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敌对所有人

职场   2025-01-22 07:31   上海  

今天讲一个很重要的博弈问题。

如果我们被安排无聊的工作重压,想要反抗,请问,到底和谁反抗?

毋庸置疑,是和给我直接下达布置任务的直属领导。

但现实情况往往复杂得多。

首先,同事的行为眼花缭乱。

有的人吃饱了饭不干活,天天躺平。

有的人不光躺平,还甩锅,把自己的活甩到你头上来。

有的人不光甩锅,还搞事情,各种背后动作,妄图搞你。

关键同事还不是一个人,有一群,有各种五花八门的操作。

是敌是友非常薛定谔。

其次,分管领导也不是省油的灯。

她在组织架构中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十分想要用权以凸显自己的存在感,可客观上又缺乏担当(实权不足)。

这就造成她喜欢从小员工入手,跨级命令、指手画脚。

非但无益于指导,反而给工作增加负担并添乱。

最后,一把手大boss更不是好惹的。

工作的源头或者始作俑者就是他。

小领导们固然卷,但说到底也是为了他。

他要求高、标准严。

虽然不直接对着小员工,但布置要求说一不二,一竿子到底。

总之,当四面八方涌来各种工作,发生各种情况时。

处于漩涡中心的实务者,似乎成为了众矢之的。

干不完的活,挨不完的骂,背不完的锅,多做多错,为人嫁衣,越混越糟心。

这一切,构成了混沌的周遭环境,给博弈增加了难度,剪不断、理还乱。

——————————————

这时候,很多人往往就“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了。

想这么多干嘛,怼天怼地怼空气,干就完了。

我在写同事论的时候,就有很多朋友表示不认同。

同事都欺负到头上来了,你不狠狠的干他一架,还搞什么关系学,怂货。

谁搞我,谁与我不利,我就怼上去。

包括对待上上级领导也是如此。

他们明显是直属领导的帮凶。

一是不断地给直属领导下达项目,使工作干也干不完。

二是帮着直属领导对下压制,甚至直接找普通员工,让员工面临一对多的不利境遇。

三是直接上阵布置工作,伺候的不好还容易遭记恨。

怎么看也得予以坚决反击。

否则谁都能捏上一把,咱这日子还怎么过。

—————————————

情况就是这样,现实是混乱的,环境是复杂的。

但在这纷繁复杂的职场中,我们究竟是乱打王八拳呢?还是有的放矢、策略行事呢?

这时,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先贤,引出了今天第一个观点:

先贤曾经说过,事物总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解决问题还是要抓主要矛盾。

先贤还说过,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对付最主要的敌人。

先贤这么说了,也是这么做的。

军阀混战时期,割据体系是阻碍国家统一和进步的罪魁祸首。

这时候,果党就是可以团结的力量,甚至要加入它、改造它,合作起事。

但随着军阀失势,果党占据主导并发动反革命政变,勇者就变成了恶龙。

那,就不得不团结一切被压迫势力,包括民间武装,草莽吐司之类的,来针对果党。

否则光靠绝对的主义,长征也是寸步难行的。

不过,随着抗日战争爆发。

主要矛盾又变成了侵华日军。

果党变成了不得不合作的对象,需在矛盾中求团结。

最后,随着日本战败,阻碍中国民族复兴伟业的,又剩下果党这个超级买办了。

所以,要团结一切进步人士及政党,夺取属于人民的未来。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善于团结一切统和势力,以拼上百年复兴的最后一块拼图。

——————————————

那么,在体制职场中,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什么是团结对象,什么又是针对对象呢?

我能不能所有矛盾都对抗,所有对象都不团结呢?

也不是不行,但这取决于你自己有多强?

如果你本身就是资深一把手,身边全是跪舔派,上级都是支持者。

那你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如若无人之境。

问题是,你是吗?

大概率,你只是个无权无势的普通员工。

虽说人格上不一定弱势,但绝无什么可供挥霍的博弈资源。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光对付一个直属领导就已经够累了,你真的有余力去长期多线作战吗?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只能锁定直属领导作为我们唯一的对手,其他人,都是可以团结对象。

之所以这么定论,也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的。

你想,直属领导之所以称为直属,盖是因为他是直接布置你任务、和你交互最多的人。

尽管,在某个时期、某个阶段,你可能和同事、分管领导、甚至和主要领导都发生密切互动。

但长期看,直属领导仍是你的工作源头,是频繁事务绕也绕不开的坎。

既然这一特性不可改变,那其他人就只会是次要的。

即使你把其他某个人作为主要的博弈对象,你的直属领导也还在那里,不会消停。

所以,与其如此,不如集中资源精力攻其一点,方符合总体战略。

——————————————

此外,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要谈及第二个重要观点:

你在职场内的各种境遇,其实都是和直属领导关系的投射。

比如同事。

同事行为看似复杂。

但就工作场景来说,其出发的原点仍在于工作,是因工作而产生各种关系结果。

如果不是因为工作,同事本可以和你没有交集,更不会有冲突。

但同事的工作,恰恰也是由直属领导频繁布置的。同事波澜的背后,到处都是由工作派生出来的影响因子。

同时,直属领导对同事以及对你的态度,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同事对你的态度。

所以,你觉得同事对你怎么怎么样,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同事受直属领导以及其所布置的工作影响后,对你怎么怎么样”。

是不是这样?

又比如,分管领导也常常会和普通员工发生跨级工作关系,做的不好还不满意。

这时候,又会使人产生错觉,分管领导也对我有看法,横插一杠给我找事。

那分管领导是不是也该是我的博弈对象?

然而,必须看到,就算分管领导与你发生了工作关系,这种关系,其实也不足他与直属领导之间互动的几分之一。

分管领导和直属领导之间的联系交流其实更为频繁密切,远胜与你的跨级关系。

所以,看似分管领导与你有单独的关系,其实还是会受到直属领导的极大影响。

如果分管对你看法很负面,大概率有直属领导的一份“功劳”。

当然,这种影响大都是背地里的、非显性的,领导不会傻呵呵的告诉你而已。

所以,才称之为“投射”。

好,那既然是投射,那么你对着阴影再怎么折腾,都可能事半功倍。

只有去对着投射的本源,就是直属领导,才可能推动解决根本的矛盾。

解开了本体问题,投射自然也会迎刃而解。

我们一切的博弈方针,从来都应该是对着那个最大的工作关系方。

只有避免陷入各种投射阴影,才能让你集中主要精力,实现最高效率趋利避害。

——————————————

综上,一旦我们锁定了主要矛盾,那么次要对象都自动变成了可以团结的对象。

那团结具体是指什么呢?

其实就是化解和转移矛盾。

你想,如果你把矛盾都聚焦、并全部归结到直属领导这里,理论上你和其他人便没有了根本矛盾。

没有矛盾,自然就便于团结了。

举例,某个同事甩锅给你,让你给他擦屁股。

其实你不用愤怒,可以心平气和的接洽。

表示你个人没有看法,但工作任务需要由直属领导安排,请他和直属领导说即可。

如果直属领导真的安排给了你,那么你开启的就是和直属领导的博弈。

这样,你就始终绕开和同事的纠缠,针对的是直属领导为何给你布置这项工作(至于这项工作是不是别人甩锅的并不重要)。

而对上上级领导,又是另一种团结策略。

就是优先解决和处理上上级的需求,谋取好的印象。你可以理解为某种意义上的拍马屁。

积极的干分管领导的活儿,而把直属领导的活儿给晾在一边。

这样,直属领导肯定不满意。

于是,主要博弈点又回归到了直属领导那儿。

于是,经过不断的转移转化,你和其他人便没有了利益冲突,所有矛盾点全集中到直属领导那儿了。

这时,有人说,这么搞,会不会和直属领导冲突过于激烈,难以收场?

的确会。

但问题是,逻辑在于,就算你不这么搞,你和直属领导的冲突本来就不会少。

只不过,原来可能是120%工作博弈,现在变成140%了。

请问,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其实,你再思考一下。

本来,你可能要分出精力来接同事的锅,要纠结于接不接分管领导甚至怎么干主要领导的活儿。

现在,你把他们全部打包,巧妙融入自己的总工作量中。

而你的总工作量,本来就会和直属领导发生博弈的,那不如打包一起博弈好了。

就是这个道理。

——————————————

那接着,我们思考最后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团结大多数,打包一起博弈,而不能多点开花,平均主义呢?

回答此问,我们需要引出最后第三个观点:

博弈看似是个人间的冲突,实乃是氛围冲突。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如果直属领导把你说得一文不值,似乎予以全面压制;

但,从上到下各级领导同事都觉得你好,整个氛围都向着你。

那你的腰杆子是不是就依然硬气,直属领导的攻击是不是反而自取其辱了?

既然称之为职场,那么“场”、它就不是一个简单双人关系,而是一系列关系的组合定位。

尽管直属领导关系很重要,但他也说了不算。

除了在具体工作任务上他的确是主导者,但抛开工作,他甚至不能决定你的人财物。

他真的要对付你,也得争取上级支持、组织认可、群众响应。

我以前就分析过领导真正动手的案例,绝对是纵横联合、多方共识。

平时那些嘴炮威胁,最多只是些情绪影响罢了。

因此,瓦解“上级支持、组织认可、群众响应”十分关键。

因此,团结才变得更为重要。

直属领导是永远不可能放过你的,你的工作就是他的全部,你996007还是混吃躺平,直接关系他的成绩、他的晋升。

你少写一篇特色都会让他感觉脸上无光、前途黯淡。

所以,你们是零和博弈,无法妥协。

但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和你只是间接关系,你们之间还有直属领导这个重要链接点。

所以,你们是有妥协空间的,你们完全可以回避矛盾,你好我好,和谐共生。

这里,有一个误区。

有人可能会把团结,理解为对方是站我这边的。

错了。

你团结对方,不代表对方就站你这边,不代表他就为你说话。

毕竟,你和他们的关系也没有和直属领导关系密切。

但,你不和他们冲突,始终争取与对方的和谐,还是可以的。

和同事平时嘻嘻哈哈、相互问候、嘘寒问暖;

和上上级拍拍马屁、积极有为、建立私人关系。

这样,即使他们不站你这边,但也不至于大力反对你,甚至在直属领导打压你的时候,保持中立、口是心非、暗通曲款。

那就够了。

只要氛围不是铁板一块,那对你而言,这氛围就是友好的,就是鱼如得水的。
所以,越博弈,越需要在氛围中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而不是斗天斗地斗空气。

别把自己搞成孤家寡人。

——————————————

身在氛围中,除了工作本身外,一切皆是缘。

针对直属领导,也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针对其华而不实、繁重无益、而又不公不平的工作分配而已。

不然,大可以上下一家亲,共同干事创业罢~

以上。


银行领导的白日梦
卖保险的小柜员
银行内卷是什么样子的?
在银行的我卑微到尘埃
开门红:任务随便下,完成算我输
躺平有理!躺平光荣!
银行业全员全面营销的局面能否缓解或结束?
我!大帅逼!进了银行!
行长你停下,等等你爷爷
为什么这代银行人对单位风评这么差?



内卷王
银行打工人联合起来呀,拒绝奋斗逼,抱团反内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