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的孩子“随便打”,现在的孩子打不得?

文摘   2024-08-31 22:25   新加坡  

今天溪溪午睡比较久,直到快吃晚饭的时间才醒来。我听见她起床后心情颇好地和她爸聊天,很快爷俩一起来找我,溪溪手里还拿着一块旺旺雪饼。

我脱口而出:“你怎么在吃这个呀?”

正准备把雪饼放进口中的溪溪闻声抬起头,定定地看了我几秒钟,接着很委屈地嘴巴一瘪,鼻子一挤,放声大哭起来。

我说:“我们不是约定好了吃完饭再吃吗?”

孩子哭得更大声了。

我明白再继续讲孩子肯定无法听进去,于是我轻轻抚摸着她的背,半环抱着让她先慢慢冷静下来。等哭最厉害那阵过去了,她脸蛋上挂着眼泪告诉我“是爸爸允许她吃的”,我内心嗔骂一句猪队友,但只好装和颜悦色笑眯眯,“那吃完雪饼一会儿好好吃饭,能做到吗?”

她点点头,乖乖应到“好”,立马阴转多云开始咔咔吃雪饼。

看她心情变好,我问,“刚才为什么想哭呢?”

溪溪说:“我怕妈妈凶我,抱我出去餐椅上吃饭。”

我立刻开始反省:啊?我平日里原来很凶的吗?我吓到她了吗?好在意这个问题啊。又有一丝欣慰:她会和我说心里话哎,说明我还是有被她信任的。

我又问她:妈妈很凶吗?是有的时候凶还是一直很凶啊?

溪溪啃一口雪饼嚼得嘎吱嘎吱,答道:“有时候。”

我松了口气。



前几天和我妈聊天,我妈说如今社会上抑郁的人好多,她们年少时根本就没听说过谁抑郁。

现在的孩子说一句打几下就抑郁了,换她们小时候,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打孩子是很“寻常”的事,特别到傍晚,邻里邻居常常打孩子打得此起彼伏。


我妈小时候邻居叔叔阿姨有三个孩子,家里采用连坐制,只要有一个孩子犯错了全体孩子一起挨打——地上画一个圈,用竹棍打腿打身上,不许哭不许躲出圈,出圈了打得更厉害,犯错的孩子打得久些,被连坐的少挨几棍。


“就这样也没听谁抑郁啊。”我妈说。

“那时候抑郁了也没法说吧,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这是种什么情绪。”我又问她,那现在几个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怎样呢?我妈答还蛮好的。

“打孩子是不对,但那个年代有几个父母懂这些?大家都在打孩子,孩子也觉得挨打很正常。你们现在看了心理书、育儿书,养孩子就比以前年代科学多了。”我妈感叹。

我和我妈开玩笑:“你也要庆幸外公的原则是打男不打女,所以你小时候没挨过外公的打。”

我妈又气又笑有1.5语。

我又想,以前打孩子用棍子打,打那么厉害都没事;现在孩子别说打,语气重一些表情凶一些,就感受到被伤害。

这是为什么呢?




好像也不完全是因为以前的父母不看育儿书,现在的很多父母看育儿书的原因。

在我们父母的年代,多子家庭是常态,父母每天外出辛勤工作,考虑得最多的就是怎么让一家人都吃饱饭,怎么把孩子养大成人。

至于孩子学习进度到底怎么样,孩子心理有些什么需求,孩子之间的矛盾摩擦……都不太在父母的考量内。只要孩子成年后找到一份工作,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吃饱穿暖,对大多父母来说这就ok了。

在家里,大哥大姐给弟弟妹妹洗衣做饭是常事,孩子之间打架吵架是常事,放学回家聚在一起泥里打滚完脏兮兮回家也是常事。

父母面对犯错的孩子,愤怒的心情不知如何疏解,打一顿孩子出气;而挨打的孩子哭完,用手横着一揩鼻涕,又照样找身上同是伤痕的朋友们野去了。

家里孩子多,生存压力下,父母没时间没精力挨个对孩子们嘘寒问暖谈情绪谈心理,孩子们你看我挨打我看你挨打,都觉得挨打并不是个奇事,于是在那个年代的孩子们一个个就像路边富有生命力的野草一样,肆意生长

但没有“抑郁”,就代表他们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吗?好像也不然。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被父母抱在怀里呵护的印象要追溯到很小很小(我最早的记忆大概在五六个月),从小学时代起,父母就很少和我拥抱亲密,像“我的宝贝女儿”、“爱你宝贝”这种话更是传说级别的稀有出现。

就算我能从行为里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可在他们的童年模式里并没有接触到过父母与孩子充满爱意循环的相处,因此也不懂要怎样去和自己孩子“亲密接触”。

他们在成长中的紧张、压抑情绪,可能由兄弟姐妹共同分担,可能内化为隐形情绪,也可能变为他们性格的一部分。不知道如何和自己的愤怒相处,也不知道怎么排解类似的情绪,所以“打孩子”又周而复始地成为了他们的惯例,用在了我们这一代身上。




回到现在。

因为时代的进步和或许信息方式的更新迭代,我们这一代人得以了解更为“科学”的育儿方式。

我们意识到打孩子是“不对”的。我们意识到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

不过与此同时,现在孩子得到的“爱”和“关注”也一样成倍增多。以前一个孩子可能分不到父母1/5的注意,如今一个孩子在家可能会吸引5个大人的注意。

这样的量级变化,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孩子的情绪感知。从外界的信息收集里,他们能感受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期待和关注,也更容易观察到外界对自己的“反馈”。

尤其是对高敏感、高需求宝宝而言,当所有的“目光”汇聚在一处时,仿佛一顶追光灯跟着ta,有爱、又有压力,最终五味杂陈为紧张和焦虑

这或许也是“如今的年轻人容易抑郁”的原因之一吧。

对如今的父母来说,找到这之间的平衡也是一个不简单的命题。




在我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也会落在溪溪的“观察”里后,我觉得适当的“放养”不失为和孩子相处的一种良好方式。

在她需要的时候在她身边,保护、陪伴;在她不主动要求的时候,给空间、自由。

用“伸缩自如的爱”和孩子相处,或许会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MY溪溪
这里是一只企鹅的事件记录薄~充满育儿小感悟、生活小瞬间、看剧聊八卦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