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依老家过年,找回被遗忘的温暖

文摘   音乐   2025-01-30 07:07   贵州  
接上音箱(耳机),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今天是「软件老高」陪伴你日签的第995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笑声代替了思考,但有人仍愿用文字用音符记录思想,在时间的碎片里拼接生活的美好。


长按保存日签,可以分享或留作纪念

等我一分钟
Wait me a minute.


在地图上,老家只是距离我所居住城市不足百公里的一个小小标记,毫不起眼。可每逢年节,尤其是春节临近的时候,那座隐匿在山坳里的布依族村寨,就像拥有一股神秘的魔力,紧紧揪住我的心,驱使我不顾一切地朝着它奔赴。那些日子里,村寨的模样在我脑海中反复浮现,让我心心念念,归心似箭。


终于,我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眼前,是那座承载着无数回忆的老屋,墙壁上的斑驳痕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是那条蜿蜒曲折的村路,曾经我在上面奔跑嬉闹,追逐着童年的时光;还有村里袅袅升起的炊烟,悠悠地飘向天空,仿佛在召唤着游子归来。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柴火燃烧的烟火气息,混杂着泥土特有的芬芳,那是老家独有的味道,也是过年专属的味道,一瞬间,满心都是温暖与安宁。


走在村子里,耳边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裳,手里拿着红红的鞭炮,你追我赶,好不热闹。老人们坐在自家门口,晒着太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看着孩子们嬉戏,那神情,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我忍不住停下脚步,用老家的布依话,和几位老人寒暄起来,他们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并递来瓜子和橘子。嗑着瓜子,吃着橘子,暖了心窝,满是浓浓的乡情。


这些年,常听到有人感慨 “过年没味道了”,他们将其归结为时代的进步,是农业文化向高科技文明转换的必然结果。可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看着眼前这充满温情的一幕幕,我却怎么也认同不了这样的观点。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丰富了,生活便利了,可人们的心却越来越累。每天忙碌于工作、应酬,为了房子、车子、票子奔波,生活似乎被这些冰冷的东西填满,而那份田园时代过年的温暖,却在不知不觉中被遗忘了。


过年,本该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时刻,可如今,很多人却只是匆匆回到老家,又匆匆离开,甚至有些人连过年都选择在城市里度过。他们说,过年不过是个形式,可他们却不知道,正是这种形式,承载着我们对家的眷恋,对亲情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而当我们连这个形式都懒得去履行时,那些温暖、惬意、闲暇的日子,便真的只能成为一种奢侈了。


人类社会追求物质的丰盛、经济的繁荣,这本无可厚非,可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而忽略了精神上的需求,那么这种进步又有什么意义呢?过年,恰恰是能带给我们精神温暖与抚慰的时刻。那些传统的习俗,祭祀祖先、放鞭炮、吃团圆饭,这些看似繁琐的仪式,背后蕴含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对家的眷恋,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如果把这些都丢弃了,生活只剩下冰冷的钢筋水泥,那才是真正的精神文明的缺失。


年文化的温暖,本质上是农耕文化的温暖。农耕文化有着更多的自然、传统、民间娱乐和精神崇拜,它与现代工业文明相互补充,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保持平衡。如今,年的冷清,与经济的失衡有很大关系。城乡发展不均,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发展不均,导致农村人口流失,农村经济萧条,过年时也便少了那份热闹。可我相信,随着农村经济的复苏,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农村的生活状况达到一个均衡的时间点时,农村的年味一定会再次浓起来。


今年的春节,虽然父亲已经不在,但有母亲的陪伴,有弟弟一家的团聚,还有这熟悉的老家,这浓浓的乡情,我的心便不再孤单。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那份久违的温暖,那种从心底里涌出来的、让人踏实的温暖。我希望,这种温暖能一直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在过年时,能停下匆忙的脚步,回到老家,回到那个充满温情的地方,去感受那份属于过年、属于农耕文化的温暖。


在我们布依族,曾经的春节有着许多独特的风俗。就拿大年初二来说,年轻人会穿上崭新漂亮的衣服,成群结队地来到村边、山腰或是田坝,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对歌、吹木叶、踢鸡毛毽、丢花包,到处都是欢声笑语。那时候,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年味十足。


如今,时代虽然变了,娱乐方式也跟着变。电视、手机和麻将成了不少年轻人过年时的消遣。不过,只要和老人们待在一起,我还是能真切地体会到那份浓浓的布依年味。听老人们聊起过去过年的事情,他们眼里闪烁着的光芒,脸上洋溢着的笑容,都让我感受到那些传统风俗的魅力。他们讲着过去准备年货的忙碌,讲着走亲访友的热闹,讲着各种老规矩,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春节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哪怕那些曾经的风俗渐渐远去,但布依年味在老人们的讲述和神情里,依旧醇厚浓烈,从未消散。


我也始终坚信,无论时代怎样沧海桑田,只要我们心底对传统习俗的敬畏与热爱未曾磨灭,年味就会一直萦绕身旁,那份源自内心深处的温暖,也永远不会消散。


过年,远不止是一个简单的节日,它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精神寄托的港湾。在物质追求的道路上一路疾驰时,我们切不可忘记适时驻足,放慢脚步,去拥抱生活的本真,去品味心底的温暖。


期许未来,我们能以更虔诚的态度珍视传统习俗,让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瑰宝,在现代社会的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成为我们心灵永远的避风港,成为我们灵魂深处永恒的精神家园,无论何时回首,都能从中汲取力量,找到归宿 


-最好的支持是转发朋友圈-

等我一分钟
Wait me a minute.

往 期 日 签


 1.乡村年味:失落的仪式感与灵魂的归宿

 2.大年初一 | 开启一年好运势!

 3.大年初二|重拾内心宁静:大山深处的“巡山”启示录

更多日签 戳此查看 

 |不识老高,买软件都是一种冲动|

P.S:

1、如果你有自己喜欢的乐曲,认为不错的文章,觉得有启发的段子,或者有触动过你灵魂的图片、视频,请推荐给我。欢迎投稿!

2、我是软件老高,一个贵州南部的布依族人,计算机行业从业多年,七零后非典型IT男,曾经也有过理想,我的理想和头发一样,原来也是挺多的,现在所剩无几了,虽然头顶几乎颗粒无收,却希望颅内五谷丰登如果我们有一点点相似,可以交个朋友。如果没有那么相似,也没有关系,请关注「等我一分钟」这个公众号。每一个独立而丰富的灵魂,都有处可栖!我的个人微信号:vergeman,欢迎交流。

你若喜欢,点个 

等我一分钟
一本书、一杯茶、一首曲,一个观点、一个话题、一个概念,等我一分钟,为你分享生活,分享经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