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孩子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放学回来就这样聊
教育
2024-11-24 12:31
河北
文/秋秋
孩子去上学,需要独自去面对太多的事情,上课下课、吃饭、喝水、上厕所、午休,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有没有经历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一天下来有什么收获……即便是稀松平常的一天,孩子的情绪也经历了很多的波动。事无巨细去向老师打听肯定不现实,唯一的途径就是多跟孩子聊聊,得到孩子的一手分享资源才是正解。和孩子聊聊天,一是能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二是给孩子一个倾诉表达的机会,很多事说一说笑一笑也就过去了;真遇到孩子解决不了的困难,家长也能及时发现并提供必要的帮助。每天放学后,和孩子聊聊天,要想既能打开娃的心扉又打开话匣子,可以试试这么做——一整天的时间,孩子都在学校和学校相关的事情里“周旋”,如果见到孩子立马问学校相关的问题,孩子肯定是疲于应对的。比起问“今天在学校里怎么样啊”,一句简单的“今天好想你啊!”“来过来抱一抱!”都能让孩子回回血,放松下来才能更有分享欲。印象很深的是,小时候的我,面对爸爸妈妈时也是个“小话匣子”。在越来越长大的过程中,我发现,爸爸妈妈对我所说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他们会在我讲趣事时,和别人说起话来。意识到自己并未被好好倾听的那一刻起,我这个“话匣子”就对他们永久关闭了。对表达者感兴趣,让表达者感受到尊重,才是倾听的要义。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什么事都不跟我说,问也没用……”,孩子一开始都是愿意和我们分享的,可一旦发现父母对他的话不感兴趣,孩子才慢慢闭上了嘴巴。如果父母乐于倾听、善于倾听,鼓励孩子多讲出来,把自己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变强 、变清晰。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对父母的信任感会增加更多。
金惟纯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中分享了“听话”的效能:前阵子,我和小女儿一席长谈,感受良深。那天我的状态特别好,心如止水。所谓的长谈,其实是她破天荒对我倾诉了将近五个小时,从学校、家里的琐事,一直谈到对宇宙及人生的感悟。小女儿说完后,我只说了五分钟,说说自己的感想,她就完全听进去了。谈话之后我们的关系明显更上一层楼。一个好的倾听者,不用想“我该怎么说、我该怎么表现”,一直等待回应对方的空档。而是去想“他在说什么、他在表达什么”就够了。当孩子被理解和接纳后,他才愿意用同样的方式去理解和接纳父母。
比起“你今天……”,“我今天……”是更能引起孩子兴趣从而聊起来的开场白。和孩子分享自己的见闻、趣事等日常,比说教和某一件小事的对错更有价值。心理学大师荣格说:“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如果你也觉得每天的生活枯燥无味,反正就那点东西,不值得拿出来说,那孩子也会这么觉得。“我就是上班下班,没什么事情发生”对应的就是“我就是上学放学,没什么事情发生”。当你把孩子当成大人来对待时,是有很多事情可以跟他分享的,父母在生活中的现实一面需要让孩子接触一下。父母如何和朋友相处、交谈,如何工作,如何应酬,做一些事情的前因后果,办公室遇到的趣事,通勤路上、买菜途中的见闻或者是新闻资讯、社会事件,都可以闲聊似的和孩子分享。痛痛快快满足自己、无条件悦纳自己、活好自己,孩子才能从我们这吸收到真正的爱和力量。“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对于孩子来说,问题还是太过笼统了。如果孩子遇到问题和困惑,可以通过问“为什么”和“怎么办”,让孩子开始独立思考,最终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孩子不会永远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教会他遇到问题该如何思考解决才是关键。孩子越大父母还要谨记一条原则:在他征求意见时给意见,在他寻求帮助时给帮助。如果和大孩子之间的聊天被父母的高高在上压制,那孩子会迅速闭嘴。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平等关系,而不是“被告知”“被教育”“被纠正”“被指派”…… 而我们通常是假装在听,我们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他们不管。孩子很聪明,父母想让他怎么做他从一个眼神和说话语气里就能知晓。他愿不愿意按照父母的话去做的标准,从来不是正确与否,而是关系好不好。亲子关系好,聊什么孩子都愿意听,也才愿意接受父母的影响。想知道孩子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就多和孩子聊天、互动,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作者:秋秋。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形式的改编、抄袭、洗稿。媒体平台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有价值育儿文章
微信号 : baomabaobao
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