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浮躁的现实时代,热火朝天的文化产业背后,崇洋媚外的时尚观念背景下,特别是当前的影视作品的台前,人们看的也多说的也多评判的更多,各说不一,各有见解层出不穷,幕后,到底什么样的剧本才是好剧本?都说自己是个“评判”家,或是“评论”家,甚至还有“评估”专家,其实都不是,到底谁来评定影视剧本?
所谓的“影视圈子”本来就是那么一个小圈圈,在于“影视明星”“娱乐明星”不断闪烁下;在于俗不可耐的“小鲜肉”“女神”的追捧下;在于一个个暴发户明星处处显富下,“影视圈”就被画上一圈又一圈,圈上加圈越圈越大,搅得清晰透底的水池混蚀不堪,使人迷惑误为“此水”深不可测,混水方可摸鱼。
面对愚弄混杂的影视行业现状,有时觉得实在没说的必要,但影视追从者及剧本爱好者蜂拥而至,显得前堵后拥,大家几乎都在梦想着一夜成名发财,而真正的影视从业者和剧本创作者却显得非常尴尬。本人在该行业混迹多年,虽未取得有多大的业绩和成功,但毕竟有过自己成功的电影作品,也历经过诸多坎坷和教训,总结自己的同时也实在忍不住为同行者出来析谈一下对此影视剧本的看法。
不是所有作者都能写剧本,都称自己是编剧,末曾拍摄过,未经实践发行过的影视作品,都不属于剧本署名编剧。也就是说不是真正做过编剧的人也就没有资格去评判别人的剧本,去教导别人怎样写剧本。几十万人写剧本,懂行的不过1%,金牌编剧不超20人
要成为一名编剧,必须实践自己的剧本,去生产出自己的影视作品。
简单的讲,剧本不是小说,无需给观众交代过多的详情,它只是一张建筑图纸,能够施工的图纸而已。至于交代?剧本只需对导演创作有个交代,导演只需对自己影视作品创作有个交代而已。剧本如果对观众有个交代,那么剧本就成为小说,小说面对着是读者,而不是观众,所以说编剧是不能够抢了导演的活。所谓好的剧本就是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悬念留给导演,可以说留出空白给导演填空,通常所说的“台本”“脚本”,导演对剧本的主要工作流程是将剧本变为拍摄台本(镜头本)至剪辑台本,镜头本对资深老导演来说就是一本连环画,具有美术功底的导演来说就是画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
什么是“烂剧本”?如果拟似小说的剧本,再好的文字功底那也就是个“烂剧本”,因为小说和剧本是两回事。有地点、时间、人物及对白,简单直接得当巧妙,易懂中有悬念,扩张中又有浓缩,这才是好剧本的基本定位。
好剧本不一定引出好导演,但好导演必然会找出好剧本。影视剧本不容忽悠,因为好导演不会被忽悠。
关于小说与影视剧本的关系。有一次我在网络版面上看了个帖,说有个小说作者自费修改剧本,我想估计遇到一个忽悠的主了,电视剧,多响亮的事啊。简单的说,一个制作机构看中一部小说的话,直接会跟作者谈买断修改权,不是三年就是五年,买断以后,制作方会找手艺好的“枪手”编剧攒本子,也许会请原作者介入,也许压根不请。编剧就是一门手艺活,制作方还怕你把好东西糟蹋了。小说作者改剧本的事,可以说完全不靠谱,筒直是扯淡,现在申报备案太简单了,剧本大纲(梗概)一递就可以了,无需递交剧本。关键是拍摄经费落实的问题,有剧本找投资商,有投资商再找人创作剧本。
知识产权受到侵害
针对剧本问题,2016年发生在本人工作上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枉费了我差不多整年时间,一部化费三个多月亲亲苦苦打造出来的电影剧本付之东流,不仅所创作的剧名被人私自注册,而且被诽谤诬告违约。
2016年5月经人介绍,杭州留下有位“富甲”农民,要投资电影请我创作。该“富甲”今年72岁,拥有个人多套房产。为追求时尚所谓浪漫主义的爱情观,据悉他曾经63岁离异,再娶比他女儿还小的23岁的传媒学院女大学生,生得小女儿9岁。该“富甲”对留下历史故事情有独钟,誓意打造电影赫名当地,列为文人志士之所愿,自称著作者,曾多次请人撰写未果。为迎合他的意思我编写了故事梗概,并为此故事题名为“留下十八家”,协定由我负责创作剧本,不曾想在我创作之时剧名仅被他私下注册。剧本按期完成后他不仅拒付剧本费,却执意要拿走剧本,因得不到剧本老羞成怒,借用电影申报备案问题无理取闹,不经司法途径解决纠纷却四处投诉诬告我违约,甚至不惜重金卖断电视民生栏目时间对我名誉权进行侵害。他的本意不是真心要投资电影,再说没有实业实力一般人也投不起这么强大阵容的古装戏,他的如意算盘最终目的就是注册盗名剧本,然后转手获取名利。
通过此事件来说明所谓造成“影视圈”的混乱,其实多数不出在从业者身上,而是更多的来之社会上这些“附庸风雅”的人。当下知识产权受到侵害较为频繁及严重,不是创作者版权意识不强未能自我保护,而是在完成和待完成作品的时候受到侵害,甚至被人盗用注册随意糟践,现象是:努力创作不如化钱注册。
什么是“金夜壶”的剧本?
“金夜壶”就是把自己剧本视如珍宝自我欣赏,就象收藏品一样不敢面世而沾沾自喜。
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影多数是靠故事浓缩悬念及艺术感染力打动和吸引观众;电视剧基本都是20集以上,需要靠情节来打动和吸引观众。很多新人编剧对人物关系结构以及故事悬念点都搞不清楚,动不动就打算写电视连续剧,写完了好像觉得没人识货,其实人家是怕伤你自尊而已。
写小说可以天马行空穿越意境,怎么不靠谱都行,可写剧本最好想清楚该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下笔之前想想该作品该给谁看?
编剧最不好心态往往就是敝帚自珍,自夸自扬,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就是最棒,总是喜欢批判别人写的东西,好不好等能不能生产摄制,等观众买不买账才是真的,买账了制作方才能赚到钱,不买账的其剧本那就是“金夜壶”。 再则,专业的制作单位是要多方面考察和评估剧本的收效率,不是说投资就可以投资的,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制作单位最起码首先要考虑这位编剧的剧本有否生产过影视作品,有过多少收效率?一般新人新作基本不会被考虑采用,如果有文字功底较好又有特别生动的故事必须要采纳的,也得通过老编剧修改后才行。没被制作单位选上的剧本都是有一定理由的,不能说是征集剧本有如何暗箱操作,因为谁都不会不顾投资风险,更不会跟钱过不去。
剧本市场剖析
目前影视产业的发展,除了院线电影和电视剧,还有一时兴起的网剧及微电影,甚至还有所谓的网络大电影等。仅些“喜剧、恐怖悬疑、恶作剧、打打杀杀”,拍摄手法五花八门,投机所好、争先恐后,蒙蔽缺乏心智的青少年观众去图个稀奇。谁都可以当编剧;当导演;当演员,业余的胜过专业的,为了生存专业的只能跟着业余打工,你忽悠来我忽悠去,使其投资商搞不清谁是专业谁是业余,能赚钱就行,可结果是好点的打了广告;烂点的打了水漂。
为了赚钱,很多编剧不再去化费时间努力搞创作,而违心地生产“快餐式”剧本。那些没有文学基础和文字功底异想天开的,东拼西凑误编乱造的,动则30集50集所谓的电视剧本。简单的算一集电视剧的成本60-100万吧,随手写了50集,最少投入的资金也得三千万,是人民币不是越南盾也不是泰铢,投资方投入是为了赚钱,决非人傻钱多。‘对投资方负责’才是编剧在下笔之前考虑最多的一句话。
现在写剧本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在追求文学创作?在这文化复兴的政策时期,可以说大多是些“时尚追从者”,就算是学戏剧和文学的本科学生,想在这编剧行业里达到生存,起码要5年以上才行,就如同一个企业不会让一个新手去当高管一样的道理。所能见到的是一种浮躁的心态,怨天尤人的对老戏剧和老影视作品的指责,甚至错误的理解。
编剧就是一门手艺,剧本如同被雕琢出来的一块玉,是不断指正和修改的,通常说能够修改的剧本都是好剧本。剧本写完了给谁?这是很多人面临疑惑的问题。现在影视公司多如牛毛,随便印几张名片摆几张桌子就敢号称要搞大制作,全国每年备案的电影电视剧过万,其实三分之一的压根开不了机,什么原因?就在一个“钱”字。
例如,电视剧《士兵突击》收视率较好,该剧投入了1200万元,可对制作公司来说,才赚了六十万。作为编剧你会怎么想?剧本就是一剧之本,最重要的不是几万字的剧本就可以的,我曾经接过很多剧本,不客气的说,没有一个可以用。
问题一激情澎湃,引发不了给人任何兴趣,这恐怕与作者的学识和经历有关,文笔确实很好,但作者较为偏执,缺少最核心的内容,感觉是在买弄自己的学问。
问题二天马行空,剧本没有任何的生活背景,人物人格分裂,例如,一个山里穷家男孩独自外出谋生,偶遇富家女,这个男孩突然无师自通各国语言,商战中富家女家破败落,又被人绑架,这个男孩忽然如变形金刚一般神勇,打的绑架分子落花流水,这种幻境如把青蛙人格分裂变成猫头鹰。
问题三具有“天才感”的想象力,写的一会火星一会冥王星,秦始皇是他哥们,康熙跟他是把兄弟,这简直是做梦都放在白天做。
从文字到影像的路有多长?
坚持观看电影频道或影院影片,看完做些笔头作业。找出影片优点和缺,拟写1500字左右故事梗概。如果是外国片,去写个这个故事的中国版。笔头作业5000字之内,如果坚持上百次。回头再看自己写的东西,感受会大不一样。
建议经常去看现场演出观察演员的表演,无论什么演出都要去看看,包括话剧、戏曲、音乐表演、甚至促销活动演出。
自己尝试去拍摄微电影或摄影小说,考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必考课目。除了影视剧本之外,还可以考虑写广告创意的剧本;参与一些表演学习班;尽量去体验什么是表演。如果有机会从影视剧的前期策划开始做起,然后跟剧组熟悉流程。
自我训练,从学习、体验、创作三个方面入手,既要对影视的学习,更要对影视时事的了解。 干货||如何“无中生有”构思一个剧本?
很多人总觉得编剧就是文艺家、作家,其实编剧无非是职业。很多人总觉得入门当编剧很简单,会说能写就行。但是要想在这个行当里干下去实在是很难,最起码你得有文学基础,还得学会接受被人耻笑。
当一个制作单位看中你让你操刀写剧本,除按照规矩签版权合同之外,你得考虑是否能够执行,合同是否能够保证其版权、收入、时效等问题。现在有否专业资质只要是文化公司都会做出投资拍摄影视的举措,找人写剧本,从编剧手里买剧本或说服投入,甚至从传媒院校学生手中骗取剧本等。所谓文化公司要想拍成电影或是电视剧,首要投资的是剧本,如果连剧本都不敢投入的话,那一切都是浮云,不能采信。编剧行业除了劳资就是靠版权的收入,还得找对制作公司,否则“竹蓝打水一场空”,荒废了时间和精力,甚至剧本被人剽窃和利用。有些文化公司不是真正去投资摄制影视作品,而是做剧本买卖生意,空手套取剧本,然后包装大肆广告进行高额销售。
常规的专业制作公司从剧本投资到影视投资是有一定程序过程,剧本选定后,先是报备立项,然后运行多次剧本研讨和修改;判定影片类型性质设计格调;进行市场调查风险评估和资金运作。分析该片观影人群和发行市场定位;规划主创阵容、生产和宣传发行;策划承揽广告商和企业赞助,申报立项文化扶持,为减低风险联合出品和联合摄制。运行过程基本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大体分为制作周期和发行周期。完成影片周期速度:一是靠影片创作;二是靠资金运作。
编剧与剧本的关系
俗言:“剧本如同十月怀胎的孩子”。剧本就像造人,不仅孕育而要胎教;不仅给予基因而要营养;更重要的附予灵魂,直至生产。
剧本是生动的说明词,非常简明要点,决非华而多余面面俱佳,真不是一般人都能写的,更不是非专业人员能看明白的。所以一般有过影视作品的编剧是不会将自己的剧本给非专业人员阅读的,更不会允许被人评头论足。
剧本中一场场画面的描述,如同一张建筑图的标注,用最短的字数概括出来的,拼接组合成影像故事的过程。写剧本或读剧本同样都要有文字表达能力;文字与影像相互转化的能力;具有感受力和思考能力;洞察影像深层结构能力。编剧必须拥有思维技术,而且有一定的生活经历,还有个人特有的想象力。
评论影视作品与评定剧本的区别
评论影视作品与评定剧本具有两个概念,评论影视作品目的性是否有观赏价值,而评定剧本目的性是否有生产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前者是应人所意,仅凭个人嗜好看法而已;后者必须是专业从事人员,以及投资出品和主创人员所考虑的问题,不仅考虑生产制作问题,而且全盘考虑观众喜好问题。
到底是谁来评定剧本?按照规范通常制片人接受剧本后由导演作出评判,确定是否能够生产制作,再交予投资出品单位,出品人参照制片人和导演评判数据来商定决择。真正出品人是不会将剧本交予第三方审阅评定的,也就是说除导演外,制作方和出品方才能评定剧本,任何人可以说无权力甚至是没有资格来评定剧本。 (作者介绍:詹必建,资深媒体记者、电影人,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原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电影故事片《廊桥1937》出品人及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