿廊相间的城市空间结构,为城市更新改造提供科学的规划指引。


倾心整治“破乱”。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始终聚焦老城(城中村)基础设施破旧杂乱、公服设施缺失、排水不畅、安全隐患多等“破乱差”问题,在城市更新中逐一破解,经过几年的接续努力,将原来“破旧的老城”更新改造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核心区,2500余户、7800余名老城区原住居民深切感受到了城市更新带来的居住品质提升。


用心改造“老旧”。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抢抓国家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自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4.5亿元,完成主城区及昆钢片区58个小区、737栋老旧住宅及周边配套的提升改造,惠及市民6万余人。


精心增添“绿美”。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老城“+公园”、新城“公园+”行动,下大力气新建和改造提升一大批公园绿地。目前,安宁市城市建成区已建成公园98个,其中综合公园7个、社区公园40个、专类公园7个、游园44个,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6.95%,10万人拥有综合公园2.36个,绿地率达40.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47。城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已然实现。


提升城市“温度”。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始终注重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近三年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7所,新增公办学位5620个,新建或提升改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家、老年幸福食堂4家、养老机构7家,不断织牢织密“一老一幼”民生保障网,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更有温度。


提升城市“内涵”。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始终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致力延续城市文脉。先后实施了永安桥、遥岑楼、安宁文庙、安宁武庙的恢复或修复改造,实施了人民广场、永安老街(川庙巷)建设,让曾经的老电影院、老广场、老灯光球场不因城市建设而消失,让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融为一体,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在“城乡融合”方面,澄江市是如何推动相关工作的?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澄江始终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市对城乡融合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具体要求,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了全市城乡融合水平持续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质稳步提升。澄江市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情况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

坚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坚持以抚仙湖保护治理引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乡“两污”设施建设,建成污水处理厂6座,污水处理能力达4.7万立方米/日,建成污水管网1604公里,抚仙湖流域339个村组截污治污系统实现全覆盖,城市、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9%、97%;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垃圾处理能力300吨/日,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餐厨垃圾收处全覆盖。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6.55%,卫生公厕覆盖率达100%。21条入湖河道水质优良率达85.7%,抚仙湖水质保持优质,厚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色成色。


坚持“五城共建”为统领,提质提速城乡融合发展。严格落实空间管控规定,完成抚仙湖流域国土空间保护和科学利用专项规划,完成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划定抚仙湖“两线三区”并实施管控意见,完成全市41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注重城市运营管理工作,成立市委城市工作委员会,组建城市建设平台运营公司,整合资源高位推动新型城镇化和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累计投资110.63亿元,实施40个重大项目,全面补齐城市短板,深入实施绿美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01平方米,入选绿美城市省级试点名单,被列为云南省美丽县城,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坚持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加快推动城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聚焦民生重点,建成天然气管道61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5%,手机5G信号覆盖率达94.3%,全域行政村所在地100-1000M家庭宽带光纤接入及4G信号实现全覆盖,实现充电桩村村全覆盖。城区实施打通断头路和市政道路改造提升,市政路网密度达10.19公里/平方公里,乡村公路总里程894.1公里,全市所有自然村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改造共美家园11个,完成城区2个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坚决执行省、市关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达100%,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创建通过省级评估。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玉溪市中山医院投入运营,紧密型医共体各项指标不断提升。获评2023年云南省“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称号,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夯实城乡发展基础——

坚持镇(街道)、园区抓经济促发展,全力塑造城乡融合发展新优势、新动能。认真落实镇(街道)、园区抓经济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抓固定资产投资、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抓企业及“四上”企业、抓农业基地建设四抓工作,把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统筹起来,充分激发人文、生态、区位、产业、自然资源等城乡融合优势。现代农业成效显著,创建现代农业基地649个,打造水肥一体化设施农业2.4万亩,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6个。文体旅融合发展破局起势,大力发展“体育+”“研学+”“旅居+”“生态+”“演艺+”“康养+”等旅游融合发展业态,推出帆船、滑翔伞、潜水、骑行等10余种热门旅游产品,文体旅“融”出了大流量“合”出了新价值,获评“2024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连续5年入选“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营商环境改善持续改善,培育市场主体3万余户、企业5300余户,深入实施处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和企情工单制度,为文体旅融合市场主体、现代农业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运营提供全方位服务,全力塑造城乡融合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坚持把促农增收作为城乡融合发展鲜明导向。认真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云南省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坚持以群众尤其是脱贫人口增收为主线,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全面加快玉溪市“千万工程”全域试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培育农业市场主体1316户,打造海口稗子田、万海样榜山等一批数字化、设施化现代农业基地;形成联农共富利益联结新机制,成立村集体“强村公司”55家,45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0万元;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加强重点群体托底援助保障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68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460人,帮助446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依托“农危改”项目,组织培训乡村工匠450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2万人,今年1—9月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77元,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全面消除,脱贫人口收入增长15.72%,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享改革红利。


景洪市作为“绿美云南”战略部署中雨林城市试点,是如何聚焦以人民为中心、宜居韧性等要求切实落实绿美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效?

近年来,景洪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绿美云南”战略部署,践行“三法三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热带雨林为特色,全面推动绿美城市和绿美社区建设。


景洪市按照建设世界雨林文化中心,将景洪市打造成为生态丰美、环境优美、城市谐美、人文醇美、百姓富美、生活恬美、建筑蕴美、社区和美的云南代表性绿美城市的目标,开展城市公园、城市绿道网、绿美街区、绿美街道、绿美社区5大主要板块绿化美化行动,推进雨林树种、雨林元素、雨林文化、雨林景观进城市进街道进社区,促进生态空间与城市生产生活空间融合发展,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雨林城市风貌。


以规为先,突出雨林城市定位。先期规划,积极对照《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要求,以“绿美云南新标杆、中国雨林第一城”为建设定位,成立绿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城市园林绿化专家库,借力知名设计团队,构建战略合作关系;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以科学规划为绿美景洪建设指明方向、规范实施。


建管并重,构筑绿美长效机制。坚持“管建并重、管培并进、管监并行”原则,制定了《西双版纳州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与管护的指导意见》,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专家现场试点示范,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以“一树一策略”“一路一方案”标准推进城市绿化精细化管理养护,提升管养水平和质量;在绿化提升改造时同步安装了喷灌、雾化、灯光等配套设施,确保后期管养成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群众监督作用,曝光查处毁绿情况,提升城市管护监督水平。


以美示范,着力提升绿化品质。以“一街一景”和“增绿提质”为原则,以“绿美云南行动”暨景洪市生物多样性进城市进街道进社区示范项目为引领,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塑造“雨林城市”特色,保留现有乔木,以乡土树种为主,搭配色叶、开花灌木地被、攀缘、附生以及驱蚊植物,增加雨林开花、色叶植物以及具有傣族文化风情的景观小品、生物多样性标识标牌,打造具有生物多样的雨林街景,成为全省典型示范。景洪市建成区绿地率40.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23平方米/人,城市道路、公园、节点绿化美化水平和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人在城中,林城掩映”的雨林城市风貌初显。


坚持共建共享,助力全民爱绿护绿。以“可持续发展、产业带动”为发展指引,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乡镇捐苗活动、志愿者爱绿卫生服务活动,谋划组织市民开展认种认养活动,提升全民爱绿护绿建绿意识和水平;并通过筹备谋划,打造了11.14万平方米绿化苗木基地,为市政供给苗木和培育苗木,进一步推进城市绿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绿美城市建设夯实基础,推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局面不断形成。


剑川县如何围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走出自己的文脉传承特色之路?

一直以来,剑川县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要求,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历史文脉为根据,不断超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体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扎实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近年来,剑川县始终坚持“以申报促保护”,持续加大名城保护整治力度,始终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体现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编制了《剑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先后申报了2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0个中国传统村落,公布了152处历史建筑,全面开展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文物普查与建档,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环境整治、传统民居的修缮维护、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并不断提升保护工作内涵,使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在社会各界名城守护者的高度重视下得以保存下来、存活下去、利用起来。


有序推进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管理。实施了剑川古城、西门外街2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先后对剑川古城段家巷、忠义巷等9条巷道实施了污水、强电、弱电、供水、燃气等市政管网入地工程;实施了剑川古城巷道雨污分流、强弱电入地等工程,覆盖古城全部巷道;实施剑川古城、西门外街的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完善污水收集主管和截污次支管,建设、改造污水管网总长约10千米。


实施剑川古城绿化及亮化工程,绿化区域包括报国寺、剑川县委、名人故居、八角亭、余庆宫等;亮化工程包含报国寺、八角亭、施魏氏宅院等。


实施剑川古城价值展示设施建设,包括剑川历史文化博物馆、赵藩文化传承中心、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报国寺及古城内标志性牌坊等。


2022年,制定《剑川古城不协调建筑风貌整治方案》,对剑川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巷道实施沿街立面风貌整治。同年印发了《剑川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围绕县城风貌特色、绿化布局、整体空间、道路交通、生活服务、治理能力、安全运行、文明素质、产业和业态培植9个方面。


坚持活化利用,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做实古旧建筑活化利用文章,推出赵藩陈列馆、张伯简纪念馆、周钟岳故居等一批优秀的历史文化保护精品项目;将余庆宫与剑川白曲的传承展示相结合,打造剑川白曲技艺传承展示馆;将李瑞棻宅院打造成木雕馆、木雕精品的传承展示和销售平台;将都司宅院利用为中央美院驻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建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博物馆22家,形成博物馆群,2019年剑川县博物馆群建设被纳入云南省博物馆群六大片区建设试点中。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拓展剑川木雕、剑川白曲、石宝山歌会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内涵,成立14个传习所和1个传习中心,组织传承人到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布扎刺绣、木雕、白曲、阿吒力传统民俗音乐等非遗培训。评定“园林庭院”160多家,有效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古城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以产兴城”方面,禄丰市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禄丰市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大抓产业、主抓工业,以产促城、以产兴城、以产聚人,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由“十三五”末的37.07%提高到2023年的42.62%,成为云南省首批10个“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20个绿美城市之一。做法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三个结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产促城。一是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留足发展空间。以第三次国土空间规划为契机,按照城镇开发边界为现状用地1.47倍的比例,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38.5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边界13.15平方公里,为承接东部地区和昆明周边产业、功能疏解转移,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留足空间。二是结合园区提级扩能,推动产业集聚。抢抓省州党委政府关于支持云南禄丰产业园区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的机遇,优化调整园区“一园四片”规划布局,以县城为中心的金山片区规划面积9.01平方千米,涵盖全球最大单晶硅切片工厂和迄今为止楚雄州最大工业投资项目云南德胜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三是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强化就业服务。构建市镇村组四级就业服务体系,把村长发展成为经纪人,通过五大产业链大党委和“零工市场+零工驿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与企业绑定,以及引导职业技术院校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把“工匠请进讲台,把课堂搬进车间”,实现职校学生出校门、进厂门。同时,推动群众“出了家门就进厂门”,实现就近就业、以企养家,直接带动就业1.5万人。


“三个聚焦”培强市场经营主体,以产兴城。一是聚焦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率。全面清理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限制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以书记、市长“坐诊接诉”为抓手,充分发挥园区政务服务工作站、助企兴链帮办团作用,各级干部下沉一线,“一企一策”“一事一议”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堵点,切实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及有感度。二是聚焦民营经济,助力升规达现。大力实施民营企业培优扶强和企业家孵化专项行动,支持云南国钛、锦润数控等“链主”企业培强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以1户独角兽、2户百亿级、2户国家级专精特新、6户全省百强民营企业、17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干,5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支撑,861户工业企业组成的产业梯度发展体系。三是聚焦重大项目,强化要素保障。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发挥项目谋划储备协调中心作用,对项目谋划、落地、经营进行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让项目以最快速度开工、企业以最简手续入驻。坚持随机调度重大项目推进“卡点”,“腾笼换鸟”盘活“僵尸项目”,全力解决用电、用气、用水、环评等要素保障难题。


三个大抓”补齐公共服务配套,以产留人。一是大抓城市更新,实现宜居宜业。紧盯国家和省州政策导向,争取整合各类资金实施“五城共建”项目31个,打通断头路7条,新建改造市政道路15.8公里;修缮改造雨污和供水管网204.9公里,建成口袋公园21个、海绵城市3.23平方公里;拆迁老城区房屋3445户,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9755套,满足了3万余名进城务工人员和随迁家属的住房需求。二是大抓教育提升,推动产城融合。新建改扩建市第三、第二幼儿园,新增城镇学位480个;试点实施初高中一体化办学,禄丰一中成功晋升一级二等高完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学校建在园区,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与昆明理工大学共建的绿色钛现代产业学院招生办学,市职业高级中学围绕产业设置专业,打通了学校为企业输送优秀技能人才的渠道。三是大抓医疗配套,改善就医条件。持续加强县级医院薄弱专科建设,市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城区3所公立医院优势互补,实现了“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的转变。实施禄丰市老年养护中心建设项目,新建老年幸福食堂3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个,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托育中心等“一老一小”设施实现城区全覆盖。


下步工作中,禄丰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抢抓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政策机遇,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让禄丰真正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来源:云南发布

编辑:许杨

审核:董建伟


云南评议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
由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是部门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发展改革工作动态、权威信息,提供政务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