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遭到果报,如何才能互不相欠

文摘   2025-02-06 19:09   山东  

我们要相信因果
现在受的都是因果报应
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譬如过去生破坏他人家庭,今生遭人破坏时,就想好吧,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业果,正因为自己过去生曾破坏他人,今生才遭此果报,现在欢喜来还,从此彼此互不相欠。

假使你在还的过程中,还不断地反驳或反击,虽然老本是还了,但利息又生了不少。

无始劫来,生生世世,六亲眷属经常不停地轮转,这其间的因缘说也说不清楚。要到了自己真正明白自己的心、明白他人的心、明白一切众生的心时,才看得清善因恶因。

善恶因果业报就是这样来的。佛菩萨加持与否,就看自己是否心诚。

至于如何求呢?用一颗诚诚恳恳的心去求。求消业障,业障消失了,福报自然现前。这些道理看似浅显,真正做起来却很深刻。

例如同一件事,看他人做起来,觉得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等自己真正去做,才知道困难,并不容易。

再以叩头为例,叩头很简单,人人都会,若与佛无缘者,你要他在佛前叩头,那可是比什么都难。同样的,信了佛的,对三宝非常恭敬;不信的,就有不同的看法。由此观照我们的烦恼,这一连串心的活动,从受、想、识乃至善恶的心境,你就能明白一半了。


知道自己现在所受的,都是自己过去生所做的;现在想解决问题,从今后别再做就好了。不做就不再受,以前的,我今生受了,还了;还了之后不再做,就不再受。

再举个例子,譬如我们诵《地藏经》,或观音的经,或《金刚经》,就不再堕入三途,因为我们的心念及所有意识的活动,都没有堕三途的念头。念头没有了,身不行,怎么会再堕入三途呢?

修行就是把心看好,看看自己一天之中起了多少好念头、起了多少利益他人的念头?又起了多少个坏念头、起了多少害他人的念头?我们的身若是清净,心也清净,这样进佛堂拜佛,都是清清净净的。

反之,身不清净,也许多天没沐浴,或几天没换衣服,浑身散发异味,又带了一颗烦恼的心,这样进了佛堂,想求佛菩萨加被、替你解决问题,那是不可能的。这种人最好先解决自己的身心问题,再进佛堂。

你过去做伤害别人的事,损害别人的事,就是过去世尽给别人痛苦,不给别人欢喜,你今生所受的,你得不到欢乐,你也得不到幸福。那你怎么样呢?应当忍受不称意的事,就说还债高高兴兴还,不然还要加利息。

如果是现生遭到种种不如意遭到厄难,经常都是衰恼、不古祥的事,总使你恐怖、忧愁、不称意,什么事都不顺心。你怎么样对待呢?甘心忍受,耐心。说这是我过去的业障,别再造了,我现在就受吧,还报吧。应当甘心地忍受,不要怀疑,不要后悔,这一点非常重要。

放生 | 三源寺2月12日元宵节放生祈福法讯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
佛教故事 |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菏泽三源寺
三源寺由临济、云门二宗法脉传人演僧法师应十方愿兴建,以三学一源之佛理得名,位于菏泽东北庞王古村明观音庙旧址,观音菩萨曾于此诵经退洪救难。寺内殿宇楼阁错落有致,禅意幽深;寺外万亩牡丹相伴,天高地远。实为祈福纳祥、澄明心水、向佛证道之绝佳去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