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软件老高」陪伴你日签的第997天
长按保存日签,可以分享或留作纪念
在布依族的年俗文化中,杀年猪被称为 “Gac mul ziengl”(布依语,汉语谐音:嘎睦厢) ,这一传统仪式承载着深厚的意义,堪称最具烟火气息、最为隆重且年味浓郁的年关盛事。杀年猪,是对过去一年辛勤劳作换来丰收成果的热烈庆祝,每一刀、每一下动作都饱含着收获的喜悦;它也是一场别出心裁的 “年终总结”,用质朴的方式回顾过去一年的生活点滴,将生活的酸甜苦辣融入到这热闹的场景中;同时,这更是一次家族成员与邻里之间情感深度交融的契机。在忙碌的杀猪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长辈们分享着生活的经验,孩子们嬉笑玩耍,邻里间相互帮忙,欢声笑语回荡在村落,让亲情与乡情在这年关之际愈发醇厚,成为布依族过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温暖篇章 。
在布依族的传统杀年猪的习俗有着一些讲究。比如选日子就很有门道,必须得是单数的日子,像腊月二十一、二十五或者二十七都可以。不过,腊月二十三可不能杀猪,因为传说这一天灶神菩萨要回天上过年,要是在这天杀生,会被看作是对灶神的不尊敬。还有腊月二十八也不行,这一天是猪的生肖日,同样忌讳杀猪。
除了日子,选屠夫(动刀子的人)也特别重要。一定要找那种 “能干又命好” 的人,也就是家里有儿有女,而且儿女都很有出息的人。大家都觉得这样的人来杀猪,能给来年带来好运。
到了杀年猪的那天,整个村寨都热闹起来,因为同一帮杀猪人,我们寨子大的了,有时还分成几帮杀猪的,他们一天要杀好几家的猪。猪宰杀完后,主人家会把猪头端端正正地摆在中堂的桌子上,然后点上香、烧上纸,诚心诚意地敬奉祖先,希望祖先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之后,主人就会热情地邀请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来 “吃庖汤”。这可是一场热热闹闹的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刚出锅的新鲜猪肉、鲜美的猪血汤,大家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谈天说地,欢声笑语不断。
小时候,我们农村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对杀年猪这件事有着超乎寻常的执念。我们不为那热气腾腾的庖汤,也不为过年时丰盛的猪肉菜肴,单单只为了能得到一个“Lungx boz”(布依语,汉语谐音:隆博),俗称“猪尿泡”,其实就是猪的膀胱,因为这东西可以吹成气球来玩。
每当快过年的时候,家里决定杀年猪,那可真是我们一年中最期待的时刻。一大早,我们就像只兴奋的小猴子,在家里蹿来蹿去,看着大人们忙碌地准备着各种工具。听到猪圈里猪的叫声,我们更是激动得不行,撒开腿就往那儿跑。
父亲和叔伯们都是杀猪的好手。父亲手里紧紧握着木棒,眼睛紧紧盯着猪,找准时机,猛地一挥,猪“扑通”一声就倒在了地上。叔伯们迅速围上去,有的用力按住猪的四条腿,有的死死揪着猪耳朵,七手八脚地把猪牢牢控制住,然后齐心协力地把猪抬上早就准备好的架子放血。紧接着,他们又手脚麻利地用热水烫猪毛,不一会儿就把猪刮得干干净净。
父亲拿着小刀,在猪后蹄子上小心翼翼地划开一个小口,俯下身子,撅着屁股,鼓起腮帮子,使出全身力气往猪肚子里吹气。看着猪肚皮一点点变得圆滚滚的,我在一旁急得直跳脚,嘴里不停地嘟囔:“嗲(布依语:Dyas;汉意:爸爸),快弄完啊,我要Lungx boz”
猪杀完后,到了掏内脏的时候,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父亲把猪尿泡取出来,笑着递给我。我看着这个白白皱皱的东西,满心疑惑:“Dyas,这就是猪尿泡吗?怎么看着和我想的不太一样呀。”父亲笑着对我说:“去找爷爷洗干净,吹起来就是气球啦。”
我像捧着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着猪尿泡去找爷爷。看到爷爷,我就兴奋地冲到他面前,大声说:“爷爷,快帮我吹这个,我要做成气球!”爷爷接过猪尿泡,奶奶找来几颗黄豆,塞进去可以听响,爷爷双手把一端按在嘴上,用力地吹气。不一会儿,猪尿泡就变得又大又圆,上面细细的血管都清晰可见。爷爷找来一根绳子,把口子紧紧扎住,一个好看的猪尿泡气球就做好了。
得到“气球”之后,我带着这个玩具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田野间尽情地奔跑嬉戏。一会儿把它高高抛向空中,看着它晃晃悠悠地落下来;一会儿又在地上滚着玩,笑声在冬日的暖阳里回荡。自家杀年猪的热闹场景,满是过年的温馨与幸福,而我的这个猪尿泡气球,更是那段无忧无虑童年时光里,简单纯粹快乐的最好见证。
在布依族杀年猪的习俗里,猪血的处理方式很特别。在我们这儿,猪血叫 “活血”。杀猪的时候,得用大碗接着流出来的血,再撒上些盐巴,边撒边搅拌,这样血就不会凝固。接着,把喉管和软骨剁碎,和猪血混在一起,再撒上葱花、姜末这些调料,搅拌均匀,等它凝固了就能吃。这种吃法做出来的猪血,味道那叫一个鲜美,也体现出布依族对生活的热爱,还有满满的生活智慧。
除了 “活血”,布依族还会把大部分猪肉做成腊肉。把猪肉腌制好后,挂在柴火上面熏制,差不多熏个十多天。这样做出来的腊肉能保存很长时间,春节期间家里来客人了,端上一盘腊肉,那可是拿得出手的好菜 。
这些年,随着时代的变化,布依族杀年猪的老习俗也跟着悄悄有了改变。以前,每到过年,村子里到处都是杀年猪的热闹场景,那是我们布依人过年的头等大事。现在呢,不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少了壮劳力,杀年猪的人家也就相对少些了。不过,这习俗就像扎了根似的,怎么也断不了。在有些地方,它还被赋予了新的生机。就说三都县的周覃镇吧,他们过 “小年节”,也就是 “布依年” 的时候,杀年猪、打糍粑、煮红蛋这些老活动还是热热闹闹的。不仅是当地人自己乐在其中,还吸引了好多游客来体验,成了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布依族的独特风情。
布依族的杀年猪,不仅是一场关于食物的盛宴,这背后藏着的,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文化,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当过年杀猪的时候,大家一起动手,热热闹闹的。这是对过去一年辛勤劳作的犒劳,更是对生活的热爱。老人们常说,杀猪时也要敬重牲畜,这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大家分享着丰收的喜悦,也盼望着新的一年能顺顺利利。时代在变,生活越来越好,可这杀年猪里的那份质朴感情,永远都不会变。
-最好的支持是转发朋友圈-
往 期 日 签
|不识老高,买软件都是一种冲动|
P.S:
1、如果你有自己喜欢的乐曲,认为不错的文章,觉得有启发的段子,或者有触动过你灵魂的图片、视频,请推荐给我。欢迎投稿!
2、我是软件老高,一个贵州南部的布依族人,计算机行业从业多年,七零后非典型IT男,曾经也有过理想,我的理想和头发一样,原来也是挺多的,现在所剩无几了,虽然头顶几乎颗粒无收,却希望颅内五谷丰登…如果我们有一点点相似,可以交个朋友。如果没有那么相似,也没有关系,请关注「等我一分钟」这个公众号。每一个独立而丰富的灵魂,都有处可栖!我的个人微信号:vergeman,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