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秋
一个看起来约摸五六年级样子的小女孩,骑车停在我们面前说:“阿姨,你能帮我开下瓶盖呗?我拧不开。”“可以可以……”我接过她手里的矿泉水,想着一定要一把拧开,展现一下成为母亲以后开发出的浑身力气,没想到试了两次后才打开。把水递过去我还有点不好意思,女孩谢过我接过水说了再见,骑车离开了。我是一个稍稍自卑的大人,而女孩的举止是我理解的自信的外现。有主动性、遇事积极想办法、谈吐大方得体、不掩饰也不羞涩,有由内而外溢出的能量。不过归根结底,孩子自信的源头是他的养育者,而后才在对世界的不断认知中确立对自己的信任感。人或多或少都会自卑。自信和自卑也并不是总是对立,水火不相容。“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激励了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自卑更像是一种保护壳。
“很多事我只要躲过去,就没人知道我不自信。”
“我只要是个自卑者,怯懦、小心翼翼,那你就无法要求我更多。”
“我都说我这也干不了那也干不成,我就是无能,你还能怎么质疑、打压、批驳、糟蹋我?”
如果一直处在受害者身份,停留在原地,“自卑不是我的错,要是我的父母不那么对我,我能自卑吗”而不自救,结果只能是白白浪费人生。
父母一旦走过自卑,把自我价值放在人生排序的顶端,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孩子很难不自信。
自卑的父母,总会陷在自我怀疑的漩涡:我没钱/没能力,所以没资格自信。于是,自卑的孩子,也总会陷在自我怀疑的漩涡:我不优秀,所以没资格自信。其实,人到底是因为优秀才自信,还是因为自信才优秀,就如同“有钱才自信还是自信才有钱”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理解也会造就不同的体验,不同的体验又来加深或者解构了某种理解。虽然两者不冲突,但想能获得更深远的成功,成绩和有钱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像没有一个孩子的梦想是买房买车一样,父母也不要让自己的心“死”在成为父母之后。父母少听听“别人”,多听听自己,挣脱社会标准的绑架,才能专注于放大自我的优势,关注当下的时光,自身的能量也会传导给孩子。前段时间,一位学渣的父亲在家长会的发言引起大家的关注:“我儿子学习成绩特别差,给班里严重拖后腿了,真的很抱歉,但是我依然相信他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即便他成绩这么差,他依然能吃能睡能喝能玩。他的心态,比我还强大,而强大的心理和情商同样是进入社会很重要的东西。”有父母全心全意的爱和接纳,孩子才能更清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愿景,并为之努力前进。父母要相信:各花有各香,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真正的爱,就是发现、认同和发展个体的独特价值。心理学家拉康说过:所有的潜意识,都是来自他人的话语。看过太多的父母,用贬低的语言嫌弃自己的孩子“矮”“胖”“黑”“丑”“差”。类似的标签还有懒、笨、马虎、不小心、不听话、固执、事多、自私……父母想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孩子自省和进步,但孩子听到的却是:我不好、我不会、我不懂、我不行……如此糟糕的感觉会成为孩子的噩梦。因为奶奶从小就说:“你是富贵命啊,天生带着项链来的太有福气了!”还指着电视上的菩萨戴的璎珞、大臣们戴的朝珠给我看,我深以为然。后来上了大学才看到有除颈纹的保养品广告,隐约觉得这个好像不太好。但我同学劝我别自卑的时候,我又会在心里想:你在说什么胡话。何止不自卑,这是我命中主贵的象征。父母,也是孩子生命中的光啊。孩子幼小的时候,你曾经是孩子的太阳、孩子的宇宙。作为孩子世界图谱的大部分,父母的评价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父母眼里的孩子会决定孩子眼里的自己。正如马丁·塞利格曼所说:「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你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多给孩子正向评价,让孩子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这是他生发出力量的原动力。
同时,鼓励孩子支持别人的自信,至少不做煽动他人自卑的人。跟果果聊天,聊到班上同学的成绩,我忍不住问他,谁的成绩不太理想,考得比较低?他说,这个问题我不太好回答你,虽然你是我的妈妈,但是说出人家的名字也太不尊重人家了。我有点愣住了,立刻结束了这个话题……”尊重每一个个体,至少不做有损别人自尊的事情,也是在为别人的自信做出自己的贡献。孩子一旦体验到自己的选择权、支配权和决定权,就不再甘心受到粗暴的“指手画脚”,即便父母会把这种指手画脚美化为“为你好”。让孩子自信,父母要有所给——给的是信任、尊重,有所不给——不给的是束缚。当你信任孩子,默认孩子是有能力解决一些事情的,就不必事事牵挂和代劳。我们的信任、尊重,会为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滋养孩子,让孩子自信,自强。常说“我们试试”,给孩子机会做一些事,哪怕会出错会闯祸;常说“你进步了”“你完全能做到”,为孩子积累自我效能感。一旦孩子确认自己的主体性,当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怎么渡过难关,而不是“为什么别人都有人帮,我却没有”。自信心是同世界交手的过程中一点点累积的成功经验而来的,是从把“做不到”变成“做得到”中来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根据对能力发展的认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fixedmindset) 和成长型思维 (growth mindset) 。固定型思维的人规避挑战、痛恨变化,甚至觉得自己没能力改变现状。成长型思维的人愿意迎接挑战,因为这是向上的阶梯;把每次失败都当成进步的机会,认为凡事皆有可能。当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对自己信心十足,就能在遇到困难时依然想要尝试,相信越努力越聪明,从而不断挑战自己。当孩子顺利学会骑平衡车时,夸奖孩子手脚的配合、身体的平衡感、一次次的尝试,能教会孩子正确归因:我能成功,是我不断努力得来的。我很厉害!我相信我自己!这些经验可以复制到骑滑板车、自行车等逻辑相似的事情上。
当孩子做不到某事时,不要批评孩子蠢和笨,而是用成长型思维来看待:没做到,是练习不够,是掌握不熟练,是关键点没看清……试试把障碍一一扫除,看能不能做到。 失败就是快成功了。失败一定会带来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同一时间在世界的不同角落,连白天和黑夜都可以颠倒;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有人享受大城市的便利和光鲜,也有人爱着小县城的安定和人气……多阅读,看纪录片,打开世界的大门,低成本涉猎更大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去看脚步无法丈量的土地,去读身体无法经历的故事,去学身边无法学到的技能,增加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回到最初的问题,人是先自信才优秀,还是先优秀才自信呢?如果非要分先后,那“以微小的力量主动开创”的思维、认知、行动一定在自信和优秀之前的。愿我们在成为父母之后依然“活着”,主动开创自己的人生。
作者:秋秋。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形式的改编、抄袭、洗稿。媒体平台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有价值育儿文章
微信号 : baomabaobao
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文章