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两天只睡了四个小时,一天只吃一顿饭; 天气这么热,却舍不得吹空调,都是为了给你攒钱; 你可千万得好好学习,不能像我这样……
“你只是一个小孩子,你能懂什么?”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以上这些话,在你家里是否经常出现呢?
教育孩子路上,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总是习惯性替孩子做出选择。
小到今天出门穿哪件衣服,周末要怎么安排时间,大到以后要考哪一所学校,选哪一门专业,找什么样的工作……
印度高分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法罕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他从小,就想要当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
可家里人早早为他规划好了一切,把他培养送进工程学院,期待他可以一路安稳妥当。
法罕不开心,终于决定向父亲坦白自己的心声。
但还是被泼了冷水:
“你在丛林里能挣到钱吗?”
“五年之后,当你看到你朋友都买车买房了就会恨你自己了。”
相信爸爸一定很爱法罕,不想他失败,才会狠心“劝阻”他。
只是,爱的初心并没有错,错的是方式。
如果一股脑将自己的想法灌输到孩子脑袋里,甚至还总觉得他们年纪小,不足以为自己的人生做抉择,无疑是一种控制和霸权。
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除了你之外,是他们自己。
一味用自己的眼界和思维去束缚孩子的选择,框柱的其实是孩子的未来。
在合理的范围内,学会放手,孩子才能走出属于广阔天地。
而你需要做的,是给他们兜底,不让他们在底线问题上出错。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位网友的故事,颇有感触。
男孩是个高三生,这段时间压力很大,状态不太好。
明明很努力地看书、刷题,成绩却不升反降,这让他觉得又累又茫然。
所以,他就试图和妈妈商量,看自己能不能请两节课缓一缓。
只是,妈妈却说:“你有什么好累的,上学而已,没事请什么假?”
这让他觉得十分压抑。
无独有偶,一个初二女生说,自己每天都在刷题,但脑子好像就是被堵住,每天一紧张就拔头发,仅半年,头就秃了一大片。
还有个10岁男孩说:是不是非要看到我跳楼,父母才能相信我早已不堪重负?
这个时代,很多父母,似乎都很难和自己的孩子共情。
在面对孩子疲惫、难熬、压力大的问题时,他们总会抛出一两句“旁观者”的冷漠:
一点挫折都受不了。
你就是矫情。
这么娇气能成什么事儿?
你这算什么,我当初……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儿童自杀报告》中有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
而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45.5%)。
面对负重前行的孩子,家长首先要看见他们的苦,知道他们的累。
然后,再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一起疏解来自世界的压力。
多说说:
没关系,我理解你。
放松一点儿,我知道你很累……
毕竟,这个年代的孩子已经很卷了,爸爸妈妈,可千万别在不经意中,成为压倒他们的那根儿稻草了。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妈妈带着女儿在跳绳。
女孩跳了几下,但不是没抬胳膊抡绳子,就是忘了跳,很显然她不熟悉这项运动。
妈妈又示范几个,但小女孩还是不会。
此时,妈妈着急地说:
“你怎么这么笨,说了多少遍了。”
“从小你就四肢不协调,运动能力差,这点儿小事儿都做不好。”
随着妈妈的抱怨,女孩的动作显得更生硬了。
后来,干脆把跳绳一扔不跳了,“我就是笨,也学不会,我不学了!”
女孩跑开之后,这位妈妈还无奈地和周围的人说“这孩子从小就倔,脾气又大,说几句就不爱听”。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家是不是也出现过这种场景?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啥时候能带上脑子,一天到晚粗心大意的!”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就不知道让父母省点心。”
很多父母,总觉得把问题指出来,再骂上两句,孩子就能改变。
但却不知为何,孩子越变越差。
大人都不喜欢被指责,更何况是小孩子。
更可怕的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马丁泰彻博士还研究发现,消极的语言最容易影响孩子大脑中的胼胝体、海马体和前额叶。
也就是说,长期遭受语言攻击的孩子,会影响智商。
这也是提醒父母,有话千万得好好说,千万不要因为忍不住的一两句咒骂,而让孩子承受他人生无法承受之重了。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言辞虽然看不见,但却是一种能量,充斥在家庭、相处氛围和我们的心里。
用好了,是暖入孩子心扉的春风;用不好,也能成为伤人的刀子。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用错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良苦用心,就变了味。
掌握积极正向的话术,在日常沟通中给予孩子力量,才能帮助他们更积极、快乐地生活。
文末点亮【在看】,千万别让你的“刀子嘴”,伤了孩子的“豆腐心”。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钱志亮工作室】
回复【手指操】,跟钱老师一起锻炼手脑灵活性吧!
防止错过消息,记得点赞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