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权威」的父母,将人生的能量还给了孩子。
文摘
育儿
2023-11-30 23:51
四川
在刚开始的一年里,我琢磨着养育孩子吃喝拉撒最辛苦。孩子时刻需要你,名为“生长曲线”的焦虑伴随你,于是你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照料,时常累得面目浮肿,模样都难看了。
但随着孩子逐渐显出幼儿的神智,我发现最大的「难题」并非养育本身。成为家长后,不少人内心都会滋生出“我可以掌控孩子”的错觉。因自己能暂时包揽决定这个幼儿的基本日常生活,因自己暂时懂得的社会常识和知识比这个幼儿多,因自己暂时是这个幼儿在世界上最依赖的人,很容易觉得孩子是个人的“所有物”。有一次午间陪溪溪喝睡前奶,还剩40ml时她将奶瓶递给我说:妈妈,我不想喝啦。溪溪一头扎进床里,脸趴在枕头上回手摆了摆:不要啦,已经喝饱了(拍拍肚子),小妹妹想睡觉啦!我还未作声,她又回头招呼我:妈妈过来,妈妈陪我睡觉,我不要喝奶啦,睡觉!还要出去玩的!(指睡醒后)
我妈在旁边围观全程,忍俊不禁道:你这个女儿太有主意了,再大点你就拿捏不住她了。我心想:为什么要拿捏住孩子呢?拿捏住孩子是好的吗?当然,我妈只是随口一句玩笑话,他们对溪溪的养育和陪伴,与小时候带我时堪称超级双标。但对很多父母(包括80、90后成为父母的我们)来说,「权威感」都是难以放下的“架子”,好像拿捏住孩子才是对的,有安全感的。
小到她的吃、穿、玩、睡,全都能由你一手「安排」。因着她的自我意识还未发育起来,只能全身心依赖你,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打扮她;你可以决定她一日三餐吃什么;你可以规划她的每日作息,比如何时起床or睡觉、何时玩耍、何时学习……
一些家长无法自拔地沉迷其中,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或恐惧孩子逐渐长大脱离自己的控制,便会开始过度限制、打压、否认孩子。“我说的做的都是为了你好,除了我还有谁会管你??!”说一些道德绑架的话,故意碾碎孩子的追求,贬低孩子喜欢的人事物。只要把这些都加上“我是为了你好”的前缀,就在家长心里顿时摇身一变得“合理”起来。有的孩子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变沉默、抑郁,有的孩子会在长大后不愿意回家、减少和父母联系,有的孩子处理不好亲密关系、又陷入一种轮回。但曾经控制欲旺盛的父母,突然在某一天向孩子示好或者抱怨他们不孝顺、不亲密,全然遗忘曾经的束缚、情绪倾泻和压抑。
孩子完全跟随安排时,眉目含笑;孩子哭闹抗拒安排时,眉头紧锁。我意识到,若是任由父母的掌控感肆意发展,亲子之间来日的关系怕是将会万劫不复了。
猖獗的掌控欲,只会偷走、消耗孩子的能量。冰冷的家庭“权威”,要求孩子为自己的情绪买单,其实是家长不甘心放弃掌控欲的体现。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不以「权威」压迫,是当下我以为成为父母最难的事。许多父母可能还没明白,我们对孩子的看法和要求,其实是“对自己评价的折射”,而不是孩子真实的自己。我们害怕、讨厌在孩子身上出现的东西,其实是讨厌自己身上有如此这般的特质。巨婴国里曾提到过,诸如“我的辛苦都是为了你”、“我维持不幸的婚姻是为了你”、“我工作挣钱都是为了你”之类的情绪,都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错位,把自己的情绪失控都归咎于“孩子不听话”或“孩子没有给我的付出相对应的回馈”上,让孩子为大人的情绪负责。有爱的能量流动的亲子关系,不会是“打压、否认”的形式出现的。当任何时候,我们放下“父母的权威”,代表我们内心曾受过伤的小孩也开始走向痊愈,而这,能“治好”我们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