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医务人员编制风声再起!全员合同时代或将来临?

健康   2025-01-11 09:41   福建  

导语

真的取消编制后,医务人员该何去何从?

近期,「医务人员编制是否应该取消」这一话题在某医学论坛上引起广泛热议,一位退休返聘的主任医师说出了他的想法:


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型公立医院都存在编制不足问题,而几乎所有的基层医疗机构都存在有编无人问题,因此有地方就创造出「编制池」制度,其本质是用基层医疗机构的编制解决上级公立医院编制不足的尴尬。


因此,建议取消医务人员编制,以便做到一视同仁、同工同酬,特别是享受同样的五险一金,彻底解决退休金不一样的情况。医务人员就应该凭真本事吃饭,而不是因为有编制的保护在体制内混日子!


对于这位主任的发言,不少同仁在评论区回复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A:取消编制的话,我宁愿去养老院当医生,日常查房和老头老太太聊聊天就行,月薪6000,比我上班都高!


网友B:坐标西部小县城,二甲县医院,主治考过了一直不聘,如果再把编制取消,绩效2000加900工资,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更不知道取消编制之后没关系的自己能不能留在医院!


网友C:编制目前已经是鸡肋,获得编制的目的是企图享受医疗体制内的待遇红利。彻底取消公立医院事业单位性质、取消编制势在必行。


以上几位同仁分别从看好与不看好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取消医务人员编制」这一问题已经存在了多年,现如今,各种类型的举措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逐步实施试水。


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

公立医院“去编化”的十余年


实际上,推动公立医院去编制化的改革已有10余年的时间。


早在2011年,中央便确定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间表,依据计划,到2015年将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形成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其中提到,公立医院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逐步取消行政级别,明确规定新设立的医疗机构一律不准确定行政级别。


而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宣告开启了公立医院去编制化的进程。意见中指出要建立聘用制管理,编内编外统筹考虑,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协议薪酬。


图源:国务院官网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点名全国各省共148家公立医院作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试点医院。《通知》中明确要求:「依法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合同管理,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同待遇;提高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提高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


可见,新政策的主要目的还是要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水平,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加医院办院的自主性。自此之后,全国各省都在积极跟进,特别是在试点医院全面开展了相应的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


但在2020年之后,去编制的浪潮似乎又慢了下来,甚至部分省份又开始强化编制的重要性。


2021年2月,国家卫健委公开表示「编制是事业单位统一的管理手段和重要资源,决定了事业单位法定用人规模以及附着在编制上的各种待遇。公立医院编制是稳定和吸引医务人员、保障公立医院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国家满足人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制度保证。」


图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2021年10月8日印发的《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也不再强调去编制化,而是重新提出「逐步消化现有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编制管理」。随后,广东、青海等地在医改文件中也重申了这一观点。


不过,从去年开始,去编制的风好像又吹了回来,全国多地又有多项举措颁发。


2024年7月30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共山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直接明确取缔编制、事转企的具体执行措施:根据政策要求,转制成企业的事业单位将收回所有事业编制,原工作人员也将从省编办的实名制名单中剔除,并与新成立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正式成为企业工人,也就是合同工。转制后,企业要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妥善处理与工作人员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79家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并核销编制,但此次改制并未波及医疗机构。不过秉持着未雨绸缪的心态,还是有很多医务人员感到忧虑:虽然此次改制暂未波及医疗机构,但文件落款中「山东省医疗保障局」赫然在列。


除此之外,前段时间,在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印发海南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了要「推动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并要求全面落实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全员聘用管理。


全员聘用制,即按照实际的工作需要设定相应的岗位,然后医院聘用拥有相应技术的医务人员,即医院的所有员工,包括现存的编制内、编制外员工以及新进的员工均需要重新签订聘用合同,实行聘用制管理;待遇上也按照聘用的岗位的等级进行管理。


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医务人员全员聘用制不过是公立医院去编制化改革的一种表现形式。


图源:海南省人民政府官网


真的取消编制后

医务人员该何去何从?


取消医务人员编制,无疑将对整个医疗行业及其从业者产生深远影响。


取消编制后,没有了编制的保护伞,很多只会“摸鱼”“混日子”的医务人员将浮出水面。没有争议的,所有医务人员都只能更加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优化,以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这将激励医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诊疗水平,最终惠及患者。


相应的,医务人员将不再受限于特定机构的“铁饭碗”,这有助于促进人才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自由流动。高水平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个人职业发展、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从而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有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缓解城乡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同时,医疗机构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也会加大在培训、职业发展路径建设方面的投入。


值得关注的是, 正如上述多项政策提出的,鼓励一视同仁、按劳取酬、同工同酬等要点,取消编制意味着所有医务人员都将基于工作表现、专业技能和市场供需关系来确定薪酬,而非身份或编制。


虽然取消编制带来了更多职业发展的可能性,但对于部分习惯于稳定编制的医务人员来说,也可能面临职业规划上的不确定性。他们需要更加主动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适应更加灵活多变的就业环境。此外,失去“编制”这一安全感,可能会对部分医务人员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铁饭碗」的崇拜也不再盲目,与其将希望寄托在编制身份上,不如把自我提升、自我学习放到首要位置。



来源 |  丁香人才、梅斯医学等


泉州医界
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公益宣传的新媒体,社会公众寻医问药的新参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