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吕老师说高考”,再点击“关注”,这样就可以每天读到吕老师的最新文章。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版图上,近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正在悄然发生——“研究生泛滥成灾”的声音逐渐浮出水面。
这一现象背后,是学位授权单位的大幅增加,以及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原本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二本、三本高校也纷纷加入到研究生教育的行列中来。
这一连串的变化,不仅带来了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激增,还伴随着学费的上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学位授权单位的“井喷”
自2018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
据统计,截至2024年,全国共新增了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授权点总数达到2755个,相比2022年的18442个,增长了近15%。
2024年10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关于2023年度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
该《通知》显示,北方工业大学等37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唐山师范学院等59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自批准之日起,可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
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使得更多地方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研究生教育。
然而,学位授权单位的“井喷”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方面,部分高校,尤其是原来属于二本、三本的高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尚未完全具备研究生培养的条件,仓促上马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滑;
另一方面,学位授权点的激增加剧了招生市场的竞争,部分高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不惜降低门槛,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招生人数的“井喷式增长”
与学位授权单位大幅增加相呼应的是,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
以2017年数据作为基数来看,2017年我国研究生招生80.61万人,其中,全日制69.19万人。招收博士生8.39万人,硕士生72.22万人。
在学研究生263.96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36.2万人,在学硕士生227.76万人。
到202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0.66万人,比上年增加19.00万人,增长20.74%。
2021年研究生招生117.65万人,其中硕士生招生首次突破100万大关,达105.07万人。
研究生就业竞争空前激烈
招生人数的激增,一方面为更多有志于深造的学子提供了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另一方面,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门槛也随之水涨船高,曾经被视为高学历“金饭碗”的研究生学位,如今却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原本本科生就能胜任的岗位,如今招聘单位却将门槛提升至硕士、博士学历,硕士生送外卖、博士生应聘保安的新闻时有耳闻。
据教育部数据,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79万人,创历史新高,而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应届毕业生offer获得率仅为44.4%,较去年明显下降。
学费上调的“连锁反应”
与招生规模扩大相伴而来的,是研究生学费的普遍上调。
近年来,多所高校纷纷上调研究生学费标准,部分专业的学费涨幅甚至超过50%。
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该校2025年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拟定为2.3-2.7万元/年,相比之前的1.2万元/年有了大幅提升。
苏州大学、深圳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也相继上调了研究生学费。
学费上调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方面,随着研究生教育成本的增加,高校需要通过提高学费来弥补资金缺口;
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希望通过学费调整来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
然而,学费上调也引发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和不满。
在教育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世间万物皆有度!
就目前来说,研究生扩招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已经泛滥成灾,是时候重新审视这一政策,让其停下脚步,以寻求更为合理和有效的教育发展模式了。
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感想?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欢迎转发,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
往期文章精选:
(作者简介:全国优秀教师,《高校招生》特聘专家,专注高考20年,出版专著20余本。每年应邀到各地讲座,培训高考志愿规划师,接受考生和家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